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昌圖縣亮中橋鎮東興村黨支部書記吳艷良:
讓“治村寶典”不再是“墻上制度”

時間:2020-05-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李 洋

  “當前,公共環境臟亂差、濫辦酒席、不孝敬老人等仍是鄉村治理的‘頑癥’。對于這些不良現象,政府、法律監管不及,而村規民約恰好可以發揮補充作用。”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鐵嶺市昌圖縣亮中橋鎮東興村黨支部書記吳艷良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內容,對加強農村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非常重要。吳艷良強調,在鄉村治理的實踐中,村規民約既是自治的表現形式,又能融自治、法治、德治的功能于一體,成為一本“治村寶典”。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發揮村規民約作用,教育和引導貧困群眾改變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等作出重要指示。民政部、中組部、全國婦聯等7部門于2018年12月27日聯合出臺了《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的制定一般應經過征集民意、擬定草案、提請審核、審議表決、備案公布五個步驟。強調鄉鎮、街道要加強督促檢查,村(居)務監督委員會要監督執行情況。不斷健全完善獎懲機制,促進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的遵守和落實。

  該項政策出臺后,各地也及時出臺了地方性文件,進一步落實相關工作。但在調研中吳艷良發現,村規民約在制定和實施中仍存在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首先,針對性不強。許多內容是抄襲而來,缺少當地特色,也沒有可操作性和針對性。像“保護環境、珍愛自然;統籌發展、共謀繁榮”,內容流于形式,成為“墻上制度”。其次,懲戒尺度難以把握。村規民約中或沒有涉及處罰懲戒措施,或多采用“禁止”“不準”等詞匯,造成執行力不足。同時,對村規民約的執行過程、內容等方面的監督仍有不足,導致其發揮作用有限,逐漸失去村民信任。

  對此,吳艷良建議,鄉鎮政府要加大指導和審查力度,要對村規民約中出現的處罰懲戒措施的尺度進行規范,提升村規民約在實踐中的操作性、引導性和約束性。要進一步規范村規民約的制定或修訂程序,提高村民、下沉干部、老黨員、駐村企業員工等人員的參與度,讓村民在內心和行動上對村規民約有認同感。同時,將鄉賢理事會、老年協會等社區(村)社會組織納入監督體系,不僅監督村規民約的落實情況,也要對鄉鎮政府以及組織、民政等部門的履職情況進行監督,保障村規民約有效落地。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5.2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