中國社會出版社社長、總編輯 浦善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發展目標是:“十四五”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二〇三五年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在第九部分“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要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堅定文化自信,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文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了文藝工作、新聞輿論、網絡信息、媒體融合發展等一系列重要會議并發表了重要講話,親自謀劃、親自指導、全面布局,力度之大、措施之實、成效之顯,前所未有,推動思想文化工作取得了歷史性重大進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更加深入人心,新聞輿論傳播力、影響力、引導力、公信力顯著增強,實現了“三個自信”到“四個自信”的飛躍,國家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為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實現歷史性變革作出了重要貢獻。
黨中央為什么這么重視文化建設,反復強調文化自信?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以問題導向深思熟慮的產物。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貧窮就要挨餓,失語就要挨罵。形象地講,長期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就是要不斷解決“挨打”“挨餓”“挨罵”這三大問題。經過幾代人不懈奮斗,前兩個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但“挨罵”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曾有過兩次生死存亡的重大危機,一次是南宋的滅亡,一次是滿族入關取代明朝,但沒有真正威脅到中國文化根基,最終結果是北方的統治階級皈依中華文明,蒙古族、滿族融入中華民族大家庭,正是中華文化強大的包容性和無與倫比的融合同化能力,使中華民族得以一次次轉危為安、不斷發展壯大,中華文明歷經五千年經久不衰、歷久彌新。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意識形態領域面對的形勢日益復雜,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內外意識形態領域的較量更加尖銳激烈。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社會出版社作為民政部主管的文化企業、國家一級出版社,要按照五中全會確立的建成文化強國的宏偉目標,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為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指明的使命任務,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動權,始終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旗幟鮮明地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做政治堅定的出版人,高舉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旗幟鮮明反對和抵制各種錯誤觀點,維護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用實際行動推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要嚴把宣傳導向,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唱響、弘揚主旋律,釋放、傳播、壯大正能量,對政治導向有問題的圖書選題毫不遲疑地一票否決,做黨和人民信賴的出版人;牢固樹立“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按照民政部黨組“充分發揮民政文化建設主陣地作用”的部署,遵循“立足民政、面向社會、服務大局、服務基層”的出版宗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民政文化建設,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加大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圖書選題出版力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融入出版社相關制度,體現到圖書編校出版生產全過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始終把傳播為民愛民、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宣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弘揚“百善孝為先”、孝親愛老的孝道文化,倡導文明節儉、移風易俗的婚喪禮俗新風尚,宣傳扶老攜幼、家庭和睦、公益慈善、扶貧濟困、助殘救孤、守望相助、團結友愛、無私奉獻、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等中華傳統美德,以及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作為策劃選題、出版圖書的優先方向,不斷完善和豐富以“為民愛民”為核心理念,以社區文化、地名文化、家庭婚俗文化、喪葬文化、孝道文化、慈善文化、社工志愿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民政文化體系。認真履行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堅持正確的社會導向和價值導向,始終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把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文化需求、豐富城鄉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保障貧困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作為奮斗目標;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堅決抵制低俗庸俗媚俗,深入宣傳黨和政府對困難群體的關懷以及帶領全國各族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進行的奮斗和取得的成就。自覺堅持正確的工作取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立足民政事業發展大局,聚焦民政領域專業圖書出版,推出更多民政人喜愛的精品力作,用小故事講好大方針、大政策,講好民政故事,特別是民政工作者奮斗圓夢、民政服務對象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的故事,大力弘揚民政系統的優良傳統作風,充分展示民政人的風采和正面形象,持續提升民政文化軟實力和文化影響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