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棋 王 慧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福建省邵武市水北街道原火車站、二級站一帶變成了舊城區,出現“基礎設施嚴重老化,遺留問題化解難、小區規范管理難、鄰里有效溝通難、矛盾糾紛調解難”問題。為有效破解這四大難題,水北街道立足“近鄰”理念,創新推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四鄰”模式,整合各方資源,以黨建“鄰”聚力,煥發舊城區“芯”動能,走出一條貼合實際的“近鄰黨建”新路子。
支部“鄰”聚力,“紅色管家”架起“近鄰橋”
溪北花園東區小區支部多次召開征求居民對老舊小區改造意見會,將建議與社區、設計公司溝通,讓居民的意愿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得到實現??粗约旱募覉@變干凈,很多因為環境差而搬出去的老鄰居陸續搬了回來,居民心里美滋滋。
邵武市水北街道多數社區地處城區邊緣,居住體量較小,水北街道黨工委將弱勢轉化為優勢,將轄區內國企、央企、共駐共建單位、在職黨員、業委會、物業公司等群體中的黨組織和黨員統一稱為“紅色管家”,從“紅色管家”中選拔熱心公益的黨員組建33個小區支部,109個樓棟黨小組,健全“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樓道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網格長”組織體系,將黨組織的觸角延伸進鄰里、進樓幢,讓網格成為鄰里交流的紐帶,營造“有事找網格”的和諧氛圍。
“紅色管家”就要一管到底,管到群眾的心坎上?!凹t色管家”服務團通過入戶走訪、微信群留言等形式,線上線下主動向居民“要”問題,通過代辦、領辦、聯辦、督辦等形式,保障議事內容有銜接、有回聲、能落地。2020年以來共梳理住戶的問題和需求262個,已對接落實254個,獲得業主們的肯定和好評。
服務“鄰”聚力,“紅色驛站”串起“近鄰情”
邵武市水北街道中央老舊小區改造后,將小區閑置的雜物間、架空層等公共空間打造成為“紅色會客廳”“鄰里議事廳”“街坊聚心廊”等鄰里驛站,讓街坊四鄰有了議事、交流、訴說的互動空間,拉近了鄰里關系。“原來這里是廢棄的雜物間,旁邊還有居民養雞養鴨,不僅破壞了生活環境還影響了居民間的關系。通過老舊小區改造,變廢為寶,紅色會客廳已經成為我們小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每周六上午還有‘紅色管家’坐鎮會客廳,收集意見建議,切實解決我們居民身邊的問題。”溪北花園東區黨員、退休居民林老師說。
邵武市水北街道以小區黨支部為單位,實行“一核三治”管理模式、“1+5+N”小區議事規則等機制,著眼破解小區管理難題,目前已解決突出問題100余件,受益群眾約2.65萬人。
共建“鄰”聚力 “紅色引擎”激活“近鄰幫”
邵武市水北街道轄區規模企事業單位較少,改制或留守的老舊企業多,共駐共建單位與社區互不隸屬且涉及不同領域,共駐共建不夠充分。水北街道探索“黨建聯盟”工作機制,采取“建立盟規、簽訂盟約”方式,開展經常性聯合服務,建立社區“需求清單”、駐社單位“資源清單”、志愿服務“項目清單”,為居民群眾提供“供需一致”的服務。2020年以來,先后解決小區環境衛生、危房整治、心理咨詢等事關居民切身利益的服務310余件次,落實惠民實事431件。實行“基礎項+加分項”評分機制,在每季度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上進行曬分,同步對每季度得分情況進行公示,每年年底轄區8個社區將推薦一個共駐共建單位參加街道的比武打擂,評選出當年度的共駐共建之星。
“我們原來對在職黨員沒有任何的抓手,但是通過社區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上的溝通,實行‘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聯審的模式,對報名參選小區支部書記、樓棟長、樓道長人員的日常表現、物業費繳納、違章搭蓋等方面進行聯合審查,通過聯審機制,帶動在職黨員做好表率,物業費繳納率均達90%以上,為物業公司更好地服務居民提供了保障。”金山碧水物業公司張經理說。
載體“鄰”聚力 “紅色文藝”提升“近鄰韻”
“我們在恒江豪園小區開展了慶中秋——鄰里文化節活動,所有的節目都是居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在演出過程中,很多居民還自發上臺表演,原本預計1個小時的晚會,兩個小時才結束,居民們意猶未盡,紛紛表示今后可以經常舉辦此類活動。”恒江豪園小區支部書記翁東壽介紹道。
邵武市水北街道在各小區內設立“移風易俗”“精神文明”“黨建宣傳”“平安法治”等文化長廊,有機融入“鄰里情”文化元素,將“學習、愛心、平安、親情、互助、黨員示范”等特色融入“睦鄰樓道”。堅持以文化活動凝聚社區群眾,積極謀劃開展“和睦友愛”鄰里一家親系列活動,以培養共同愛好為圓心,以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為半徑,繪制小區“親友圈”,形成“相互熟識、彼此關照、和諧共處”的局面。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