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湯珊珊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惠及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按照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相關安排,今年,各地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在各地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過程中,如何破解老舊小區改造的難點?這個問題引起兩會代表、委員們的關注。
不能靠政府部門大包大攬
眾所周知,老舊小區的改造和維護需要大量經費。對于資金來源,4月16日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顯示,將建立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機制。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如何進行成本分攤是老舊小區改造的一大難點。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山西省委會副主委焦斌龍直言,“成本分攤方面,哪些由政府來掏,哪些由居民個人來掏,這個問題往往在現實生活中比較難解決。老舊小區改造不同于新建工程,老舊小區量大面廣且涉及千萬家庭的切身利益,往往‘眾口難調’,如加裝電梯高低層利益沖突、停車場改造有車無車利益博弈等。”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秦皇島市自來水有限公司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于普松認為做好各方面的溝通協調至關重要。“其實難點主要還是溝通協調。牽頭人很重要,包括業主委員會或居委會應該充分發揮他們的協調作用,除了手續辦理等方面的協調,最主要的是鄰里之間、業主之間的協調。”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東關街道東方家園社區黨總支書記袁紅梅認為,把老舊小區改造得“好看”并不難,但是需要多方調研、集思廣益。袁紅梅坦言,老舊小區改造不僅是一項建設工程,更是一項社會治理、基層組織動員這樣的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政府不能大包大攬,要下到基層去多一些調研、多一些意見征詢,科學論證、集思廣益,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強化政策引導居民積極參與,共住、共建、共享、共治。
把滿足“住”的功能都補齊到位
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滯后于社會發展,是很多老舊小區的通病。老舊小區改造最重要的是把滿足“住”的功能都補齊到位。
“今年我準備提交的兩條建議依然聚焦在建筑節能上,其中一條就是在老舊小區改造中應用節能門窗。”全國人大代表、河北奧潤順達集團總裁倪海瓊表示,目前各地執行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清單中沒有門窗節能改造。倪海瓊此次將目光放在了老舊小區改造中的門窗節能上。倪海瓊建議,將節能門窗納入老舊小區改造必選項目清單,設立專項獎勵資金,鼓勵在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優先采用節能門窗、智能遮陽等環保產品。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善竑認為,老舊小區在改造中應注重實用功能,科學精準規劃。“城鎮老舊小區情況各異、各具特色。堅持禁止大拆大建,充分節約利用的原則,注重優化整體布局和實用功能,做好城市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與城市風格市貌有機銜接。構建具有高效節能、綠色環保、舒適健康等為一體的居住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太原市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職工王潤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街道越來越多,井也越來越多,市政水道工的工作量也越來越大。在日常工作中,她注意到很多老舊小區的下水道容易堵塞,污水流的到處都是,居民們對此著急,此次兩會她帶來了關于提高井具標準要求的建議。“希望老舊小區的環境能更優美,人民生活更幸福。” 王潤梅說。
加強頂層設計 期待建立長效機制
進入城鎮化中后期,大拆大建的時代已經過去,城市發展的重點從增量改造轉向存量提升,“修修補補”的精細化改造將成常態,因而也亟需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住建廳廳長、九三學社山東省委副主委王玉志帶來了《關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王玉志建議從加大頂層設計、財政金融支持、引進長效服務機制等方面發力。“創造性地出臺一些政策,比如土地政策,山東有一個和低效用地有機結合的政策,主要是用于老舊小區改造性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再一個就是規劃的政策,在不違反規劃強制性規定的情況下,能夠適度地放開一些。”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孝感市水利勘測設計院院長許方盛今年帶上全國兩會的建議之一就是“加強老舊小區改造頂層設計”。他認為,目前,我國《物權法》《城鄉規劃法》《建筑法》《節約能源法》等法律法規中,諸多條文涉及老舊小區改造問題,但過于分散、內容不全,也未明確各部門職責。因此,他建議專門就老舊小區改造進行立法,明確老舊小區維修改造實施條件及相關要求;明確政府、部門、企業、居民之間的權利與義務;規范涉及老舊小區改造的項目規劃、審批、實施、驗收等環節的具體要求。“老舊小區改造是一項民生工程,同時也是有效的穩投資舉措。應該把這項好事辦好。”許方盛說。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