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 華 通訊員 郝士德 徐 晉
2019年12月20日,中關村軍民融合產業園主發布廳,退役軍人事務部、北京市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和北京市海淀區副區長張若冰等共同為北京市首家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基地揭牌。同日,2019年海淀區退役軍人及隨軍家屬專場招聘會在這里成功舉辦。海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石立峰主持揭牌及啟動儀式。
以“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為主題
該活動由海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主辦,中關村軍民融合產業園、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承辦。活動以“把握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業績”為主題,吸引了包括中國船舶等世界500強企業、首汽集團等國有企業、北京景航等科技民營企業在內的100家企業擺開“龍門陣”,招賢納士。
張若冰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核心區和全國科教科創資源的富集區,海淀區聚集了全國重要科技戰略資源,蘊涵著技術創新的強大動力,是我國規模最大、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高新技術及企業的聚集地。海淀區目前有國家級高新企業1萬多家,各類金融機構2000多家,已經形成了90多家國家級眾創空間,105家市級眾創空間、67家創新型孵化器、150家集中辦公區的創業服務體系,占到北京全市的一半數量,在首批全國雙創示范基地評估中名列第一。
海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連續5年獲評北京市充分就業區。海淀區委書記于軍多次強調要積極發揮資源優勢,為退役軍人在海淀就業和創業提供便利條件、更多平臺。成立海淀區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基地就是充分貫徹國家和北京市出臺的《關于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的具體舉措,為退役軍人和隨軍家屬提供就業創業平臺,助力他們華麗轉身、換道起航。
專場招聘會為退役軍人量身定制600余個崗位
記者在招聘會現場看到許多招聘展臺前圍滿了前來咨詢和應聘的現退役軍人,有的是軍人帶著家屬一起仔細挑選。據承辦方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秘書長季會現介紹,考慮退役軍人和隨軍家屬的就業意向,本次招聘會量身定制了涵蓋業務主管、技術總監、市場營銷、團隊經理、行政事務、黨務政務、培訓教育等30多個類別的600多個崗位,工資待遇從月薪4000元起步到年薪30萬元都有,“為不同年齡、不同學歷、不同專業、不同經歷的擇業軍官、退役士兵、隨軍家屬等,提供寬泛、多樣的就業選擇。”
林鐵成是一名在部隊多次立功、自學攻讀完成南京陸軍指揮學院法律專業的新聞干事,在軍內外媒體發表了數百篇作品。“部隊培養了我堅定自信的政治品格,雖然2007年我就離開了部隊,但無論哪種崗位我都能以一名軍人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目前雖然有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但還是想來看看有沒有更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大型國企崗位招聘。”正是基于這種想法,他非常認真地在首汽集團展臺投了簡歷,“我認為黨群工作部專員這個崗位,比較有優勢。”
“作為一家主要給黨和國家的重要會議活動、為國家和首都國際交往及大型會議和商務活動提供交通服務的公司,我們更看重退役軍人的整體素質。”負責此次招聘會的首汽集團人事負責人鄭經理說,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和大國主場外交越來越多,對高素質司機和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這次我們收到簡歷幾十份,尤其希望能招到幾位形象好、素質高的國賓隊駕駛員。”
從專場招聘會現場看未來退役軍人創業就業新變化
“海淀的駐區大單位比較多,出于家庭和事業的雙重考慮,許多退役軍人和軍人家屬求穩、求近的心態比較強烈。”海淀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雙擁辦負責人如此分析道,“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我們會充分利用好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基地這個平臺,深入了解退役軍人、隨軍軍屬和用人單位的切實需求,把就業創業工作做得更實更細。”
副團職轉業干部張躍東現在曙光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工作,18年的從軍經歷讓他對退役軍人有著一份特殊情感。“我發現此次招聘有了新變化,一些企業把招聘崗位與‘黨員’身份和服役期間的立功表現掛起鉤來,這一方面要求軍人在服役期間安心服役、展露才華;同時也給退役軍人提了一個醒:不必為‘后路’擔心,只要能力強、表現好,回到地方照樣會有好的待遇和發展空間等著你。”
揭牌暨啟動儀式上,與會領導為16家企業頒發了“退役軍人就業創新優秀企業”匾牌。當天,近600名退役軍人及隨軍家屬參加了招聘會,現場企業共收到應聘簡歷2500余份,280余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據悉,這已是中關村軍民融合產業園第三次舉辦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2018年5月,產業園為退役軍人免費開放了線上教育系列課堂,每周開展軍創驛站沙龍,并為軍轉干部提供知識學習、互動交流、資源對接、就業服務、創業指導等服務。
中關村聯創軍民融合裝備產業聯盟是在海淀區委區政府主導和發起下于2014年成立的,長期以來著眼退役軍人現實需求,不斷發揮平臺、資源、運營和空間優勢,在退役軍人教育培訓、就業推介、創業幫扶、政策培訓等方面提供了多層次、多樣化服務,并探索新型服務評價體系與標準搭建,為退役軍人提供零距離綜合服務,助推了海淀區乃至大中關村國防和經濟社會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