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余梅:用治理思維來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時間:2021-03-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作為連續兩任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景德鎮市珠山區新村街道梨樹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余梅一直扎根基層社區。兩會期間,記者通過電話、微信的方式采訪了余梅。“做好社區工作,理論宣傳要有溫度,社區治理要有深度,服務居民要有厚度。”余梅告訴記者。

在珠山區“小巷講堂”,余梅加入“贛鄱紅色娘子軍”宣講團,宣講參加全國兩會的感想和收獲;在余梅工作室,化解居民矛盾糾紛,深入推進社區治理;在四會議事連心小分隊,用心用情為社區居民服務,切實解決難點、堵點問題。扎根社區多年,余梅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認可。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余梅“釘”在了社區疫情防控的崗位上。鑒于人手不足,在招募居民志愿者參與疫情防控的同時,余梅也深切感受到大數據帶來的便利:微信輕輕一掃,后臺便可自動導出相關人員動態信息臺賬,節省了大量的人力,減輕了工作壓力。結合平時的工作,這引發了余梅對智慧社區建設的思考。

在余梅看來,智慧社區為社區居民提供了眾多便利條件,可以有效提升社區服務水平。但是,從全國來看,社區信息化水平參差不齊。“各業務部門從自身工作需要出發,開發出不同的信息系統并要求社區安裝使用,但彼此間壁壘重重,數據重復采集、反復錄入的情況十分嚴重,給社區工作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余梅說,要實現社區公共服務體系的信息化,必須打破數據壁壘,不能是社區圍著業務部門轉,而應是社區圍著居民轉,部門圍著社區轉。

對此,余梅建議,建立數據資源管理共享機制,打破各業務部門、鄉鎮(街道)、縣(區)之間的數據壁壘,實現數據共享,為建設統一的綜合信息平臺奠定基礎。余梅同時建議推進更高層級的數據共享與開放,運用大數據技術對數據資源“淘金”,減少數據重復采集、反復錄入的現象,為推進社區工作帶來更多便利。

“老年人既是社區的主要服務對象,又是社區建設的重要參與者。”余梅說,除社區“兩委”及少量社工外,目前參與社區工作的主要是網格員、樓棟長等居民骨干,他們主要來源于退休人員。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必然要增加大量智能設備,可眾多老年人對智能設備接受、使用難度較大。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智慧社區建設需要智能設備,而社區主要服務對象和社區建設重要參與者使用這些設備卻存在難題,客觀上影響了社區智慧化的進程。

“在供給側,如系統、設備供應商,要開發出適合老年人的智能設備,在軟件、硬件上精心打磨,讓老年人使用時更加便捷。”余梅建議,在需求側,社區工作人員尤其是老年人要增強擁抱互聯網、人工智能的意識,積極參加老年大學及社區組織的培訓,提高使用智能設備的能力。

在余梅看來,要用治理思維來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充分引導駐區單位、社會組織、社區居民等力量參與,調動多方資源滿足居民不斷增長的物質、文化、娛樂、情感需求。引導青年居民、社工和志愿者參與社區事務,由他們充當老年居民與智能設備間的橋梁。加快社區信息化進程,讓老年居民也能享受到智慧社區的成果。

不過,推進智能社區建設,余梅也有點擔憂安全問題。在技術方面,從平臺到個人手機APP都可能遭受黑客的技術攻擊,無線網絡傳輸的安全性、數據采集的真實性等都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在人員方面,居民志愿者骨干保密意識弱,有可能把手機借給他人使用等,形成數據安全隱患。

“社區雖小,但維護社區數據安全也很重要。”余梅說,建議加強培訓,提高社區工作人員、居民骨干的保密意識。不斷提高信息平臺與智能設備的安全性,充分使用指紋識別、面部設別等技術,保障數據安全。

看到余梅的個人履歷,各種榮譽讓人目不暇接。最近,余梅又多了一項榮譽:2020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作為一名扎根社區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余梅認為,在推進智慧社區建設中,社區工作者要敢于擔當作為,助力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用心用情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