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主持
張晶晶 《中國社會報》記者
訪談嘉賓
邵倩波 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兒童福利處處長
高 靜 陜西省民政廳兒童福利處處長
楊守偉 黨的十九大代表、山東省濰坊市兒童福利院副院長
“十三五”時期,兒童福利事業發展經歷了不平凡的五年。本報特邀請兒童福利領域工作人員、專家,談一下他們眼中的“十三五”時期的兒童福利工作、下步工作打算、以及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舉措,以饗讀者。
“十三五”時期兒童福利事業有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變化?
邵倩波:一是服務的兒童群體不斷擴大。廣西壯族自治區出臺了一系列兒童關愛保護的政策,在確?;旧畋U系耐瑫r,政策更多體現全方位兒童保護的理念和對監護責任的落實,截至2020年11月,全區1.1萬名孤棄兒童、1.43萬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30多萬農村留守兒童納入國家政策保障和關愛服務范圍,兒童的權益得到有力維護。二是服務機制不斷健全。農村“三留守”人員關愛服務體系建設納入自治區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重大戰略同部署、同推進,各級建立了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機制協同、政策協同和資源協同,凝聚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三是服務能力不斷加強。自治區建立了兒童福利體系建設暨未成年人保護專家庫,全區建立起覆蓋所有鄉(鎮)、村居的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隊伍,“三留守”關愛幫扶隊伍建設和未成年人保護社工服務納入自治區《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和政府購買社會救助服務清單,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者參與兒童關愛保護的廣度和深度不斷加強,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關愛保護體系日趨完善并發揮積極作用。
高靜:一是兒童福利制度逐步健全。陜西省民政廳聯合多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文件,各地市也制定了相應配套政策,全省初步完成了關愛保護政策體系的建設工作。完成對孤兒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的提標工作。積極推進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醫療保障個人參保部分由醫療救助予以全額減免?!皻埣补聝菏中g康復明天計劃”“腦癱康復計劃”“福彩圓夢·愛心助學工程”及困境兒童因疫價格臨時補貼發放等專項關愛政策落實等。二是兒童福利工作機制基本建立??v向上,全省建立縣有兒童審管員、鎮街有兒童督導員、村居有兒童主任的“三級保護網絡”。橫向上,建立省、市、縣三級政府分管領導擔任召集人,多部門共同參與的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聯席會議制度,形成政府主導、家庭盡責、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三是兒童福利服務平臺已經形成。積極優化區域布局,推進“養、治、教、康+社會工作”一體化區域性養育機構建設,鼓勵在建或已建成的縣級兒童福利機構向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推動將兒童之家建設納入城鄉社區建設重要內容。四是兒童保護合力進一步凝聚。在全省啟動“溫暖童心·守望成長”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主題宣傳月活動。在六一兒童節期間,開展兒童福利機構“開放日”活動,邀請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到兒童福利機構參觀體驗,增加工作透明度。省民政廳與省財政廳等部門對計劃摘帽的29個貧困縣、革命老區縣,開展“公益福彩助力脫貧攻堅·關愛困境兒童”公益資助活動。在全國扶貧日,相繼開展“關愛留守困境兒童·助力脫貧攻堅” 和“守護兒童·托起希望”活動。督促勞動密集型企業充分履行社會責任,多措并舉協助員工增進同子女的親情聯系,充分滿足困境兒童的情感需要。
楊守偉:作為山東省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的一線工作人員,見證了五年間兒童福利事業的巨大變化,簡要概括起來為:有關兒童福利的各項工作沿著自身邏輯逐步發展壯大,逐步實現孤棄兒童從養活到養好、從養好向養成的轉化,最大限度地實現孤棄兒童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和參與權。
做好“十四五”規劃將采取哪些措施?
高靜:以貫徹落實民法典和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為契機,在“十四五”時期,加速發展兒童福利和保護體系。一是高位推動。建立黨委政府領導下的兒童福利和保護格局,推動制定出臺關于全面加強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意見。推動成立黨委政府領導下的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機構,明確職責分工,加強溝通協作,切實發揮民政部門在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統籌協調、督促和指導作用。二是加速發展。兒童福利工作的總體框架和結構性制度安排雖已形成,其職能和范圍還將加速擴展。在保障好孤棄兒童基礎上,統籌考慮全體兒童的福利,切實改變當前兒童福利事業發展的現實困境。三是更新理念。兒童福利和保護事業將來勢必處于整體民政事業發展的高位,因為兒童福利和保護不同于其他民政工作,不但保障兒童基本生存權,還保障兒童的發展權和參與權,是一項綜合性、專業性、全面性工作。探索擴大兒童福利范圍,逐步由重生活、輕發展,重資金給付、輕服務保障等向保障兒童被保護權、發展權、參與權等轉變。四是穩定隊伍。根據兩件法律的授權,并以此為依據,擴大兒童福利機構服務職能,為兒童提供生活保障和安全保護,推動在民政部門增設兒童福利和保護機構,增加人員編制,建立獨立市級兒童福利機構和市、縣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努力推動將兒童福利機構建設在社區,將兒童的供養機構向多功能的面向社區的兒童福利服務中心發展。讓機構和隊伍成為兒童福利和保護事業發展的根基。五是多措并舉。研究制定兒童福利法規和系列制度、政策、標準等。開展示范、表彰等活動,加大宣傳,聚焦社會關注。鏈接各類社會資源,為兒童提供優質保障和服務。
楊守偉:宏觀層面,按照《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的決策部署,結合職責任務抓好落實,將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工作做好、做全、做細。個人層面,首先,當好有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的明白人,為開展保護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其次,當好制度落地的推動者,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工作隊伍,構筑起科學完善的權益和制度評估體系;再次,當好規范服務的提供者,按照職責對服務內容、標準要求、考核評比、工作流程等進行詳細界定和說明;最后,還要當好問題的研究者,為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長遠發展積蓄能量。發揮基層一線工作者的優勢,第一時間發現工作中新的問題和需求,并做相關對策研究,向政策制定部門提出建議。
如何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
邵倩波: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我們主要打算做好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要把學習宣傳未成年人保護法作為當前首要的任務,在全區民政系統興起學習、貫徹、落實的熱潮,營造未成年人保護的良好氛圍。二是加快推進自治區兒童救助保護熱線的啟動,打造服務流程閉環化、服務體系網絡化、資源鏈接高效化、系統功能智能化的“一站式”困境兒童救助保護服務平臺,推動兒童救助保護線上線下的資源整合和高效聯動,做到兒童救助保護“早發現、早干預、早處置”。三是抓好廣西兒童福利體系建設規劃的落實,推動“十四五”時期兒童福利服務體系的制度化、規范化、專業化,調整完善各級政府未成年人保護協調工作機制,加快推動各級未成年人保護機構的建設,依托鄉鎮社工站建設未保工作站,推動村(居)兒童主任制度的確立。
高靜:當前,陜西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處于全新的發展時期,下一步,我們將以認真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為契機,積極履行法律賦予的工作職責,積極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兒童工作重要指示批示和未成年人保護法;推動制定陜西省實施未成年人保護法辦法;推動建立未成年人保護協調機制;打造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平臺;建設獨立的市(縣、區)專門的未成年人保護機構;建立縱向到村居、橫向聯系社會的未成年人保護隊伍,努力打造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的全鏈條、閉環式保護體系。
楊守偉:結合相關經驗,有如下建議:首先,完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政策。對因經濟貧困、監護缺失、家庭暴力、教育失當等原因,遭遇生存困難、監護困境、成長障礙的未成年人提供社會保護。其次,建立未成年人社區保護網絡。加強家庭監護服務和監督,開展困境未成年人摸底排查和家庭隨訪,幫助困境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解決生活、 監護、 教育和發展等問題,最大限度減少未成年人流浪乞討和其他受傷害現象。再次,建立完善急難對象主動發現、困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快速響應、“一門受理、協同辦理”等工作機制。在基層鎮(街道)設立統一受理救助申請窗口,加掛“社會救助中心”牌子,讓群眾“求助有門”。建立急難求助“首問負責制”和“轉介”工作制度,明確部門職責及分辦、轉辦流程和辦理時限, 建立化解急難問題的綠色通道。
“十三五”時期解決了哪些痛點堵點問題?
邵倩波:“十三五”期間,諸多長期困擾民政兒童福利工作的短板、薄弱環節得到明顯改善,一系列符合實際的具體措施紛紛出臺。一是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不斷提高。廣西從2019年1月起,全面提高全區孤兒(含艾滋病病毒感染兒童)最低生活養育標準,機構集中養育孤兒由2015年末的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至1200元,散居孤兒由2015年末的每人每月600元提高至800元。二是孤兒助醫助學不斷推進。自治區不斷提高孤兒醫療保障水平,將孤兒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制度覆蓋范圍,對孤兒參加城鄉居民醫保的個人繳費部分給予全額資助,從2019年11月1日起,孤兒列入全區醫療救助一類重點救助對象。積極推進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工作,將部分特殊藥品費用納入資金資助范圍,個人自付費用比例不斷降低。“十三五”期間,全區共籌措1358萬元,為1066名殘疾孤兒實施了手術治療、康復和醫療體檢。2016-2018年實施“孤殘兒童高等教育助學工程”。2019年“福彩圓夢·孤兒助學”工程正式啟動,1300多名成年孤兒獲得每人每學年1萬元助學金。三是孤兒收養安置不斷規范。制定《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政廳關于開展收養能力評估工作的意見(試行)》,委托第三方專業力量開展收養能力評估服務,規范收養評估工作。幫助符合送養條件的兒童回歸家庭,“十三五”期間,全區辦理收養登記8848例。四是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制度不斷完善。自治區人民政府制定印發《關于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廣西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實施辦法》等政策措施,自治區民政廳等12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保障工作的實施意見》等。五是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在全區14273個行政村全部配備兒童主任,落實每人每月100元的服務費用,打造了一支穩定的基層兒童工作隊伍。各地發展兒童社會工作和專業志愿服務,積極探索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兒童關愛保護服務。自治區調整修訂《政府購買服務指導目錄》,將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三留守”關愛幫扶隊伍建設和未成年人保護社工服務納入新增的服務指導目錄,使政府購買兒童關愛服務有規可依?!笆濉逼陂g,自治區共統籌安排超過8000萬元,為全區14個設區市和111個縣(市、區)提供資金,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提供心理疏導、行為矯治、社會融入和家庭關系調適等專業服務,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家暴受害人庇護服務。累計安排1500萬元,用于全區20個深度貧困縣開展政府購買兒童關愛服務,全力助推脫貧攻堅。六是未成年人關愛保護試點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2016年自治區民政廳選取藤縣、靈山縣、平南縣3個縣的30個行政村開展基層兒童福利服務工作試點,選配村級兒童福利主任,依托村級兒童之家,配備兒童學習娛樂設施設備。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力支持下,對欽州市靈山縣、百色市平果縣等8個縣(區)開展基層兒童福利服務體系建設試點、未成年人社會保護試點、“省級兒童工作資源中心”項目以及“社區兒童保護”等項目提供技術和資金援助,通過縣、鄉(鎮)和村(社區)三級服務體系通力合作,對困境兒童、留守兒童等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對困境兒童基本生活實施動態管理、分類保障,取得良好成效。
高靜:一是率先保障孤兒大學生順利接受高等教育。2017年,聯合相關部門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全省孤兒高等教育生活保障等有關工作的通知》,對考取教育部門核準的普通全日制本科學校、高等??茖W校和高等職業學校的省內孤兒給予生活費、學費、就業補助及其他資助,在全國屬于較早出臺保障政策的省份,充分保障全省符合條件兒童的受教育權。二是率先確保困境兒童關愛保障“有規可依”。2017年,聯合省財政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困境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對全省困境兒童分類進行全面有效保障,在全國屬于較早出臺困境兒童保障政策的省份,使全省兒童的生活、醫療、教育等各方面權益得到充分保障。三是率先完成兒童相關基礎數據精準化工作。2020年,率先完成民政部部署全國事實無人撫養兒童信息錄入試點工作,全省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臺賬進一步完善,確保底數清楚、精準保障。2020年,全面落實民政部“兒童福利信息動態管理精準化提升年”專項行動要求,率先完成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等關鍵數據臺賬的建立優化工作,為部省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四是織密織牢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權益保障網。2020年,積極協調省醫保局下發有關通知,對全省符合條件兒童的醫保繳費情況進行全面排查,進一步完善保障,此項工作開展在全國各省排位居前。全面排查全省服刑在押和強制隔離戒毒人員未成年子女納入保障情況,實現“應納盡納”。
楊守偉:“十三五”時期,濰坊市兒童福利院重點解決了福利救助范圍窄、限制條件多,工作人員專業結構單一,行業標準不統一等問題。濰坊市兒童福利院發展實現了四個轉變:從傳統的生活服務型向綜合性、專業化服務轉變,從單純服務院內兒童向同時服務社會困境兒童轉變,從注重生活服務向更加注重精神服務轉變,從注重依靠自我向重視利用社會力量轉變。實現了兒童福利政策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更好地保障了兒童的各項合法權益。工作成效具體體現在三個“更”和兩個“高”上,三個“更”即服務對象更廣、養育模式更多、服務兒童的功能更全;兩個“高”即專業化程度高和社會化程度高。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