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廣西大力推進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

時間:2020-07-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邱芬芳

  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西壯族自治區在著力推進脫貧攻堅進程中,同步推進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2019年,自治區黨委、政府成立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領導小組,將城鎮困難群眾納入基本生活、基本醫療、教育救助、基本住房安全、就業創業、社會保險“六條保障線”和臨時救助、社會資源幫扶“兩個全覆蓋”救助幫扶范圍。一年多來,脫困解困政策全面落實,為年底前實現全區脫困清零打下堅實基礎。

  層層抓好落實

  30萬困難群眾納入“六保障、兩覆蓋”

  為切實保障城鎮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2019年5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的意見》,按照托底保障、共享發展、精準幫扶、社會參與的基本原則,要求用兩年的時間,通過建立工作機制、完善政策體系,深入推動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

  為精準施策,廣西在2019 年-2020 年,以當地當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為保障線,將城鎮困難群眾明確為三大類別(城鎮特困人員和孤兒、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和城鎮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當地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標準且家庭財產符合規定的人員、支出型困難城鎮低收入對象),并要求至今年底,為城鎮困難群眾構建筑牢“六條保障線”;對獲得制度保障仍未脫困的城鎮困難群眾,落實“兩個全覆蓋”;對脫困解困后因各種原因再度致困的,按標準進行再次救助。

  自治區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做好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的意見,為廣西全面實現筑牢城鎮困難群眾“六條保障線”和“兩個全覆蓋”目標提供了政策支撐和組織保障。民政廳、總工會聯合印發貫徹落實通知,進一步明確各相關部門的具體措施和責任,部署各地加快實施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南寧、梧州、北海等地相繼出臺了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氛圍。

  目前,廣西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政策惠及對象從2019年7月的13萬人增加到32萬人,近30萬人已經落實“六保障、兩覆蓋”,今年新增的2萬余人正按規定落實救助政策,確保年底前全部脫困解困。

  細化救助幫扶

  持續提升困難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自治區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民政廳廳長朱學慶介紹,今年以來,廣西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困難群眾脫困解困,持續提升城鎮困難群眾的幸福感、認同感、獲得感。

  切實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全區城鎮低保平均標準由每人每月666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60元。全區城鎮低保平均補助水平從每人每月370元提高到410元,累計發放城鎮低保資金7.75億元。全區城鎮特困人員平均救助供養標準達每人每月933元,特困供養人員照料護理標準最高可達每人每月1400元,累計發放特困救助供養金8.43億元。

  有效筑牢基本醫療保障。擴大醫療救助對象和重特大疾病病種保障范圍,提高醫療救助標準和最高支付限額,重特大疾病住院醫療救助年度累計救助最高支付限額從3萬元提高至6萬元。通過資助參保、直接救助方式開展醫療救助367.41萬人次,累計支出醫療救助資金12.18億元。

  加大因疫致貧救助力度。積極克服疫情影響,完善疫情期間社會救助政策,把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城鄉居民及時納入低保救助保障范圍。建立完善臨時救助主動發現機制,及時將因患新冠肺炎或因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的城鄉居民納入臨時救助范圍。疫情期間,廣西采取現金救助與發放口罩、米面油等實物救助相結合的方式,對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以及新冠肺炎患者或受疫情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群眾進行救助。全區累計實施臨時救助12.5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資金1.12億元,其中,共有3.86萬人次城鎮脫困解困對象獲得臨時救助,救助金額4632萬元。

  同時,通過全面落實教育資助政策、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大力支持困難群眾就業創業、有效保障社會保險政策待遇等,積極幫助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

  細化體制機制

  夯實困難群眾脫困解困保障措施

  在日前召開的自治區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領導小組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上,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領導小組組長孫大偉要求,各地各部門要加快推進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脫困解困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建立完善研究解決脫困解困工作重大事項制度,進一步強化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工作經辦能力建設,保證人員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

  ——要強化基本生活救助,精準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做細做實基本教育資助,深入推進城鎮困難群眾醫療救助及參保工作,大力改善城鎮困難群眾居住條件,持續抓好困難職工脫困解困。同時,要完善困難職工脫困解困的長效化機制,切實防止已脫困的職工家庭返困。

  ——推動救助服務向移動端延伸,實現救助事項“掌上辦”“指尖辦”,為困難群眾提供方便快捷的救助事項申請、辦理、查詢等服務。

  ——研究制定考核辦法,進一步明確標準,科學設置城鎮困難群眾脫困解困考核指標。自治區黨委將實地開展評估檢查,督促各地將城鎮困難群眾全部納入“六條保障線”和“兩個全覆蓋”救助幫扶范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7.2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