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炳臣 楊洪烈
當你在家里看著每日疫情數據為之擔心足不出戶時,白山市有這樣一個群體,他們正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他們每個人一天要打好上百個電話核實居民信息;他們要敲開每一個重點對象的門核實全部信息;零下30攝氏度的夜晚他們還守衛著小區的門口,登記著外來人員和車輛……
他們是一群默默無聞的逆行者,他們的全部防疫裝備就是一個口罩,他們不是醫生不是護士,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社區工作者。
“我是黨員我先上”
“感謝政府的每一位工作人員,在疫情嚴重期間不顧個人安危送來米面油,解決了老百姓的后顧之憂,我們堅決聽從安排,不出門、不聚會、不添亂,在家里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天佑華夏五千年,百姓何懼十四天,待到病毒消滅日,鳥語花香盡開顏!”這是吉林省白山市渾江區新建街道向江社區居民劉師傅朋友圈的肺腑之言。
當得知劉師傅是與疫區人員的密切接觸者時,向江社區書記宋蕾蕾說:“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書記我帶頭。”“劉師傅,開開門,我給您送物資來了!”向江社區隔離人員劉師傅家的門緩緩打開。“今天上午測量體溫了嗎?怎么樣?記得一定不要出門,在家注意觀察身體情況,有異常及時和我聯系……”宋書記一邊將米面油搬到劉師傅家中,一邊詢問著他的身體狀況,叮囑他不要出門。
在當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下,她比任何人都更加清楚自己身上的這份責任——那就是守護好向江社區2629戶6876名居民。
疫情在前,她迎難而上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一名黨支部書記,撫松縣松江河鎮東林社區主任姜福君明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東林社區所管轄的區域面積較大,房屋坐落參差不齊,并且老年人居多,這給宣傳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因為很多老年人一方面不會用微信,另一方面聽力不好,所以,她決定親自帶隊,下戶宣傳防控!
除夕夜還沒有吃上團圓的餃子,東林轄區就接到一位居民是從武漢回來的消息,姜福君立刻和社區工作人員一道開展排查工作,第一時間把這位居民的詳細情況搞清楚并及時報給了上級。同時,要求該居民居家隔離,有情況及時報告。
大年初二,她帶隊到轄區人口密集的小區“林業新村一期”。這個小區基本都是各個林場遷移來的老職工,他們之間很熟悉,喜歡在一起聊天、打牌。為了避免此類情況的發生,在張貼疫情防控宣傳單以及對返鄉人員溫馨提示的同時,她逢人便耐心地講解此次疫情的嚴重性,讓大家提高警惕。
疫情每天都在變化,確定感染的人數持續增長,這次疫情“不出門”就是最大的防護。由社區工作人員為居民采購生活用品,讓居民安心在家,盡量不出門。大多數居民表示需要口罩和酒精,姜福君和工作人員就想方設法買口罩,同時又讓社區副書記王晶發動親朋好友買了幾桶75%酒精。居民們紛紛表示感謝,但更擔心姜福君及其他工作人員的安危!
勇擔使命,他們挺身而出
“測完體溫請過來這邊登記,您現在去的具體住址,您的電話……請您拿好身份證,謝謝配合”。江源火車站疫情防控卡口,白山市江源區孫家堡子街道民強社區的工作人員正在為出入的旅客做好登記。
連日來,由民強社區書記帶領社區班子成員組成的值班隊伍,堅守卡口,每天早晚接送經過江源站的四趟列車。排查登記上下車站點及去向,仔細詢問近期動態與身體狀況、具體住址和身份信息,嚴守民強轄區疫情防控入口。
“作為社區工作者,關鍵時刻就要挺身而出,如果連我們都怕,轄區居民們又該如何渡過這次疫情難關?”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春蘭說:“當前,全國人民都團結一心,凝聚力量,抗擊疫情,只有我們沖在最前面,群眾才能安心。”
責任在身,全力以赴
“爸爸,你怎么還不回家啊?”“爸爸,今天能早點回來陪我和弟弟玩嗎?”。面對兩個孩子的追問,已經找不出敷衍的理由了。白山市渾江區紅旗街道金河社區書記武雷明知道自己虧欠孩子和家里太多,但是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作為社區一把手,他深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必須帶領同志們眾志成城,全力以赴。
疫情防控工作開展至今,他吃住在單位,他總是想盡可能地讓同事們多休息一會,多回家陪陪家人,自己分擔了其他同事的工作。當被問起疫情結束之后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他說:“最希望的事就是能夠沖個熱水澡、睡個舒服覺,然后好好陪陪老婆孩子。”他深知,對外地返鄉人員早一分鐘排查預防,人民的生命安全就少一分鐘危險,時間就是生命。作為一名社區書記,在這場無硝煙的戰斗中,始終奮斗在抗疫最前線,用黨的使命、社區的職責、男人的擔當,詮釋了什么是最美逆行者。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