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以政務公開為杠桿?撬動基層治理創新
——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系列報道(九)

時間:2020-12-1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區報
【字體:    打印

編者按: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將“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作為實驗任務重點進行探索,聚焦廣大群眾需求,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著力提升街道政務公開工作質量,努力把街道建成“面向居民的政務服務、政務管理的主陣地”,在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推進政民深度互動和居民自治,在“秩序與活力”的平衡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本報實習記者?李夢丹

大武口區是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中心區,該區以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契機,針對基層治理中條塊分割、職能不清等問題,按照“建機制、轉職能、定標準、造流程,建平臺、強保障”的工作思路,全面梳理街道屬地責任事項清單,厘清街道與職能部門權責歸屬,調整再造政務流程,以公開促服務,探索政務全過程公開,建立立體聯動的政務公開體系,推動基層治理向一體化、協同化轉變。

“1套體系”:?打造政務公開街道樣本

街道服務管理創新著力點在基層,但改革重心卻在上層制度建設,大武口區圍繞街道政務公開在區級層面制定了公開、透明、可操作的政務公開指南,推動基層治理向規范化、標準化轉變。

“大武口區突出街道在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圍繞與群眾關系密切的行政行為和服務事項,依法依規全面梳理公開事項,探索建立了統一的街道政務公開標準體系。”大武口區民政局局長吳建芳介紹,結合街道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大武口區制訂了街道政務公開標準指引和標準目錄,包括政務信息主動公開基本目錄、政務信息依申請公開目錄、政務信息公開負面清單三個方面。明確街道政務公開涉及的政府信息公開、公共服務、重點領域、財務工作等7類一級事項30類二級事項,明確公開事項的名稱、內容等要素。

吳建芳向記者介紹,大武口區通過科學設置街道“兩個中心”,即將社保、衛健、民政等便民事項整合為“民生服務中心”,建立一站式民生服務窗口,優化辦事流程;將派出所、綜治、司法、城管、禁毒等各方力量整合為“綜治服務中心”,合力排查、化解矛盾糾紛。

“1個平臺”:?搭建政務服務“智慧大腦”

百姓對政策看得清聽得明,服務及時精準,離不開信息化支撐。在青山街道,相關工作人員掏出手機向記者介紹“社區E通”App在社區治理中的實際應用,比如發現街上有車輛亂停,可拍攝照片后用“社區E通”App上傳至大武口“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平臺指揮中心工作人員迅速將此事轉給轄區物業,后者根據記錄在案的信息及時聯系車主挪車。

2019年,大武口區投入資金建成“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平臺依托318名網格員,全面、準確采集和更新各社區人口、房屋、地理等信息;打破“數據壁壘”,全面整合民政、人社、住房、城管、衛健等基礎信息,通過數據整合交換,確保全區各類應用系統、數據的互聯互通,為群眾在辦理社保、養老、低保、計生、社區服務等方面提供便利。

據介紹,“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現集合了200多萬條信息,且日日更新,提供的數據是鮮活的,領導決策、部門解決問題時,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動向準。

信息平臺利用寧夏政務云統籌集合“雪亮工程”、12345平臺、智慧城市管理三大平臺,以及其他部門信息小平臺,完善“社區E通”功能,縱向構建“縣區—街道—社區—網格員”四級責任鏈,橫向鏈接信訪局、司法局、民政局等轄區16個部門信息系統,破解了轄區“信息孤島”問題,實現基礎數據共通、共享、共用,有效增強了決策部署的準確性和社區事件管理問題的高效性,社會治理水平明顯提升。

“3個保障”:?實現政務公開親民便民

“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群眾想知道什么,我們就公開什么;群眾需要什么,我們便服務什么,這是個雙向的過程。實驗區創建工作呈現出的效果還是要體現在街道、社區服務能力提升方面。”大武口區副區長李婧說。

大武口區通過暢通政務公開平臺渠道,創新基層協商參與機制,擴展基層政務公開范圍三大保障,探索群眾需求主動發現機制,主動發現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推進政務公開向一線延伸,完善街道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協同發展機制,以街道政務公開為杠桿,撬動了基層自治、政社互動等多領域的改革。構建政府開放日、街道議事旁聽、社區民主協商平臺,形成“事務共商、難題共解、民主法治、陽光透明”的權力運行新格局。圍繞街道重點任務,聚焦公眾關切和民生重點事項,常態化、制度化開展政府開放日系列活動。建立街道黨工委會議黨員群眾旁聽制度,根據需要邀請利益相關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有關會議,增強決策透明度。

“政務公開看似是自上而下的,但通過積極主動的服務贏得群眾的信任,引導群眾參與基層治理,才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效果?!背柦值傈h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王旭尚說,真正實現“干部干,群眾看”需要一個過程。

大武口區的實驗探索,推動了管理力量下沉,實現派駐街道部門和人員“雙重管理”。為了保證政務公開效果,大武口區賦予街道對派駐下沉機構負責人提拔使用意見建議權以及派駐街道工作人員考核評價權,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條塊融合、執法聯動。同時將職能部門案件辦理響應率、辦結率、滿意率作為網格服務管理績效考評指標,倒逼職能部門履職盡責。


開放互動?平衡“秩序與活力”

本報實習記者?李夢丹?通訊員?張繼勛?熊?瑋?楊雙羽

青山街道:堅持“五公開”制度促進政民深度互動

今年以來,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青山街道堅持“五公開”制度,推進政府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公開,創新基層協商參與機制,暢通政務公開平臺渠道,擴展基層政務公開范圍,主動接受民主監督,切實提高辦事效率,搭建政府與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真正讓群眾參與到基層治理中,提升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依托“互聯網+網格”提升治理能力

青山街道充分利用大武口區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依托網格化管理不斷完善平臺內轄區居民基礎信息,針對街道涉及的需求上報、政策宣傳、特殊人群等7個模塊,網格員每天進行核查并上報相關事件及處理結果。力推“不見面網上辦”便民服務。疫情防控期間積極推廣“我的寧夏”App,告知轄區群眾可在網上辦事大廳完成事項辦理查詢、預約、申報、投訴等,鼓勵群眾通過寧夏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大廳辦理社會保障、醫療健康等各項業務。

作為“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提升試點,青山街道漢唐社區把黨的領導和群眾參與貫穿始終,以制度建設為保障,以網格化管理為基礎、以信息化技術為支撐,縱向構建“區級—街道—社區—網格員”四級責任鏈;橫向構建多方主體和立體平臺交互的共治同心圓,形成權責明晰、高效聯動、上下貫通、運轉靈活的組織架構。

為了夯實網格員管理基礎,漢唐社區根據網格員職責任務、制定網格員考核辦法,規范網格化管理。網格員每年度基礎信息采集率要達到100%,信息準確率達到95%以上。實行人口等基礎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網格員要做好入戶走訪工作,年度內轄區居民至少走訪1遍,入戶率達到100%。社區充分發揮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作用,組織網格員將網格內的事件進行實時采集,分類上報,精準研判、精準分流、精準解決,有效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全覆蓋。

街道通過建立健全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針對不符合政策的“邊緣戶”,建立分類管理、定期核查制度,實施動態管理;對符合申請條件,需要法律援助的困難家庭,提供免費法律援助服務。推行政務服務“一站式”受理,積極推行社保業務網上經辦模式,讓數據多跑路,讓居民和群眾少跑腿。目前完成參保人員待遇資格認證、養老保險待遇資格申報、參保領取死亡待遇申報、城鄉居民社保參保登記、城鄉居民特殊人員申報、社保人員繳費六項社保業務19473件。

拓寬參與渠道?推進居民自治

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關鍵是政府治理、社會調節與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青山街道以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契機,在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推進政民深度互動和居民自治,有效促進了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

“我們會邀請利益相關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居民群眾等列席有關會議和活動,切實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確保政務公開工作實效?!鼻嗌浇值老嚓P負責人介紹說,圍繞街道重點任務、重大事項及公眾關切的民生事項常態化開展“政府開放日”活動,廣泛聽取代表、委員、公眾代表的意見建議,完善政務公開機制。落實“六步工作法”,采取“收集問題-擬定議題-議前調研-組織協商-公開結果-監督執行”,按照“一事一議一公開”規范協商程序,建立成果落實執行機制、督辦反饋機制,目前經過協商議事工作協調解決社區各項涉及民生、熱點難點、矛盾糾紛等事項,居民滿意率達到95%以上。

青山街道藍山社區黨委結合“老黨員多、困難人群多、矛盾糾紛多”的實際特點,通過“聯合黨委”整合轄區各類黨建優勢資源,著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織密治理組織體系。橫向以社區黨委為軸心,聯動居委會、業委會、派出所、物業公司,破解社區治理中“共建、共商、共治、共享”難題??v向推進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滲透網格,構建“社區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治理組織體系。

“遇事與群眾商量、決策請群眾參與、工作由群眾監督、效果聽群眾評價是我們的宗旨,借助‘互聯網+網格’平臺,社區探索建立‘協商議事委員會’,搭建單位部門與居民群眾之間的雙向互動交流平臺。”藍山社區黨工委書記張繼勛說,圍繞小區重點項目、社區大額資金支出、重大矛盾糾紛、民生救助事項、物業管理服務、老舊小區改造等議事清單,社區每月20日定期召開民主協商會議,重點解決黨員群眾日常生活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逐步引導居民群眾樹立自我管理自治意識。

為了保障各項公開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青山街道不定期組織開展落實情況抽查和群眾評分,將政務公開工作推進情況納入各社區、各業務專干季度考核,連續兩個季度考核不達標的社區、業務專干年底不予評優。青山街道正在逐步形成“事務共商、難題共解、民主法治、陽光透明”的政民互動新格局。


溝口街道:讓政務公開賦能美麗鄉村建設

走在大武口區溝口街道的主干路上,記者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在文化墻上,一些群眾以前所用的日常生活老物件被掛起,成了溝口街道一道獨特的景觀。

近年來,大武口區溝口街道堅持“以公開促服務,以服務促發展”的工作理念,通過打造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的政務公開陣地,著力提升政務服務的質量和實效,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結合重點領域公開?建設美麗鄉村

“以重點領域信息公開促進街道政務信息公開和重點工作推進,讓群眾在潛移默化的作用下提升環境保護意識,主動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等街道重點工作中。”溝口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熊瑋向記者說。

為了讓政務公開起到實效,街道建立了政務服務評價體系,將所有“四級四同”政務服務事項納入評價范圍;設立崗位監督臺和群眾意見箱,做到工作人員照片和工作職責上墻,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遵循共商共建共治原則,圍繞三供一業、人居環境整治等重點工作、重大事項及公眾關切的民生事項,開展部門、企業、居民共同參與的協商活動,廣泛聽取代表、委員、公眾代表的意見建議,提升街道社區的政務服務質量。

同時,通過拓寬公開渠道,豐富公開途徑,用好“宣、幫、帶、凝”等措施,引導居民清理門前小院,清理亂堆亂放3000余處。統一新建整齊、實用的仿木柵欄,打造文化長廊,提升居民文明素質和人居環境保護意識。鼓勵農戶對果園農莊內部進行整治,打造個性化門頭牌匾,提升園區品質,實現整體環境面貌大改變。

結合重點項目建設?改善營商環境

熊瑋介紹,前幾年有關部門對街道土壤進行成分檢測時發現,土壤硒含量很高,街道結合優質富硒土壤資源,依托特色農業、田園風光、工業元素等資源,打造出了集農業休閑觀光、農事活動體驗、蔬菜水果采摘、特色餐飲娛樂、農業科普、旅居式養老為一體的大武口“硒有田園”。

為積極優化營商環境,著力提高其影響力和知名度,溝口街道不斷擴大政務公開的縱向深度和橫向深度。積極聯系媒體對轄區特色產業進行宣傳,引導社會各方積極投資和關注,用好用活街道社區政務微信公眾號、QQ群及公示欄等平臺,通過線上宣傳與線下宣傳相結合的方式,促進產業項目發展。

同時,大力實施以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組織帶頭引導、駐地單位積極參與、社會各界投資助力的1+N產業增收模式,實現經濟發展、居民增收。將發展產業作為農戶增收的主載體,充分發揮街道社區的統領帶頭作用,牽頭動員轄區農莊果園成立了寧夏農指特色農產品產銷專業合作聯合社,將零散農戶“凝”在一起,實現黨組織+聯合社+農戶抱團發展的模式。通過宣傳發布《大武口區民宿產業發展扶持政策》等各項惠民政策,搞游樂項目,不斷豐富園區業態,多角度拓寬領域擴寬增收渠道。


朝陽街道:事務共商?發展共促

朝陽街道是大武口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近年來,街道深入推進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按照“公開是常態,不公開是例外”原則,探索推行“十個一”政務公開標準:一個領導機構、一份實施方案、一套工作制度、一份指導目錄、一個公開平臺、一個查閱站點、一份審批表單、一套公開流程圖、一份年度報告、一次公開互動,扎實推進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不斷提升政務公開實效。

用平臺提實效

朝陽街道堅持以公開促服務的理念,推動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通過搭建公眾服務平臺、綜合信息平臺、議事協商平臺三個平臺,提高服務效能。

民生服務中心突出“四化”工作標準,將公共服務零距離連線居民群眾,著力打造“百姓家門口的服務型政府”,接待辦理各類服務事項16000余件;綜治服務中心整合派出所、綜治、司法、城管、禁毒等各方力量,下沉執法力量,合力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促進轄區和諧穩定,接待辦理各類民事訴求5000余件。

“朝陽街道作為‘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試點,率先通過數據互動溝通助推試點工作,網格員及時排查發現網格內的各類困難問題,通過平臺上報事件,通過公開平臺答復、反饋居民關注的問題?!背柦值擂k事處主任王旭尚告訴記者,發揮街道、社區調解室、“陳美榮語晴室”等作用,為居民群眾提供服務、解決問題。利用社區議事協商平臺,完善“陽光議事”“九步議事工作法”等,形成“多方共治、資源共享、事務共商、難題共解、發展共促”的社區協商治理新格局。

做實事是關鍵

朝陽街道萬盛社區朝暉胡同有文明院、郵政局家屬樓、移動公司家屬院等6個小院和1棟獨樓。由于各院彼此獨立,引進物業難,管理服務跟不上,自2007年以來,車輛亂停亂放、商戶餐飲污染、上下水暖氣跑冒滴漏等一直是居民反映的焦點問題。

“居民有所呼,我們有所應。”萬盛社區黨支部書記李維琴說。小區引進專業物業公司提供服務,定期疏通下水管網。街道、社區聯合環保、城管等單位現場對臨街的21家餐飲商戶現場執法并下發限期整改通知書。接受居民的提議,建議餐飲商戶安裝油煙分離器,最終商戶全部采納了建議。

為了讓居民群眾積極主動參與公共事務,朝陽街道圍繞街道重點任務、重大事項及公眾關切的民生事項,常態化、制度化開展街道政府開放日、社區特色創新工作觀摩評比等活動,廣泛聽取代表、委員、公眾代表的意見建議,聽取民意、匯聚民智、發揮民力,完善政務公開機制,提升政府效能效率。同時,邀請利益相關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公眾代表、專家、媒體等列席有關會議和活動,增強決策透明度,保障公眾知情權、監督權和參與權,提高廣大群眾對街道工作的滿意度。

邀請街道領導、紀檢專干、相關業務專干、社區負責人、社區民政專干及居民代表參加低保、廉租住房、臨時救助等社會保障評審會,確保社會保障政策落實更加公正、公開、公平,做好監督。

此外,街道不斷推進社區政務公開規范化,在社區服務中心發布服務指南,列明設定依據、申請條件、申請材料等內容,提供服務指引,優化服務方式,方便企業群眾辦事。對社區重大資金使用、重大事項等活動,通過居務會議、居民代表大會等征求意見,用座談等方式擴大公眾參與面。


專家點評

黃曉春:創新街道政務公開?推動基層治理模式改革

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堅持以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主線,著力提升街道政務公開工作質量,聚焦廣大群眾需求,創新公開方式方法,有效推進權力運行全流程、政務服務全過程公開。這些改革創新在三個維度發揮了制度創新的“杠桿”效應,有效推動了基層治理模式創新。

改革有效倒逼基層政府優化政務流程。條塊分割造成的權責不清、推諉扯皮歷來是基層治理的頑疾,大武口區以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契機,調整再造政務流程,取得良好效果。一是緊緊圍繞民生服務和管理服務兩大中心職能,整合再造街道政務體系。科學配置“民生服務中心”和“綜治服務中心”。將社保、衛健、民政等便民事項整合為“民生服務中心”,建立一站式民生服務窗口,優化辦事流程。將派出所、綜治、司法、城管、禁毒等各方力量整合為“綜治服務中心”,合力排查化解矛盾糾紛,促進基層和諧穩定。二是推動管理服務力量下沉,夯實社區治理基礎。以打造“互聯網+網格”平臺為契機,推動管理服務力量下沉。三是以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契機,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區政府出臺《大武口區政府服務標準化建設工作方案》,以實現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政務服務機構標識統一、設置統一、流程統一、服務統一、管理統一,實現政務服務事項辦理標準化、便民化。

改革推動基層政府眼睛向下看,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觀。政務公開必須以群眾訴求為導向,打破“老百姓有需求的不公開,公開的老百姓不關心”困局。大武口區建立群眾需求主動發現機制,主動發現人民群眾的現實關切。區政府在街道層面設立政策查詢臺和便民服務查詢機,各社區設立政務公開專欄、民生政策超市,對民政、低保、殘聯、先進表彰等各項工作及時公開,圍繞社區實際情況,完成保障性住房、計劃生育家庭特別補助金、就業困難人員認定、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社會保險參保登記等政務服務事項流程圖編制工作。針對受眾較多的服務事項,借助新媒體在社區滾動播放,以生動直觀的方式使居民群眾更加清晰地掌握辦理須知,更加快捷地辦理業務。

改革有效促進了政社互動和居民自治,推動了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這一新理念的核心是社會秩序與社會活力的再平衡,關鍵是政府治理、社會調節與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大武口區以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為契機,在管理與服務工作中推進政社深度互動和居民自治,有效促進了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一是創新基層社會參與機制。構建“政府開放日”“街道議事旁聽”等平臺,形成“事務共商、難題共解、民主法治、陽光透明”的政社互動新格局。二是創新社區民主協商機制。大武口區在社區層面廣泛建立調解事、工作室、議事社等特色民主協商平臺,形成了“五步議事工作法”(集、議、辦、饋、評)、“六步工作法”(收集問題、擬定議題、議前調研、組織協商、公開結果、監督執行)、“九步工作法”等特色民主協商機制。三是突出社區優勢特色,形成和而不同的基層治理格局。大武口區一方面圍繞政務公開建立了普遍化標準化的政務流程和一網統管的“互聯網+網格”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另一方面特別注重突出各個社區的優勢特色,構建和而不同的基層治理格局。

這些改革探索表明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有著豐富的外延與內涵,以此為著力點的改革可以進一步推動基層治理體系不斷優化創新。

(作者系上海大學基層治理創新研究中心教授、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12.1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