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的中國,希望寄予青年。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民政系統活躍著許多青年人的身影,他們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滿腔熱情用青春書寫責任擔當,意氣風發用奮斗涂抹亮麗底色。在五四青年節之際,本報邀請在養老護理員、低保協理員、兒童主任、遺體火化師等不同崗位工作的民政青年,傾情講述他們挺膺擔當、勇敢追夢的故事,展現新時代民政青年的別樣風采。
——編 者
讓孩子們綻放如花笑顏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建設街道欣豪社區兒童主任 賈麗靜
作為一名兒童主任,我深知必須苦練工作本領、實干篤行、主動擔當,才能為孩子們提供更加暖心的服務。我時時牽掛著孩子們,認真負責地做好困境兒童關愛、信息排查、定期隨訪等工作,護航他們健康成長。
在工作中,新雨(化名)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22年4月21日,我們接到派出所的電話,得知有一名10歲的孩子被父親遺棄,這個孩子就是新雨。我第一時間趕到派出所,將她接到社區。經過交流后,我們了解到,新雨的父母離異,母親重新組建了家庭,父親帶著她生活,日子過得比較窘迫,居無定所。這天,父親把她領到廣場附近,就不知所蹤了。
我隨后聯系了派出所,找到了新雨母親的家。她的母親表示生活負擔較重,無法照顧新雨。考慮到新雨父親的情況,我勸說她接回新雨一起生活。她同意了,新雨開心地跟著回家了。
本以為事情就此結束了,誰知隔了一天,我又接到了派出所的電話,新雨又被送回了派出所。我趕過去,看著她落寞的神情,很是心疼,又一次把她帶回了社區。我和同事輪流陪伴新雨,送她上學、陪她寫作業、照顧她的生活。大家給她拿來衣物、文具,社區還幫她申請了救助。我們一邊照顧新雨,一邊做她母親的工作。經過耐心勸說,新雨的母親答應把她接回去,并保證以后會好好照顧她,新雨的事情終于解決了。
后來,我在小區里碰見新雨,她一眼便認出了我,滿面笑容地跟我打招呼。那一刻,我由衷地高興。通過不懈努力,讓孩子們綻放如花笑顏,不就是我這份工作的意義嗎?我將繼續立足本職崗位,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用心用情用力為兒童服務,做好兒童成長的引路人、兒童權益的守護人、兒童未來的筑夢人。
奉獻的青春最有價值
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縣羅舊鎮敬老院養老護理員 楊冠軍
粗略算來,我從事養老護理工作已經有2300多個日夜了。幾經寒暑,變化的是歲月,不變的是初心。當我給病重的老人翻身時,當我扶著老人在院中散步時,當老人望著我微笑時,我總會想起老院長說過的那句話:“人活著,能給別人帶來溫暖和希望,就是有價值的人生,更是幸福的人生。”就是這句話,激勵著我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為更多老人的幸福晚年而努力奮斗。
從回到家鄉成為一名普通的養老護理員時起,我就決心立足本職崗位,提高自身素質,做老人們的貼心人。除了幫老人穿衣、喂飯、洗澡、剪指甲、理發外,我還試著給腰腿疼痛的老人做按摩。對失能老人,我更加細心照顧,按時幫他們翻身,防止長褥瘡。
院里的舒大爺剛入院時,坐在輪椅上,雙手緊握,頭埋得很低,不愛說話,意志消沉。我看著他,心想:疾病的折磨讓他變成了這個樣子,我要讓笑容重新回到他的臉上。于是,我經常幫舒大爺擦洗、換衣服,有空就陪他聊天,聊他感興趣的話題。在大家的精心呵護下,舒大爺的身體和精神狀況一天比一天好了。一個多月后,活動區出現了他的身影。老人的性格也變得開朗了,他有些耳背,每次開飯,食堂阿姨都會大聲喊:“大爺吃飯啦。”他也會拖著長音、笑著回應:“好的,來了。”看到老人的笑臉,我們笑得比他更開心。
日子在忙碌中過去,我每天都圍著這些老人轉,是有些累,但更多的是甜。這甜來自老人爽朗的笑聲、來自老人眼神傳遞的溫暖,也來自家屬誠摯的感謝。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我感覺充實、心安,把青春奉獻給養老事業,在我看來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我是種星星的“焰火師”
四川省成都市殯儀館遺體火化師 龔 睿
我是一名高級遺體火化師,從業十余載,這份職業不僅讓我重新認識了“死”,更讓我明白了如何更好地“生”。目睹一場場生離死別,看著一個個人生故事謝幕,讓我懂得了要珍惜當下,活出人生的精彩。
很多人不理解我的選擇,更多的人好奇我的工作,其實,在我看來,不同的職業只是社會分工不同。如果把死亡看作是每個人生命中的最后一場旅行,那我們就是這場旅行的守護者。剛走上這個崗位的時候,我努力鉆研專業技能,在技術上精益求精。從市級技能比賽到國家級技能大賽,我多次獲獎,努力在技術水平上實現自我突破。隨著工作時間越來越久,我對這份工作的認知在悄無聲息地發生著變化。離世的孤寡老人、被疾病帶走的孩童、因突如其來的車禍去世的年輕人……面對一個個逝去的鮮活生命,我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一名遺體火化師,更是為他們人生最后的路途撐傘的人,我在用這個職業特有的方式守護著他們最后的尊嚴。
比起遺體火化師,我更愿意被稱作種星星的“焰火師”。生命終將逝去,每個生命都值得敬畏和尊重。我向每一個生命致敬,盡自己所能讓每一位逝者體面、有尊嚴地離開,讓家屬得到慰藉,這就是我這份工作的意義。
青春無悔 情暖桑榆
湖北省通山縣城市福利院養老護理員 侯艷艷
2017年8月,我入職湖北省通山縣城市福利院,成為一名養老護理員。可能在有些人看來,護理員并不是一份光鮮的工作,也有人勸我說:“你年紀輕輕的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去伺候老人,這工作可不好干啊。”可我認為,工作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照顧好老人、讓老人安享晚年,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
為了能盡快勝任這份工作,我將家搬到了福利院,與老人同吃同住同生活,認真學習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護理技能,還買了各類書籍,學習康復理療等知識。很快,我就掌握了工作技能,更熟悉了院內的老人們。我了解了他們的喜好,摸清了他們的脾氣,和他們朝夕相處,親如一家。每次看到他們舒心的笑臉,我都有滿滿的成就感。
老人難免會生病,這是我最著急的時候。一天早上,院里的張阿姨在房間看電視時突感不適,低下頭流出了口水,當時在整理房間的我看到了這一幕,馬上將老人抱至床上,讓老人平臥,并將她的頭偏向一側,隨即撥打了120,并通知了老人的家屬。救護車趕到后,我陪同老人到醫院接受治療。因為送醫及時,老人很快脫離了危險,我也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因為家屬沒有趕過來,我就留在醫院照顧張阿姨。有人看我推著她做檢查、跑前跑后地辦手續、精心照顧著她,就問張阿姨:“這是您閨女吧?可真孝順。”她笑著說:“這不是我親閨女,但是比親閨女還親呢!”等到張阿姨的家屬趕了過來,我做好交接才回到院里。
事后,老人堅持要送我一面錦旗,上面寫著:“我未養你小,你愿陪我老”。看到這句話,我十分感動,這些老人雖然和我非親非故,但是我們之間的感情卻勝似親人。他們理解我的付出,就是對我最大的肯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路走來,我堅守著“以為天下老人盡孝道為己任”的信念,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養老事業。做老人的貼心人、守護者,我無悔。
用行動兌現為民承諾
山西省太原市萬柏林區南寒街道鐵北社區低保協理員 張秦秦
2012年,我進入社區工作,成為一名低保協理員。剛開始接觸低保工作時,由于不熟悉業務,“低保補差”“分類施保”等專業詞匯經常讓我一頭霧水。和同事一起入戶核查時,我也很難跟群眾解釋清楚,甚至還會被群眾問倒。面對這些工作中的短板和不足,我開始反復研讀低保政策,下苦功夫鉆研業務,有不懂的地方就虛心向同事請教,終于可以在工作上獨當一面了。
在工作中,我時刻提醒自己要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積極主動幫助他們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用行動兌現為民承諾。2022年5月,我在開展入戶核查時,了解到居民陳力(化名)突發疾病癱瘓在床,大女兒在上初中,小兒子還不到1歲,家中還有古稀老人需要照顧,妻子無法外出打工,生活一時陷入困境。我立即幫助陳力一家申請了低保和臨時救助,緩解他家的經濟壓力。在后來入戶走訪時,我經常鼓勵陳力一家鼓起生活的勇氣,樂觀地向前看。陳力的妻子感激地說:“我家的經濟狀況改善了,在你的鼓勵下,我生活更有信心了,謝謝你。”
低保對象路阿姨也是讓我時常牽掛的人。她的丈夫過世多年,女兒遠嫁,一個兒子因燒傷致殘。年近七十的她患有多種疾病,腿腳不便又住在六樓,經常因為管道漏水、藥品不足等問題而不知所措。我就經常主動上門陪老人聊天,了解她的生活情況,問問她有什么需求,盡可能地幫她解決。久而久之,我成了老人口中的“貼心小棉襖”。
每當看到困難群眾露出幸福的笑容,我就覺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義。作為一名基層民政工作者,我會繼續立足本職工作,服務好困難群眾,用青春譜寫新時代的奉獻之歌。
矢志奮斗守護祖國花朵
吉林省長春市恒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項目主任 張子賀
4月6日早上6點,我從吉林省長春市出發,前往雙遼市開展兒童主任業務培訓。這已經是我第347次以培訓督導的身份站在大家面前了。不同于早期的青澀,經過7年的歷練,我變得從容且堅定。
記得我初次以社工身份介入兒童福利工作時,很多人心中有不少疑惑,社工是做什么的?社工能為兒童解決什么問題?這些疑問,隨著一場場業務培訓、一次次具體服務的開展,慢慢減少了。
今年年初,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我們參與了一個兒童關愛保護項目。在項目執行過程中,社區的兒童主任發現了一名無戶籍女童。據了解,女童的母親早年離家,一直沒有音訊。她的繼父忙于生計,沒有過多關注她的成長。女童和外界沒有什么聯系,也不上學,只是吃飯、睡覺、打游戲。得知情況后,我們馬上開展入戶調查,核實女童信息并上報。民政部門第一時間啟動未成年人保護聯動協作機制,協調公安、教育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就女童面臨的安置、家庭監護、就學等問題進行分析,為她制訂了精準幫扶計劃。隨后,在公安部門的幫助下,找到了女童的母親。經過我和兒童主任一次又一次勸說,她終于回歸家庭,與女童的繼父共同承擔起監護責任。女童很快落實了戶籍,進入學校,開啟了全新的生活。
在民政部門的指導下,我們和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密切配合,開展監護干預、心理疏導、法律援助、資源鏈接等服務,從根本上改善了困境兒童的生活狀況,這讓我充滿成就感。在這一過程中,我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我會繼續矢志奮斗,助力祖國的花朵平安、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