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什么顏色?”“綠色。”3月28日,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十八里河街道養老服務中心全托大廳里,一名社工正在耐心地強化老人的色彩辨別能力。旁邊一位老人也在照護師的陪伴下,一邊喝著牛奶,一邊拼著拼圖,時而發呆,時而擺弄積木……
中心負責人介紹,這是園區入住的老年人正在開展日課活動,他們享受專業社工師和照護師的雙重服務。社工帶領老人做手指操、剪紙、繪畫、拼圖,鍛煉他們的肢體活動能力,照護師則負責生活照料。除此之外,還有督導師定期上門,運用音樂療法、追憶療法、園藝療法等專業知識,幫助有認知障礙的老年人緩和情緒。
作為人口大省,河南有9800多萬常住人口,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達18.86%,且處于老齡化加速上升階段?!爸挥写罅ε囵B一批高素質養老服務人才,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期待才能落到實處、更有盼頭?!焙幽鲜∶裾d養老服務處處長董輝表示,該省高位推動、全面發力,加快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打造“河南護工”品牌。
“五級書記”抓養老
“省委書記樓陽生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中,牽頭領辦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兩年來,他3次主持召開省委常委會專題研究,并先后到鄭州、平頂山等地實地調研指導……”
在民政部召開的全國養老服務工作表彰暨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會議上,河南省民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孟令武表示,河南省委、省政府將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十大戰略”重要內容,納入省重點民生實事、重大改革事項和穩住經濟大盤的重點項目清單。各省轄市成立了由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形成了省、市、縣、街道、社區“五級書記”抓養老的領導體系。
健全政策體系是重要保障,河南省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保障的意見》等文件,相關職能部門20個配套政策也陸續出臺。2022年以來,省以上財政累計投入22.5億元,用于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建人才培養工作室
“老了洗澡很不方便,幸虧有小何帶著專業設備,來家里幫我洗澡,這個上門服務太好了。”家住鄭州市文化路街道的李奶奶高興地說。小何是首慈·樂康養護院的工作人員,負責提供居家上門服務。
家住七一三社區航海小區的陳奶奶有一天獨自在家,突發疾病,二七區福華街街道養老服務中心的養老管家小范,接到陳奶奶的求助電話后,立即協調護工把陳奶奶送到醫院?!坝心銈冞@樣一支專業的團隊為我們提供這么貼心的服務,我們覺得很安心!”陳奶奶給服務中心送來一封感謝信。
李奶奶和陳奶奶能享受專業、全面的養老服務,得益于這兩家養老機構都設立了人才培養工作室。工作室培養了一批專業的養老護理員、康復護理員、醫療護理員、居家上門助老員等,向周圍社區、家庭輸出養老服務。
人才培養工作室同時也是高端養老服務人才成長的搖籃?!拔胰胄薪辏呑鲞厡W,邊學邊教,如今已是一名中級社工師。去年我入選了河南養老服務專家庫,目前還擔任河南農業大學MSW社工碩士校外導師。”十八里河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負責人湯璇說。
近年來,河南省在養老服務機構探索建立了一批人才培養工作室,孵化標準高、素質強的技術型、知識型和實務型養老人才隊伍。工作室與高等教育院校、醫療衛生機構、社會培訓學校、行業專家合作,實現招才、育才。同時,實施技能人才進家庭、進社區行動,建立起“街道—社區—家庭”一體化人才培育和一門式服務供給,解決家庭照護難題。
規?;懺烊矫嫒瞬?/span>
河南省采取外部引進、院校培育、技能培訓等措施,有組織、有規模地鍛造管理人才、專業人才、技能人才。先后引進了北京寸草春暉、江蘇九如城、德國蕾娜范等國內外品牌企業的25個專業運營團隊和307名管理人員。
依托職業院校培養專業人才,該省將養老服務專業集群納入省職業教育扶持目錄,不斷加大養老服務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養老服務研究生教育,大力培養管理和研究型人才。引導技工院校科學設置老年服務管理、醫療保健、護理康復、營養配餐、心理咨詢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擴大招生規模。全省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有普通高校27所、職業院校43所、技工院校23所、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4個,累計培養相關專業畢業生16.3萬人。
依托“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該省開展養老服務人才技能培訓和等級評定,創建21個省級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基地、20個實訓基地,建立248家養老服務人才評定機構,5.8萬人取得養老護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等養老服務相關證書。廣泛開展養老服務人員、老年人和家庭成員技能教育,學技能、練技能成為全員自覺。
物質精神雙激勵
“養老是朝陽產業,我的目標是成為一名養老服務綜合型人才,我還需要多學習一些醫療方面的知識技能。”畢業于河南財政金融學院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郭浩,2022年2月入職首慈·樂康養護院。短短一年多,他已從一名一線護理人員成長為養護主管,管理5名護理員,服務24位老人。
據介紹,該養護院提高學歷補貼、工齡補貼、證書補貼,設置評優評先獎勵金,啟動“青春養老人菁英計劃”,完善人才培養體系,以此吸引、留住人才。目前,全院有醫療康復、照護、社工、營養健康、心理咨詢等專業人員70人,護理隊伍平均年齡40歲。
服務人員流動性大一直是制約養老服務業發展的老大難問題。為拴心留人,河南省物質、精神激勵雙管齊下,不斷提升職業尊崇感和社會認同度。2022年12月,該省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保障的實施意見》,明確要建立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崗位津貼、入職補貼制度;對在世界技能大賽、國家和省級職業技能大賽中獲獎的養老服務類選手及相關人員,落實榮譽稱號、晉級、獎勵補貼等政策。目前,該省養老護理員入職補貼、崗位補貼和社會保險補助標準最高分別達到每年5000元、3600元和4000元。
同時,加大養老護理人才精神褒獎力度。近年來,該省當選“全國養老服務先進個人”、各級人大代表、“五一勞動獎章”“巾幗建功標兵”等先鋒人物75名,涌現出24名“青年崗位能手”,有167名80后、90后年輕人領銜建立技能大師工作室、創辦養老院。
“與專業對口,收入水平還可以,個人也有發展,感覺自己找到了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舞臺。”郭浩對未來充滿了信心。(鄧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