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家里煲好一碗湯,送到養老院,喝到的湯還是熱的。這種“一碗湯”距離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模式,讓老人在家門口就能養老。近日,廣東省廣州市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印發《關于深化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管理的通知》,提出進一步加快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增加中心城區嵌入式、多功能、綜合性養老服務供給,更好地滿足居家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
全市建成30家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
目前,廣州全市共有養老機構217家,床位6.8萬張,從2016年起每千名老人床位數持續達到40張。截至2020年5月,全市已建成30間具備全托、日托和上門服務等功能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為滿足老年人在家門口養老的需求,廣州市民政局計劃通過四大措施,著力推進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建設,進一步延伸社區居家服務內涵。
其中,在建設場地方面,支持國有企業利用自有物業舉辦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對符合條件的扶持對象,可以不公開招租,租期放寬至15-20年,其中經所在地區民政部門認定的普惠性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給予一定租金優惠,最低優惠租賃價格不低于經備案的評估價的75%。
同時,支持社會力量利用規劃地塊舉辦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落實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確保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100%、舊城區和已建住宅區按照標準逐步補齊養老服務設施。
街鎮接收無償移交的配套養老服務設施后,原則上要無償交由具有一定資質的社會力量舉辦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等,并在協議中約定收費標準不得高于普惠性養老服務收費標準,向老年人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
護理型床位數占比不低于80%
在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的選址方面,宜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療服務機構鄰近設置,不宜與社區養老服務無關的設施合設。根據建設規模,合理設置托養、日間照料、醫療康復、餐飲服務及接待洽談功能區,其中日間照料、餐飲服務區建筑面積一般不低于200平方米;總床位數宜在10-20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數占比不低于80%,且提供日間照料床位數占比不低于10%。
不同類型的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在設置方面也有相應要求。公益性的,向所在區社會組織登記機關申請社會服務機構登記;經營性的,向所在區市場監管部門商事登記。已在外市取得營業執照的企業在廣州舉辦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時,無需設立子公司。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在廣州市行政區域內增設營業場所可實行“一照多址”;公益性養老服務機構可在其登記管理機關管轄區域內設立多個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服務網點。
在服務內容上,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依托自身專業力量和社區資源“一體化統籌”,發揮“接、承、轉”功能,為周邊社區常住老年人尤其是失能老年人提供托養、日間照料、居家上門、家庭養老床位、精準轉介、“家政+養老”、智慧養老等服務,并鼓勵和支持承接所在街鎮委托的居家探訪、失能老年人幫扶、老年人能力評估、人員培訓等服務,參與連鎖運營社區養老服務機構。
社區嵌入式養老機構在實際開展服務后,還可以申請享受相應補貼。例如,提供托養服務,可享受新增床位補貼、護理補貼、醫養結合補貼、等級評定補貼;提供居家上門服務,可享受創辦補貼、運營補貼、星級評定補貼;提供家庭養老床位服務,可享受家庭養老床位建設和護理補貼。
(來源:《南方日報》2020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