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偉濤
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統計顯示,有66.13%的被訪老年人希望自己在家里接受照料,居家養老是老年人較普遍意愿。群眾的需求就是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努力的方向。對此,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天津市委會主任委員李文海參考發達國家的經驗,對我國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建議。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建議主管部門盡快制定關于居家養老的法律法規。同時,從規避法律風險的角度,應建立健全服務管理制度,如建立和進一步完善服務主體資格的審查制度、老年人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協議標準制度等。
二是搭建全國性居家養老信息服務與監管云平臺。建議由民政部牽頭,相關部委和地方政府配合,搭建平臺,利用現有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企業真實信息,運用“互聯網+”技術,實行網格化管理,掌握老年人居家養老服務需求,按照一定的輻射范圍,建立養老服務驛站,嚴把準入關;云平臺至少包括健康信息、健康評估、醫療救護等,拓寬老年人獲取醫療基本知識途徑;同時,各地民政部門要強化地方組織機構建設,充實管理隊伍,發動居委會工作人員,規范居家養老服務市場。
三是制定相關扶持政策,鼓勵企業提供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應鼓勵金融機構向居家養老企業提供低成本融資支持;通過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業,積極發展以社會資本為主導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建議制定對居家養老服務企業有關增值稅、房產稅、所得稅等稅種的抵扣、減免政策,以及無償供地支持政策等;鼓勵保險公司提供強制性商業保險,降低運營風險等。
此外,李文海還建議,要多措并舉,提高老年人支付能力,同時提升服務專業性,建立多元參與的居家養老服務隊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