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用“辛勤指數”換來“幸福指數”
—— 記“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繩桂玲

時間:2021-05-1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路曦

別看她只有一米五五的個頭,站在人群里找都找不見,可是卻被社區居民稱為“萬能人”。

誰家沒電了,想到的第一個人是她;誰家孩子沒人照顧了,想到的第一個人是她;誰家遇到麻煩需要幫助了,想到的第一個人還是她……她的名字雖然普普通通,但在社區卻是大名鼎鼎!

她就是繩桂玲,現任北京市順義區空港街道吉祥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服務站站長。在這個極其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繩桂玲走過了十年不平凡的路,干出了一番極不平凡的業績。

由“事找我”到“我找事”

泰戈爾有句詩:“無論黃昏把樹的影子拉得多長,它總是和根連在一起?!笔陙恚K桂玲始終惦記著社區群眾,用心用情為大家辦實事、解難事,她用自己的“辛勤指數”,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繩桂玲在擔任吉祥花園社區黨支部書記和居委會主任一段時間后,就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如何做好社區工作,當好居民貼心人?如何讓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能夠有人辦、馬上辦、能辦好?如何才能讓更多社區居民貢獻聰明才智,共同建設和諧美麗社區?

繩桂玲說:“我們做社區工作,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更好地為居民服務。我想各種辦法走近居民,到居民中去,用各種途徑了解他們的訴求,就是為了主動出擊、幫他們解決問題。”

對于社區工作而言,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很重要。近年來,繩桂玲提出一條社區工作原則:要由原來的“事找我”,轉變成現在“我找事”。做到接訴即辦,從而以最快速度解決居民所需。

2020年2月27日,繩桂玲將辦公桌挪到了吉祥花園社區二期廣場前。僅半天時間,前來咨詢的居民30余人,反映事情10余件,其中現場處理3件。居民很高興見到她,也愿意跟她“訴苦”。對于居民反映的問題,她一件事一件事地“摳”,一件事一件事地解決,她相信,只要真心實意去解決問題,誠心誠意地付出,就能辦成事;即便一時半會兒不能完全解決,居民也會給予理解。

社區居民李大媽對記者說:“看到我們樓一層安裝的安全扶手有些松動,我就馬上反映到社區的‘移動辦公桌’。居委會迅速行動,在兩天之內就修好了。還把小區所有樓門的安全扶手都檢查了一遍,這樣更方便我們老人的出行安全?!?/SPAN>

一位年輕小哥說:“小區里的有些樹木很高,枯枝比較多,風大時容易刮斷,存在砸到車和行人的隱患。我向‘移動辦公桌’反映之后,很快得到解決。我覺得社區的辦事效率很高,應該點贊。”

為了更方便社區服務居民,繩桂玲還組織社區網格員對轄區2080戶居民發放便民服務卡,卡上印有社區、街道相關科室及她本人的聯系電話,居民有困難需要幫助,隨叫隨到。服務卡背后還附上了二維碼,居民掃碼之后就可以關注社區微信公眾號,隨時了解社區動態。同時促使社區工作者走到居民身邊,進行“縱向入戶”。通過小小的便民服務卡,她想告訴大家,“我們是一根繩,永遠服務大家?!?/SPAN>

當天服務卡剛發下去,次日凌晨2點,繩桂玲的電話就響了。一位女士說,家里的自來水管爆裂了,滿屋都是水。但她此時正在外地出差,家里只有一位老母親,實在沒有辦法。繩桂玲二話沒說,穿好衣服立即來到現場,淘了兩個多小時的水,褲子和鞋都濕透了,腰疼得都直不起來。完事了還不忘安慰老人,老人感動得不知該說什么……

居民張阿姨說:“有時候想起一些事想咨詢,但電話號碼老容易忘記,現在有了這服務卡就方便多了,直接掛在鑰匙上,有什么事,只要一打電話,立馬就能解決,真方便!”

繩桂玲每周都要用兩個半天的時間,將“移動辦公桌”挪到社區廣場或居民家門口,與居民面對面交流,了解居民真實想法,廣泛收集居民的“好話”與“怨言”,定期把上面的“聲音”傳下來,把基層的“聲音”帶上去,打通聯系群眾“最后一步路”。

繩桂玲說:“我日常幾乎不在室內辦公,我把辦公桌搬到外面去了,老百姓的身邊就是我辦公的地點,隨時隨地上門為大家服務。這樣既便于發現問題,也能及時傾聽百姓聲音,大家都愿意把自己的事跟我說?!崩K桂玲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有事您找我,我不怕麻煩,您就是我的家人?!?/SPAN>

由“從大管大”到“小手拉大手”

吉祥花園始建于2012年,屬于商品房與回遷房相結合的社區,是個典型的復雜多元化混合型社區。繩桂玲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回遷居民”。她介紹說:“由于部分回遷居民大多住慣了平房,有在院子堆放雜物的習慣。樓道里破鞋柜、雜物柜等零七雜八的各種廢棄物件,塞滿了半邊過道。有的住在一層樓的居民,在家門口搭起涼棚;還有的支起橫桿、拉起電線給電動車‘飛線充電’。”類似的問題層出不窮。

確實,伴隨著北京城市建設的進程,越來越多農民上了樓,他們勢必要經歷從農村生活到社區生活的轉變,其間必然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何促使由“村民轉變”,再到“社區融合”,使其生活觀念和生活習慣能更快地適應城市生活?

對于一向“點子多”“有招數”的繩桂玲來說,這些新出現的問題怎么辦?她說,混合型社區事務繁雜,新老問題交織,居務村務并存,集中管理和組織活動難度大。她認為一味地“堵”不是最佳選擇。所以很快在吉祥花園開設了“社區議事廳”,利用“線上微信群,線下議事廳”相結合的方式,收集轄區居民對社區的意見和建議,引領社區居民參與社區治理。

繩桂玲說:“吉祥花園社區議事廳面積雖然不大,卻發揮著上傳民情、下達政策、全面監督的大作用。通過各種議事,以情感為紐帶增強社區居民的社區認同感,讓他們參與社區治理增強社區居民的自豪感和奉獻感,讓社區居民真正實現‘居民自治’,成為社區治理的有生力量。”

垃圾分類對于社區來說,是個“老大難”問題。“以前社區垃圾都沒有分類,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甚至有害垃圾都是混在一起投放的。一開始推行垃圾分類非常困難,居民壓根兒不懂什么是垃圾分類,不知道該怎么分類,在多次勸說引導下,居民還是不太拿垃圾分類當回事?!鄙鐓^工作人員介紹說。

針對這個“老大難”問題,繩桂玲組織成立了一支由50余名學齡兒童組成的“娃娃總理”勸導隊,由“從大管大”向“小手拉大手”轉變。別看這支小隊伍平均年齡只有10多歲,社區通過開展對孩子們的核心價值觀教育,讓孩子們帶動并監督自己的父母,以及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讓“同治理”意識走進家庭,不僅垃圾分類得到很好解決,其他的問題也解決了不少。

“奶奶,您幫我看著點我的小馬扎兒,我要回家找爺爺去,給爺爺講講樓道是公共區域,電動車不能放那,也不能在家里充電……”小女孩這樣與奶奶說道。不一會兒,小女孩帶著爺爺來到了廣場:“爺爺,您也聽聽,消防員就是這樣說的,我沒有騙您……”“好,爺爺聽你的,就你懂得多!”

“姥姥,垃圾不能隨便亂放在一起扔,那樣是不對的!環境會被污染的!要區分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才行?!?/SPAN>

繩桂玲介紹,通過多次組織“娃娃總理”開展社區環境治理和垃圾分類宣傳實踐活動,引導兒童從小樹立環保意識,以“小手拉大手”,形成“發動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區”的良好社會效應。她說,“這樣在隨時處理家中可回收物品的同時,逐步提高全民參與垃圾分類的意識。現在社區已有100余位小朋友建立了環保臺賬,記錄自己的環保足跡?!?/SPAN>

由“無米之炊”到“過墻之梯”

吉祥花園社區緊鄰地鐵15號線,以優越的交通條件吸引了不少“北漂”一族入住。不少房屋中介也都盯上這塊“肥肉”,買房難可以租房,整租難可以合租,房間不夠打隔斷,在利益驅使下,小區里出現了不少群租房。2020年,吉祥花園社區共有住宅2080套,其中出租房屋328戶,出租率高達16%。

2020年11月,長租公寓行業品牌“蛋殼公寓”,因資金鏈緊張而深陷破產傳聞。最終,因拖欠房東房租與租客退款,“蛋殼公寓”陷入討債風波,包括“北上廣”在內的全國多地“蛋殼公寓”辦公區域出現大規模解約事件,其中有140套出租屋就在吉祥花園小區。

其時,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還很嚴峻,繩桂玲白天忙疫情防控工作,晚上利用自己休息時間進行矛盾調解,常常熬到深夜。

回憶起這段經歷,繩桂玲無奈地嘆了口氣,講述道:“其中有個年輕小伙子租客,2020年10月份剛交了1年的房錢,共4萬多元,后來在11月份爆發了‘蛋殼公寓’資金鏈斷裂,導致解約事件。租戶雖然給‘蛋殼’交了租金,但‘蛋殼’未支付給房主,導致租戶交了錢,不騰房;房主收不到錢,要收房。雙方各執一詞,吵得昏天黑地,無助之下來到社區,找我尋求解決辦法?!?/SPAN>

繩桂玲勸導:“房主,你別一口咬定必須搬。租戶,你也別死活就不同意搬。咱們冷靜一下,把這事先理智地思考一下,一起尋求一個盡量讓你們雙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SPAN>

之后的一段日子,繩桂玲多次登門聯系租戶和房東,苦口婆心勸說,幾番周折后,雙方終于達成和解,各退一步,房主同意租戶住到今年5月份,如果之后租戶還想續租,再簽租賃合同;如果到時不住,那租戶再搬走。

因為“蛋殼公寓”深陷討債風波事件,導致吉祥花園社區的很多租戶需要調解,這可愁壞了繩桂玲。但再高的墻也有“過墻之梯”。她最后想出了一個轍——擱置爭議,風險共擔,面向未來。所謂擱置爭議,就是房東和租客原先都是和“蛋殼”簽的合同,雙方都有道理,責任是在“蛋殼”,但如今事情要解決,雙方要坐下來談,那就得心平氣和,只有這樣才能談下去。由于社區工作者沒有執法權,“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無法做出直接的判斷處置,只能建議租客和房東從法律角度出發,依法合理維權,盡量幫房東和租客把自身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后來,繩桂玲為了規范社區的房屋租賃,迅速制訂應對方案,讓社區聯合派出所、物業、居民、中介公司等多方力量,打造“5V1”綠色租賃體系。她將各家租賃房源登記在冊,并為租賃房屋發放“身份證”,對社區名稱、中介名稱、管家姓名、聯系方式、房屋住址以及房屋結構等信息進行公示,增加了轄區出租房屋的透明度,便于接受社區居民的監督。

全心全意為居民,一枝一葉總關情。已經50歲的繩桂玲,十年來努力為社區工作,實現了自己當初對社區居民的莊重承諾。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她常說,我不是萬能的,但不聽取居民意見建議是萬萬不能的。在社區工作平凡的崗位上,繩桂玲用一個黨員的信念和行動,實踐著理想;她憑著執著的精神,在社區精細化管理、推動社區綠色發展中播撒著愛心;她用一顆赤誠的心,詮釋著一位基層社區黨支部書記的人生情懷。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繩桂玲先后獲得北京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北京市優秀共產黨員、北京市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稱號。近日,又贏得了中央宣傳部、民政部發布的“最美城鄉社區工作者”光榮稱號。

在結束采訪的時候,繩桂玲笑著對記者說:“做我們社區工作的,忙是真忙,累是真累,但也開心、充實。這么多年來,事有人管,難有人幫,苦有人問——這是社區居民給我的最高評價?!?/SPAN>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5.1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