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姚 方
截至2月12日,三門峽市確診病例為7人;濮陽市確診病例為13人。
在距武漢也就100分鐘高鐵車程的許昌市、漯河市,確診病例分別為34人和33人。
經過20多天艱苦努力,在人口全國第一、勞務輸出大省的河南,絕大多數地市較好地防控住了新冠肺炎疫情。河南在疫情防控中,具體采取了怎樣的實招、硬招?
社區擺出“羅漢陣”
1月25日,大年初一,河南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河南各地,普遍以社區防控為主,實施網格化、地毯式、封閉式管理,實施立體化宣傳,省委書記、省長等主要領導隨即奔赴各地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為什么河南省擺出少林羅漢陣的大陣仗嚴防疫情?信陽和南陽兩市毗鄰湖北省,僅南陽市就有366個自然村與湖北省接壤。截至2月11日,春節期間共有98544人從湖北返回信陽。此外,鄭州、駐馬店等地市,也有數以萬計的人春節從武漢返鄉。
“您最近接觸過武漢回來的人嗎?”河南省濮陽市新區東方社區主任薛瑞珍和同事們,自1月23日開始進行地毯式入戶摸底排查,將詳細信息逐一登記,建立臺賬,并通過黨員志愿崗、群眾服務崗和物業信息查漏補缺,利用樓棟業主群等平臺做宣傳和監督,讓重點疫區人員不返鄉或返鄉后嚴格隔離。薛瑞珍每天暴露在一線,本該全家團圓的春節,她卻只好把孩子寄送到親戚家,自己住在社區。
2月5日,濮陽市所有小區實施封閉式管理。濮陽市區、濮陽縣和清豐縣,每家只給發一個進出社區的通行證,每次外出時間限制在一小時內。得益于嚴密的管控,截至2月11日,濮陽全市的確診病例為13例。
三門峽市民政局和市委組織部聯合,全面加強了對老舊小區疫情防控的管理。截至2月11日,該市的確診病例為7人。
在乘高鐵到武漢只需一個小時、人口800多萬的駐馬店市,管控措施不斷升級,驛城區每家每5天才允許有一人出一次社區購物,藥店之外的商店全部停業,私家車不許上路。
河南省民政廳對口幫扶的柘城縣雙廟村,體弱的病號村民有300多位,一旦出現疫情,后果不堪設想,廳長鮑常勇對此格外關注。省廳駐村工作隊的張貴山和郭軍帶領黨員干部通過嚴密排查,精準掌握了43名從武漢返鄉村民的信息,嚴格監管、檢測體溫,給村民吃了定心丸。截至發稿,雙廟村安然無恙。
社區干部有十八般武藝
面對疫情,居民顯然應該盡量少出門、徹底取消聚會。然而,由于正值春節,河南有一些居民心存僥幸,非得去見一見至愛親朋;有的是沉溺于聚眾打牌、飲酒,管不住自己;還有少數人理解不了封閉管理和自我隔離的必要性,總是想出去逛逛,其中尤以體弱的老人居多。如果不做好宣傳,社區干部即便24小時盯著,也做不好防控。為了讓宣傳入耳入心,河南省的廣大社區干部可謂用盡了渾身解數。
“冠狀病毒不可怕,就怕人們不聽話。不走親,不訪友,不在外面到處走,該吃吃,該喝喝,就在家里待半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商丘市民權縣人和鎮張莊村七十多歲的退休教師杜遠學編寫了朗朗上口的防疫順口溜。村干部在微信朋友圈予以轉發后,贏得了眾多村民轉發和好評。
焦作市東方紅街道利用各樓院、道路的宣傳陣地,張貼《給湖北返豫、湖北來豫同胞的一封公開信》2000余份,向轄區居民發放有關新冠肺炎的宣傳單1.5萬余份。
“疫區返鄉早登記,父老鄉親感謝你!”焦作、開封一些城鄉社區的干部紛紛搖身變成了“文案大師”。雖然有些條幅上的逆耳忠言似乎難登大雅之堂,但它們又像風靡河南的胡辣湯一樣,打開了不少人的“心竅”。
“你真不怕死嗎,跑去聚堆兒!”輝縣市大戰村黨支部書記李德平的“暴躁喊話”被傳到網上之后,意外成為網紅。雖然他爆了粗口,但這“當頭一棒”卻敲醒了網絡另一端無數的糊涂蟲。
洛陽市新安縣城關鎮省莊社區的無人機喊話同樣受到熱捧,并因其安全、新穎的特點,引發大批效仿者。
從1月23日到2月9日,18天的時間里,薛瑞珍接打電話2000多個。最近,她手機上的微信群也增加了幾十個,主要有防控值班群、防控工作群、重點關注對象群……
長葛市的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抖音等新媒體,以及張貼宣傳條幅、制作電子屏、張貼公告等方式,廣泛宣傳中央、省委、市委有關疫情防控的部署安排及疫情防控常識,以消除居民的恐慌心理。
萬眾齊練“截疫道”
參與交通站點檢查疏導、防疫知識宣傳、特困群體幫扶……河南省文明辦和省民政廳于1月底相繼發布倡議書和動員公告,一批批志愿者迅速壯大了防控力量。
1月28日,鄭州市成立了“綠城使者——小紅象·健康行”志愿服務支隊,16個開發區、縣(市)區連夜組建了志愿服務大隊,全市陸續建立街道、鄉鎮志愿服務分隊238個,社區(村)等志愿服務隊3443個,四級指揮體系不斷完善。截至2月9日10時,全市共招募志愿者156023名,其中黨員志愿者94084名,累計提供志愿服務時長4093719個小時。
焦作市山陽區廣場社區建安小區在黨群議事會主任程銀萍的帶領下,30多名黨員群眾自發成立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對小區居民逐戶摸排走訪,對樓道、電梯、道路定時消毒,保證小區安全。他們在防控監測點,不分晝夜對出入小區車輛、人員嚴格檢查登記。該社區80歲的老黨員鄭蘭菊專門來到社區捐贈現金500元,轄區熱心居民也紛紛將醫用酒精、口罩、護目鏡、米面等物資送到監測點。
永城市雷鋒志愿者協會購買了2萬余只醫療防護口罩,組織志愿者在市內各個轄區的執勤點、鄉村卡點等地免費發放,為廣大一線人員解決了燃眉之急。
參與防疫物資生產、開展心理健康咨詢、為隔離家庭送生活必需品……志愿者參與服務的領域,還在不斷拓展。武術中有不拘于形式、凌厲無比的截拳道,而河南數以百萬計的志愿者,此次同仇敵愾,共同打出了將疫情化解于無形的“截疫道”。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