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兩點論”構建社會工作發展新引擎

時間:2020-11-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柳 旭

社會工作的起點在于研究社會問題,落點在于解決社會難題——這就是河北省石家莊市民政局提出的發展社會工作“兩點論”。在“兩點論”思路下經過10年探索,石家莊市民政局構建了推動社會工作健康發展的最新強力引擎——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

扎下人才培養的根

從4月到7月,每周一到周五晚上8點,張春梅都會準時打開釘釘APP,通過直播課參加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的考前輔導。“之前我都不知道社工是干什么的,更沒想過自己會參加考試。”

張春梅告訴記者,她與社會工作結緣還得從一年前說起。那時,她剛把家搬到新華區趙佗路街道明珠花苑社區,看到有人在社區內搞活動,內容是教小朋友如何進行自我保護,她就帶著8歲的兒子參加了幾次。

“組織活動的人懂的東西特別多,講的也特別專業。”張春梅打心底佩服這些人,一問才知道,他們是新華區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新華社工中心)的社會工作者。

隨著接觸次數的增多,張春梅對社會工作有了更多了解,覺得社會工作者做的事都挺有意義的,她對“助人自助”的理念也很認同。“我想學一些社會工作知識,也力所能及地幫助一些人。”張春梅說,后來聽說能考社工職業證書,她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參加了新華社工中心的輔導班。

在學習過程中,最讓張春梅感興趣的就是《社會工作實務》這門課,輔導老師結合具體案例講授的社會工作方法讓她收獲很大,子女教育、夫妻相處、鄰里關系……不少生活中遇到過的難題,在課堂上都找到了答案。

今年,像張春梅一樣參加考前輔導的學員在新華區有500多人。作為新華社工中心運營方負責人,石家莊德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王彥敏告訴記者,為了確保教學質量,中心邀請了理論與實務經驗豐富的老師以網絡直播課的方式進行陪伴式學習,幫助已經在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工作但尚未取得社工證的人,以及對社會工作感興趣且符合報考條件的人備考。除了考前輔導,新華社工中心還對全區持證社工開展繼續教育,幫助他們更新專業知識、增強實務能力。

記者了解到,去年10月,石家莊市民政局在設立市級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基礎上,又設立了長安、橋西、新華、裕華4個區級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成立一年來,4個指導服務中心累計培訓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人員3550人次,社工繼續教育791人次。截至目前,石家莊市持證社工已達到1890人,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4%,社會工作人才隊伍進一步壯大。(下轉2版)(上接1版)

敞開孵化培育的門

“當初想成立一家社工機構,其他條件都符合,唯獨被一個要求攔住了。”目前已是新華區鴻河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負責人的邵麗坦言,自己的公司一直從事心理咨詢和法律服務,這方面的專業人才不少,可就是沒有持證社工,沒想到這項“空白”成了她繞不過去的坎兒。

據邵麗介紹,之所以想成立一家社工機構,是因為她在工作中發現,同樣是做人的工作,心理咨詢的關注點往往集中在服務對象個體,而社會工作則會從家庭、社會、人際關系等不同層面進行分析,多方面鏈接資源解決問題。在她看來,如果能把二者結合起來,就能更有針對性地幫助服務對象。

“況且現在很多涉及心理服務的項目都要求承接方必須是民辦社工機構。”邵麗告訴記者,通過新華社工中心的牽線搭橋,她很快就找到了有合作意愿的社工師作為機構共同發起人,滿足了民辦社工機構的注冊條件。

“后來,又通過政策培訓、內部建設等一系列孵化培育,機構順利完成了注冊登記。”王彥敏表示,新華社工中心將繼續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項目運營、機構規范化、服務專業化、社會性發展等方面,給予孵化培育的機構支持和幫助。

對于想要在社會工作領域闖出一片天地的創業者來說,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不僅是幫助機構成立的孵化器,還是加速機構成長的助推器。

入駐長安區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以下簡稱長安社工中心)之前,石家莊市長安區青松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已經完成注冊登記,由于機構成立時間不長,再加上總干事王廣周是“半路出家”,各方面經驗和資源都比較欠缺,機構整體運營狀況并不理想。

“長安社工中心不僅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還在運營管理、年檢材料、財務制度等方面對我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培訓。”王廣周說,他之前在企業上班,做了社會組織負責人后發現,需要深入學習的專業知識很多,長安社工中心提供的幫助猶如雪中送炭。

“現在各方面都理順了,機構運營得不錯,正準備再成立一家社工機構。”王廣周告訴記者,“目前有不少社區工作人員都在考社工證,這也為就地孵化機構提供了專業人才基礎,今后就算服務項目結束了,社區里還會有一支帶不走的社工隊伍。”

記者了解到,成立一年來,石家莊市4個區級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已累計孵化培育社工機構25家,其中有6家已經開始承接政府購買服務項目。截至今年10月,石家莊市民辦社會工作機構已達67家,其中有4家被省民政廳評為“5A級社會組織”。

當好善于解題的人

位于橋西區新石街道的新石小區,建于20世紀80年代,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小區內高齡、獨居老人多,“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成為很多老人的生活常態。

2019年11月,橋西區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橋西社工中心)落地該小區,社會工作者們通過鏈接愛心商家,為小區老人提供量血壓、測血糖、修理家電等志愿服務,通過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老年人走出家門,改變孤獨寂寥的生活狀態。社會工作者們還把小區里的熱心居民組織起來,根據老年人的實際需求組建“助老志愿服務隊”,通過志愿服務促進鄰里交流、融合居民關系。

橋西社工中心主任、石家莊市橋西區德仁社會工作事業發展中心總干事張亞茹告訴記者,從2019年開始,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橋西社工中心嘗試通過社區微公益創投項目對社區社會組織進行小額資金支持,新石小區“助老志愿服務隊”就是受資助的組織之一。

“過去,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忽冷忽熱、凝聚力也不強,通過資金支持以及有重點、有計劃的培育,這些社區社會組織不僅學會了運作項目,而且開展活動也更加精準,組織的內部建設和整體能力均顯著提升。”張亞茹說。

關愛留守兒童、助力脫貧攻堅、參與社區治理……一年來,石家莊市民政局秉持發展社會工作“兩點論”,充分發揮區級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的資源整合與對接作用,以社區社會組織為載體,以提升居民生活質量為目標,不斷延伸社會工作服務領域,打造出一批卓有成效的項目。

在裕華區裕強街道雅清社區,為了解決社區老年人吃飯難題,裕華區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有針對性地打造了社區微工廠項目——“媽媽味道”,在為社區老年人制作低償午餐的同時,還增加了社區低收入群體的經濟來源。在新華區趙佗路街道明珠花苑社區,為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滿足居民快遞到家的需求,新華社工中心通過與社區和周邊快遞站點協商,依托“星管家”社區社會組織,由社區內就業困難群眾幫助投放快遞,既為居民提供了貼心服務,又激發了參與社區治理的活力。

石家莊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社會工作陣地和體系建設,在市、區兩級社會工作指導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建設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和社區社會工作室,不斷整合基層社會服務資源,增強基層社會服務力量,提升社會工作專業化程度和精細化水平。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