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66個貧困縣已全部脫貧退出
對話脫貧攻堅主戰場上的貴州民政

時間:2021-01-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盧 芳

走過2020,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貴州作為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貴州民政作為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如何回顧、總結、評價這項工作?脫貧攻堅戰役為哪些人做了哪些事?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如何實現有效銜接?值此辭舊迎新之際,記者對話貴州省民政廳多位負責人,探訪貴州民政脫貧攻堅工作。

記者:民政兜底保障在貴州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貴州省扶貧辦督查專員黃俊明:

圍繞兜底保障政策在脫貧攻堅中的功能和定位,這幾年貴州省各級扶貧部門配合民政部門,重點解決了兩個問題。一是解決“兜不住”的問題。通過兜底保障政策,將特殊貧困群體的收入提高到或者超過脫貧收入標準。2020年,全省所有農村低保標準都超過了脫貧收入標準。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318元,平均增幅5.2%;城市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645元,平均增幅4.9%;兜底保障工作切實讓貧困群眾達到了“不愁吃、不愁穿”的基本標準。二是解決“應兜未兜”的問題。在低保對象認定和貧困人口識別方面,始終堅持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和扶貧開發兩項制度有效銜接,互相作為重點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納入。從2016年底開始,民政部門和扶貧部門就定期開展建檔立卡人口數據和社會救助數據比對,加強數據共享和分析。通過比對,及時將符合兜底保障條件的貧困人口納入兜底體系,將符合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兜底保障人群納入建檔立卡范圍,及時解決“應兜未兜”問題。

記者:貴州省民政廳在做好民政兜底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貴州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斌:

首先是強化貧困人口動態監測,全力兜準底。健全貧困人口動態監測機制,會同扶貧、醫保、殘聯等相關部門定期比對出疑似未納入兜底保障的貧困人口名單,交由各地逐戶逐人開展拉網式排查。對符合條件的對象及時納入兜底保障,對不符合條件的對象逐戶逐人建立臺賬,并作為動態監測重點對象。通過反復篩查,全面消除貧困人口收入達標風險、因病因殘致貧返貧風險。2020年以來,全省先后6次開展比對排查。其次是強化貧困人口低保政策傾斜,全力兜住底。健全農村低保標準穩定提高調整機制。根據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所處區位,將全省農村低保標準劃分為三個檔次,由省級統籌持續穩步調整提高標準,確保全省農村低保標準動態穩定地高于扶貧標準。2020年全省農村低保平均標準提高到每年4318元,最低一檔超過全省脫貧測算標準308元。健全“單人戶”施保政策。將整戶不符合低保條件的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重殘人員和重病患者單獨納入城鄉低保。全省享受“單人戶”施保政策的城鄉低保對象有10.22萬人。健全貧困家庭支出扣減政策。對貧困家庭成員因殘疾、患病、非義務教育階段等增加的剛性支出,以及實現就業創業必要的交通費、通信費、食宿費等就業成本,在核算低保家庭收入時給予扣減。健全低保對象漸退政策。對納入低保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家庭成員實現就業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當地低保標準的,區分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外出務工、靈活就業、享受公益性崗位、產業幫扶等就業崗位穩定性,分別給予3至12個月救助緩退期。全省享受低保漸退政策的低保對象有9.81萬人。再次是強化易地扶貧搬遷貧困移民兜底保障,全力兜好底。創建搬遷貧困移民一次性臨時救助政策。按每人1500元的標準對151.4萬貧困移民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22.7億元,有效解決其自我保障能力弱、搬遷期間剛性支出大的實際困難。創建搬遷困難移民低保待遇接續機制。對已經落戶或辦理居住證、“易地扶貧搬遷市民證”的搬遷群眾,依規納入安置地城市低保。目前,全省享受城市低保待遇的搬遷困難移民有38.6萬人??傮w來看,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面實現了應保盡保、應兜盡兜,全面消除了貧困群眾收入達標風險,高質量完成了脫貧攻堅民政兜底保障各項目標任務。

記者:去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民政兜底保障任務非常繁重,又受到疫情災情的影響,請問省民政廳采取了哪些應對措施防止困難群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

■貴州省民政廳社會救助處處長尹秀鈺:

2020年,貴州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又遭60年未遇的汛情災害,在這雙重影響下,部分困難群眾收入銳減、支出陡增,有的困難群眾外出務工無著返鄉,全省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任務較往年更加艱巨繁重。為此省民政廳會同省扶貧辦等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有效防止困難群眾因疫因災致貧返貧。

一是適度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我們會同省財政廳研究制定了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的具體政策。首先,把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重殘人員,參照“單人戶”全部納入低保。其次,對特困人員救助供養中的未成年人的年齡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再次,對生活困難但失業保險政策和低保政策沒有覆蓋到的失業農民工等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共保障城鄉低保對象274.2萬人,較2019年年底增加18萬人;保障特困人員9.5萬人,較2019年底增加0.5萬人。2020年6至11月,全省共向3066名未參保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173.85萬元。二是堅決防止因疫致貧返貧。會同有關部門對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開展全面排查,采取公布值守求助電話、放寬政策條件、簡化救助程序、實施先行救助等措施,全力打好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組合拳,共將3.69萬名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納入低保,共對城鄉困難群眾實施臨時救助22.3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2.6億元。三是堅決防止因災致貧返貧。會同應急部門建立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協調聯動機制,及時對受災群眾開展全面排查,做好低保、臨時救助與災害救助的政策銜接,協同防止受災群眾致貧返貧。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共將3.33萬名受災困難群眾納入低保,共對1.89萬戶受災家庭實施臨時救助,發放臨時救助金1841萬元。四是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020年以來,受疫情、災情、非洲豬瘟共同疊加影響,全省物價持續走高,特別是豬肉等食品價格居高不下,給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帶來了較大影響。為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我們會同發改、財政等部門采取追加省級預算、定期調度督導等措施,督促指導各地及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及時發放價格臨時補貼。2020年以來,全省共向民政對象發放價格臨時補貼18.5億元。

記者:目前,貴州省66個貧困縣已全部實現脫貧退出。請問,省民政廳在民政兜底保障方面下步有什么工作計劃?

■貴州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彭旻: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要求,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下一步,民政兜底保障方面要將工作重心聚焦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上,著力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強化措施,切實筑牢困難群眾“兩不愁”底線。具體來說,一是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機制,大力加強致貧返貧風險防范。會同扶貧等部門進一步健全完善監測預警機制,采取數據比對、定期排查、發現報告等措施,密切關注致貧返貧風險高人口、低收入困難人群、潛在救助對象等的基本生活狀況,及時將家庭人員構成和收入情況動態變化后,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新增納入低保等兜底保障范圍,動態消除困難群眾致貧返貧風險。二是持續提高社會救助標準。“十四五”時期,通過持續提高社會救助標準,確保納入社會救助保障的困難群眾穩定增收。持續穩步提高全省城鄉低保標準;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和照料護理標準,隨城市低保標準和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相應提高;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適當提高臨時救助封頂線。三是健全完善社會救助體系。認真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文件要求,督促指導各地著力在建立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夯實基本生活救助、健全專項社會救助、完善急難社會救助、促進社會力量參與、深化“放管服”改革等六個方面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大力推進社會救助綜合改革,不斷提升社會救助精準化水平。四是不斷提升社會救助精準化動態化管理水平。進一步健全以收入核查為核心的社會救助對象認定機制、以壓實責任為主要內容的組織保障機制、以常態化為基本要求的監督檢查機制,準確公正認定救助對象。著力拓展省級社會救助主題數據庫功能,全面推廣應用低保信息系統無紙化升級改造改革項目,不斷提升社會救助信息化管理水平。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1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