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頒發“紅本本”:破立之間涵養新風尚
——江蘇省婚俗改革實驗進行時

時間:2021-05-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冉冉

今年4月,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東臺市入選全國首批15個婚俗改革實驗區,實驗時間為3年,同時,江蘇省也確立了15個省級婚俗改革實驗區,為婚俗進一步改革、創新、發展探路試水。婚俗改革究竟怎樣改?改完后百姓能不能接受?記者在“520”婚姻登記高峰的前夕,走進婚俗改革實驗區,在破與立中去看一看領“紅本本”婚俗禮儀的新變化。

歐式“扯證”“森系”婚禮,天仙配里說愛意

多種選擇引領婚俗新風尚

“我們結婚啦!”放飛白色的氣球,年輕人們在浪漫的氛圍中擁抱彼此。這是在鹽城市大豐區的國家4A級景區荷蘭花海景區中舉辦的集體婚禮最令人激動的時刻。景區入口處,大豐區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的招牌醒目,周邊婚紗婚車租借、婚紗照拍攝等商鋪鱗次櫛比,為新人們提供一條龍服務。

5月17日,20對新人在這里簽下《文明婚俗樹新風倡議書》,領取了結婚證。歐式城堡是他們宣誓的場所,繁盛的花海中、蔚藍的天空下,新人們宣讀誓詞、交換戒指。

“太有儀式感了,我們一生難忘。”95后新人趙天生和田佳孺激動地說。據他們介紹,身邊的年輕朋友都不喜歡大操大辦的婚禮,更愿意參加有創意的新式婚禮。這種集體婚禮就很有儀式感,更加綠色環保、簡潔有趣。“以前動輒三四十萬的彩禮,現在我們都會勸說父母不要搞高額彩禮。”

“婚俗改革,是一種新理念的引導,是對繁文縟節的摒棄,是物質需求下降,精神需求提升的表現。”大豐區民政局局長朱曉扣說。2019年6月開始,大豐區每到七夕、“520”等節點,便舉辦戶外集體頒證儀式。“年輕人非常認可集體婚禮,很多外地的新人也慕名而來,甚至還有金婚、銀婚的夫妻報名參加,彌補曾經缺失的儀式感。” 作為江蘇第一家戶外頒證試點單位,大豐區正在申報戶外頒證的省級標準化流程,形式多樣的新式婚俗改革將常態化開展。

“結婚要拜老槐樹”,是東臺市流傳的習俗。而在東臺市西溪旅游文化景區董永七仙女主題文化園內,便有一棵網紅老槐樹。離老槐樹不遠的游客中心樓上,便是東臺市婚姻登記處。新人們牽著手在樹下許下誓言,身側還有成群的白鴿飛過。景區中,處處都是傳統的婚姻風俗展示。登記領證后,年輕人常常換上漢服,在園內游覽,體驗穿越進“天仙配”時空的婚俗文化。

東臺市還開發了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每年有3000多對新人在這里舉辦“森系”婚禮。“無需多少布置,森林就是最好的禮堂,婚禮和度蜜月連在一起。未來,希望低碳綠色的‘森系’婚禮能被更多年輕人接受。”公園管理中心經濟發展科科長于少游介紹道。

“為愛減負、幸福加碼”,5月22日,南京市溧水區4A級景區天生橋里,50對新人免費體驗了一場充滿儀式感的集體戶外婚禮。“倡導婚事新辦,反對鋪張浪費,不僅要有理念口號,還要有替代的新婚俗文化產品,讓新人有選擇、能接受,把節儉之風、喜事廉辦的倡導變成心儀的行動。”南京市溧水區民政局副局長張紅梅說。

無獨有偶。5月20日,睢寧縣在婚姻登記處頒證大廳舉辦了一場“縣長頒證日”網絡直播活動,在為新人送上祝福的同時,向廣大網友傳遞全力推進婚俗改革的決心。有14.89萬名網友在線參與,熱議家鄉人民精神風貌發生的巨大變化并為新人送上祝福。蘇州市吳中區民政局與蘇州大學地方治理研究院簽訂婚姻家庭指導合作項目,成立全省首個新時代婚姻家庭服務指導中心,建立結婚登記特邀頒證員制度,舉辦結婚登記集體頒證活動。

南京市溧水區、睢寧縣、蘇州市吳中區也在2020年成功申報創建了江蘇省婚俗改革實驗區,持續探索婚俗改革之路。

彩禮48萬降到4.8萬,宴席40桌減到15桌

社會參與推進婚俗改革

“48萬彩禮,一分都不能少!”東臺村民小陳結婚在即,女方提出要48萬元彩禮,讓小陳一家愁眉不展。村紅白理事會多次上門調解,最終女方同意把彩禮降為4.8萬元,把禮金作為小兩口辦養豬場的創業基金,為日后生活打下經濟基礎。

高彩禮、大排場,敲敲打打、大吃大喝、惡俗婚鬧、人情支出……婚禮這件原本美好的事,在攀比之風和利益裹挾下變了味,甚至給家庭帶來很大的經濟負擔,更在一定程度上帶壞了社會風氣。

“任何習俗都不是一天形成的,要改變不良風氣,也不會一蹴而就。群眾買不買賬,還得從群眾中找辦法。”據東臺市民政局局長馮慧東介紹,當地很多村(居)成立紅白理事會,把拒絕天價彩禮、反對鋪張浪費等內容寫進村民公約,規范辦婚禮流程、降低彩禮數額,從源頭上改變村民們的舊思想、宣揚新婚俗。

群眾的事還要充分發揮自治性組織的力量。在南京市溧水區柘塘街道荷花社區就有一支并蒂蓮婚姻家庭服務隊,自2020年至今,共調解各類婚姻家庭矛盾65起,勸阻婚事大操大辦6起。

今年5月,社區居民老王的兒子要結婚,老王打算辦40桌酒席,再斥資10萬請婚慶公司好好張羅一下。并蒂蓮婚姻家庭服務隊隊長彭樂英聽聞此事后,意識到這與婚俗改革、婚事簡辦的精神不符,便同荷花社區黨總支書記張康龍一道“三顧王家”,分析大操大辦的弊端,介紹婚俗改革的政策,并積極為小王婚禮出謀劃策,幫助他辦了一場簡樸但又不失莊重的婚禮,婚禮宴席減到了15桌。

2019年6月,荷花社區經居民代表大會討論,成立由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鄉賢組成的紅白理事會,并制定居民公約和紅白理事會章程,居民簽下承諾書,約定結婚彩禮不高于10萬元、陪嫁不高于5萬元、宴客在15桌以內。紅白理事會成員主動搜集各家婚事信息,對于有大操大辦、攀比傾向的家庭,盡早介入勸阻,積極推動荷花社區移風易俗取得成效。

專業的婚姻輔導團隊也在為新人們保駕護航。東臺婚姻登記服務中心內設婚姻家庭輔導站,向申請結婚的新人及其家屬宣傳新婚俗文化。據介紹,中心有10名國家級心理咨詢師,分別有心理咨詢、法律、家庭調解等專業背景。目前,已完成個案輔導10多例,對90對夫妻進行咨詢指導。

實驗區“打樣”,各地市跟上

婚俗改革不破不立,任重道遠

如今,江蘇將婚俗改革列入省政府“婚育戶一件事”聯辦,高起點謀劃、高質量推進。

出臺《江蘇省婚姻登記工作規范》,進一步完善軟硬件設施、規范辦理流程、強化人員管理,全面引領江蘇省婚姻登記機關整體服務質量跨越提升。2020年6月,江蘇省開展了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22個單位對標5A級婚姻登記機關等級評定標準,開展規范化建設試點工作。目前,102個登記機關有108個室內頒證廳、6個室外頒證廳,南京市建鄴區、徐州市泉山區已建成婚俗文化展覽館,全省婚姻登記場所改擴建面積達1.9萬多平方米。

在南京市建鄴區婚姻登記處,有一家婚姻文化展示館,儼然成了網紅打卡地。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里舉辦領證加結婚“二合一式”的婚禮,領證現場也有雙方親友見證,而婚姻文化展示館不但提供了中西式的禮堂,還涵蓋了化妝間、禮服租借、婚前心理咨詢等功能室,讓新人新事新辦,有效簡化婚禮流程。

“婚俗改革怎么改,大家都在摸索中。但移風易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還需長期宣傳和引導。”南京市建鄴區民政局四級調研員管永杰介紹。南京市建鄴區、東臺市2個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和15個“江蘇省婚俗改革實驗區”均成立了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各級民政部門牽頭協調,聯合當地宣傳部、法院、婦聯等共同舉辦婚姻家庭輔導、集體頒證儀式、集體婚禮等活動,合力推動婚俗改革。各試點地區探索形成婚俗改革工作體制機制,注入新的時代元素,逐步創造出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婚俗新禮儀。

江蘇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副處長何正標認為,新時代婚俗改革既要“破”還要“立”。“‘破’不是全盤否定,而是要革除那些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符的陳腐觀念,革除那些增加群眾負擔且低俗繁瑣的陳腐禮儀;‘立’則是要繼承傳統婚俗禮儀和文化中有儀式感、能夠體現人們對美好婚姻生活向往的部分并予以強化,同時要注入反映新時代年輕人興趣和志向的元素,創造出一種新的婚俗儀式。所有這些,都要通過定期舉辦集體婚禮,持續加以宣傳引導。”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5.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