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江西省民政廳日前印發《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管理運營指引》(以下簡稱《指引》),進一步規范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的設施建設、服務內容以及管理運營等事項。
《指引》在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四助五有”基本建設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的基本內涵、發展主體以及服務范圍。《指引》指出,江西省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以“黨建+”形式開展,由縣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縣級民政部門牽頭負責,鄉鎮黨委和政府、村級組織負責轄區內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工作;服務范圍覆蓋半徑1.5公里,超過1.5公里的可通過探視巡訪、配餐送餐、送醫上門、集中居住等形式解決。
《指引》進一步規范了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布局、場所建設以及功能配置。《指引》明確,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宜在建制村或較大自然村中心區位布點建設,主要依托閑置的校舍、民房、農家大院等資源整合改造設置,并結合實際與黨群服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醫療保健設施、公共服務中心等設施貫連,樓層一般不高于2層,其主要功能配置包括但不限于生活服務用房、娛樂用房、輔助用房等。《指引》要求,各地要以設區市或縣(市、區)為單位統一規范銘牌標識,并做好圖標設計、命名以及編號管理工作。
《指引》進一步明確農村互助養老服務助餐、助安、助醫、助娛、提供住宿、志愿服務等主要內容。同時,《指引》進一步規范了農村互助養老服務人員管理、對象管理、財務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等制度。(盧勝榮)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