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老兵左文平:戎馬衛家國 一生報黨恩

時間:2021-01-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姜雪芹

2020年12月10日,89歲的老兵左文平剛剛出院不久,就來到山東省沂源縣荊山書院紅色記憶館,為沂源縣融媒體中心的黨員們講述革命戰爭的故事。

左文平,1932年7月出生,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0歲參加抗日兒童團,14歲參軍入伍,先后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獲得一等功一次、二等功和四等功多次及勛章多枚。

累累的功績記錄著左文平戎馬生涯的不平凡。1976年,他告別軍營,轉業到地方。銘記黨恩的他又心系公益,幫助了許多需要幫助的人。

少年勵志跟黨走

“我親大爺是英雄,被日本鬼子挖了雙眼和心。大爺犧牲后,奶奶就把父親送到部隊送‘雞毛信’,直到14歲正式參軍入伍。”左文平的女兒左新菊動情地說。

戰場上的槍林彈雨、九死一生沒有嚇倒左文平,反而激發了他愛黨愛國的熱情。1948年,左文平在淮海戰役中火線入黨,成為了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永遠跟黨走。”左文平當時在心里默默許下了誓言。此后,無論艱苦的戰斗歲月,還是和平建設的火熱年代,左文平都始終不渝地踐行著黨員的使命與擔當。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保證做到沖鋒在前,撤退在后,堅決服從祖國的召喚,黨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后,作為師部軍郵局郵遞員的左文平,堅決要求赴朝參戰。

入朝第二天,當地氣溫降到了零下25攝氏度,晚上更是降到零下30攝氏度。為了不讓戰友凍傷,每半個小時就要叫醒大家起來活動活動,左文平接受了這個“艱巨的任務”。為了戰友們的生命安全,左文平根本不敢睡覺,掐著表一遍遍叫醒大家。

當時,左文平擔任外勤警衛。這一崗位看似平常,其實是把腦袋掛在褲腰帶上的任務。不僅要躲過敵軍飛機的轟炸,還要時刻保護首長的安全。在一次外出勘察地形時,為了保護師參謀長,左文平被炸彈炸起的土“活埋”了,是戰友們從土里把他扒了出來,才幸免于難。

1953年2月初,敵我雙方在597.9高地和西方山、斗流峰展開了激戰,左文平主動請纓為陣地送彈藥。他背著兩箱手榴彈、四個爆破筒,六七十公斤的負重,冒著炮火送往前線。

說起這些戰功,左文平擺擺手說:“那不是我一個人的故事,是無數戰友和先烈們共同浴血奮戰的經歷。”

廉政愛民釋黨性

硝煙戰火的洗禮讓左文平更加堅定了“永遠跟黨走”的信念,尤其是轉業到地方后,他不居功、不自傲,以“我是個業務新兵,要聽黨話,跟黨走”嚴格要求自己。

沂源縣稅務局原基層分局長、現已退休的于永軍回憶說:“當時正是利改稅的關鍵時期,一些資料數據需要現場核實,左文平主動承擔,帶領稅政股的人員,天天跑分局、下企業。”

沂源縣地處沂蒙革命老區,很多企業散落在群山之間。上世紀八十年代山里都是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那是常有的事。三岔鄉離縣城30多公里,夏日的一天,為了解某戶納稅人生產經營狀況、進行納稅輔導,左文平騎上自行車長途跋涉,到達時已是晌午,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了大雨,業戶要留他避避雨、吃頓飯,可左文平就是不答應,了解完情況冒雨返回單位。路上,泥土粘得車子走不動,他被摔在了路旁,回到單位時,天已經黑了。

1984年,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襲擊沂源。左文平參加救援時,看見一個小門店被洪水圍困,他帶頭幫助轉移物資,并用臉盆向外排水。“是老左幫我保住了家當。以前看到他來收稅,我心里就有疙瘩;現在見到他,心里只有感激。”這件事讓店主崔大爺一直念叨著。

九十年代趕集收稅是最頭疼的事。一次,左文平在征收集貿稅時碰上了一個販賣生豬的,揮著砍刀不想納稅。左文平心里明白,如果不制服這樣的抗稅者,稅收的嚴肅性將受到極大沖擊。他二話沒說,挺起胸脯迎了上去:“依法納稅,天經地義,你不繳稅還有理了?想當年我在戰場槍林彈雨都不怕,還怕你的砍刀?”抗稅者自知理虧,收起砍刀,轉身砍下一塊豬肉,非要叫左文平帶回家嘗嘗。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左文平斬釘截鐵地拒絕了。

忠誠干凈擔當,在這位老軍人身上充分體現了出來。

傾盡一生報黨恩

1992年,左文平從沂源縣稅務局崗位上離休,但他離休不離志,牢記黨的恩情,熱心公益事業,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

看到家鄉興旺村還是土路,左文平帶頭捐錢修水泥路;村里架電線有資金缺口,他二話不說就掏錢;村里蓋辦公室,他交上“贊助費”又添置桌椅……那些年,大到基礎建設,小到給老年人買羽絨被、蚊帳、拐棍、收音機等生活用品,左文平時時、事事為家鄉著想。

看到有些農村孩子因為經濟困難上不了學,左文平就拿出自己的工資幫助困難學生。從報紙電視上看到哪里受了災,他總會想辦法給當地寄一些衣服和錢。東北水災,他把過生日兒女們送的皮大衣、羽絨服等上百件衣服捐給了災區;汶川地震、南方大水……郵政局的投遞員沒少往左文平家跑。

1999年,左文平牽頭成立了沂源縣荊山武術學校,開設武術、散打、對抗等學習班,教育下一代學文習武,強身健體,培養的3000多名學子大都走向銀行、機場安保等工作崗位。2017年,他出資15萬元建設“紅色記憶”主題展館,用一張張圖片、一個個故事弘揚紅色精神。他親自擔任講解員,激勵并啟發年輕一代永遠聽黨話、跟黨走。

這些年,捐出了多少錢,幫助了多少人,左文平自己也記不清,只有家中柜子里擠擠挨挨的獎杯和榮譽證書記錄著他“無悔為家國”的一生。

2020年,左文平又被評為“淄博戰‘疫’最美退役軍人”。這一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左文平沒有過好春節,他記掛著武漢的疫情,給兒孫們一個個打電話,要求不出門、不聚集,有能力的要多幫忙、多捐贈。他看到社區值守人員不足,主動報名承擔起上午2個小時的值守任務。

值守期間,看到工作人員顧不上吃飯,左文平和愛人從家里帶來了水餃、面包、牛奶、水果;聽到抗疫前線物資緊張,他拿出1萬元現金送到了沂源縣紅十字會,助力戰疫。

對于這一切,左文平說:“我只是在盡一個共產黨員和老兵的本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