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加大社會監督 助推慈善公信力建設
——訪全國政協委員、香江控股董事長翟美卿

時間:2021-03-0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雨點

“慈善事業是我國基本經濟制度、民生保障制度和社會治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慈善公信力直接影響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參與積極性。進一步提升慈善組織公信力,除了法制保障和主動公開,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強化對慈善組織的社會監督體系建設。”在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香江控股董事長翟美卿提出了關于鼓勵社會監督助推慈善公信力建設的提案。

2016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以下簡稱慈善法),明確了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的具體要求和公開事項,對主管部門、行業組織、社會公眾在監督、檢查、指導慈善活動方面的權利和責任作出規范。2018年9月,民政部出臺《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對慈善組織信息公開的原則、內容、渠道、時限、監督和法律責任作了更為細化的規定。然而,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翟美卿發現,信息公開更多的是依靠慈善組織的自覺性,主動“曬賬本”的效率偏低,效果也沒有達到公眾對慈善信息公開的合理需求。特別是在過去一年多的抗擊疫情工作中,隨著捐贈熱情和數量的增加,慈善組織的公信力建設和監督機制問題,再次引發公眾關注。

“慈善法制定后,慈善失信失序事件有所減少,但社會各界對慈善的信心仍處于低位。近幾年,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GDP保持穩健增長,但慈善捐贈總量停滯不前,慈善組織公信力偏弱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應進一步探索強化對慈善組織的社會監督體系建設,用好‘第三方力量’,助推慈善事業公信力建設,提高慈善事業透明度。”翟美卿指出。

說到具體如何建設好社會監督體系,翟美卿認為,首先要完善相關制度建設。她建議民政部門參照《慈善組織信息公開辦法》,形成地方性的具體辦法,并探索構建符合地情的監督模式,探索引入“第三方評估”,推動慈善透明化。民政部門可牽頭組建由民政、專家學者、律師、會計師、媒體、資深社會組織從業者、公眾代表等組成的第三方監督委員會,對慈善組織的信息公開程度、管理效率、項目績效等多個重要指標進行定期評估,評估結果作為行政部門監管和公眾監督的重要參考。

同時,她還提出,應該鼓勵各地民政主管部門盡快制定慈善組織透明度評價指標體系,采取數據挖掘技術和分析方法,形成地區慈善組織透明度研究報告并定期發布;敦促慈善組織全面提升自身信息公開素養和信息披露能力;對全國各地已探索的社會監督可行性模式、先進經驗進行梳理分析,提煉總結,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對透明度高、公信力好的慈善組織進行表彰,動員慈善組織向先進學習。

“還可以通過豐富捐贈方式、吸引多元主體參與、慈善資源下沉社區等方式,發揮慈善的第三次分配作用,營造人人慈善為人人的良好氛圍,從而提高公眾參與度和主動監督的積極性,督促慈善組織進一步做好公信力建設。”翟美卿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