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海省民政廳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全省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扎實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促進各項民政事業取得了新的發展,呈現出新的特色和亮點。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
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召開后,青海省民政廳黨組第一時間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匯報會議情況,結合省情實際提出了貫徹落實意見。省委及時召開常委會會議,集中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省長劉寧專題調研了全省民政工作。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民政部門迅速行動、立即著手,采取黨組中心組學習、專題會議學習、支部學習、下基層宣講等不同形式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精神,興起了傳達學習會議精神的熱潮。為切實做好第十九次全省民政會議籌備工作,6月中旬至7月上旬,由副省長匡湧和省民政各廳級領導帶隊,組成四個調研組分赴全省各地,聚焦全省民政事業發展難點、痛點、堵點,集中開展專題調研,全面掌握了第十八次全省民政會議以來各地民政工作取得的成效經驗,摸清了當前民生保障、社會治理、社會服務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收集了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的思路建議,形成了《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民政事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并在第十九次全省民政會議上進行了討論。
結合貫徹落實第十四次全國民政會議和第十九次全省民政會議精神,省民政廳報請省政府出臺了《關于印發青海省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的通知》,積極研究草擬青海省推進養老服務發展的貫徹落實意見,狠抓掃黑除惡和基層社會治理,有效開展社會組織脫鉤改革和參與脫貧攻堅等工作,穩妥推進撤鄉建鎮行政區劃調整和界限矛盾糾紛調處,為全面貫徹全國、全省民政會議精神起好了步、開好了頭。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青海省民政廳黨組根據省委統一部署,對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精心謀篇布局,迅速安排部署,認真組織實施,達到了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預期教育目標。
堅守人民立場,踐行群眾路線更加自覺。圍繞主題教育工作安排和籌備召開第十九次全省民政會議,省民政廳組成四個工作組,赴8個市州蹲點調研,并督導廳系統各支部、各單位開展各類調研近30次,在掌握民政工作現狀和群眾意見訴求、立行立改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進一步增進了與基層民政干部和群眾的感情。
弘揚擔當精神,推進自我革命更加徹底。針對查擺出的問題和省委7個專項整治方案要求,廳黨組帶頭整改,各支部立查立改,一時改不了的建立臺賬,限期銷號整改,督促黨員干部盡快解決問題,推動黨性修養的提升和工作難題的破解,錘煉了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敢擔當的激情、為民務實解難題的干勁、清正廉潔作表率的自覺性明顯提高。
牢記初心使命,順應群眾期盼更加聚焦。自覺踐行初心使命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及時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大局、服務群眾的具體舉措。主題教育期間,解決了個別自治地區少數民族群眾因年齡受限、無法錄入婚姻登記系統延遲領取證件,低保對象家庭成員認定標準不準確、群眾反映多等一系列問題,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的實施意見》等多項政策措施,開展了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加強了民政資金監管和風險防控能力建設,既方便了群眾、保障了合法權益,又便于基層民政干部執行落實。
年度目標任務有力推進
狠抓基本民生保障,建立健全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核對認定等政策機制,持續提高困難群眾救助保障標準,城市低保標準月人均提高80元,平均達到580元/月;農村低保標準年人均提高600元,平均達到4300元/年(358元/月),城鄉低保分類施保標準實現動態調整。開展最低生活保障審批權限下放改革試點工作,推進社會救助制度與脫貧攻堅政策有效銜接,社會救助工作的質量效益不斷增強。全省34.85萬城鄉低保對象、1.87萬特困供養人員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狠抓基層社會治理,健全完善全省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制發進一步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推進移風易俗的實施意見,推動建立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全面提升鄉鎮政府服務能力,開展新任村“兩委”主要負責人省級示范培訓,加快推進城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和農村社區綜合管理服務信息平臺建設,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作用充分發揮,城鄉社區治理能力持續提升。
深化社會組織管理制度改革,大力培育發展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年內新增118家,達到6116家。積極引導和鼓勵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涉及資金4900萬元,受益貧困人口12萬人。啟動全省全面推開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工作,102家省級行業協會商會擬納入脫鉤改革。
狠抓基本社會服務,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督導西寧市和海東市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改革工作,海北藏族自治州被國家納入第四批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支持建設10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和50個農村互助幸福院,商省發改委積極推進城企聯動普惠養老專項行動,湟源博仁養老服務中心和湟中永和養老康復中心納入國家第一批儲備項目。扎實推進撤縣設市(區)、撤鄉建鎮區劃調整,湟中縣撤縣設區獲國務院批準。嚴密組織省級、州級界線聯檢和糾紛處置工作。加快婚姻登記、收養規范化建設。深化殯葬綜合改革試點。社會福利服務事業健康發展。
重點工作強化落實
脫貧攻堅工作方面,全面開展低保及社會救助領域問題整治,制訂出臺《青海省社會救助兜底脫貧絕對貧困“清零”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關于做好當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堅持以低保救助“準”、臨時救助“快”、救助服務“優”、經辦能力“強”為目標,推進社會救助制度與脫貧攻堅政策有效銜接,實現了社會救助“應保盡保,兜底保障”,有效發揮了民政脫貧攻堅兜底保障作用。
掃黑除惡工作方面,嚴格落實省委、省政府辦公廳有關文件精神和省掃黑辦相關工作部署,先后兩次召開全省民政系統掃黑除惡推進工作會議,專題研究部署掃黑除惡工作。扎實抓好第18督導組反饋問題整改,及時成立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出臺4份整改落實文件,指導全省民政部門做好反饋問題整改工作,確保掃黑除惡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部署方面,對照全會明確的目標任務,聚焦脫貧攻堅、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緊盯當前問題短板,梳理匯總民政領域制度建設存在的漏洞,積極推動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新時代民政事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逐步完善與指導意見相配套的政策舉措,努力形成“1+N”民政領域制度體系框架。同時,以完善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為重點,安排各業務處室圍繞健全完善制度、加強制度銜接、發揮制度效能等方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守正創新,提出一系列推動民政制度體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提升民政領域有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本版文/圖由青海省民政廳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