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馮 佳
6月10日13時,開往湖南長沙的高鐵發出求助廣播:“車上有乘客突發疾病,請從事醫護工作的乘客趕到11號車廂。”
2分鐘后,廣播再次響起:“車上有小孩突發疾病,請從事醫護工作的乘客趕緊到11號車廂。”
9號車廂的江蘇省南京市建鄴區社會福利院護士金佳慧站了起來,院長易婕說:“看樣子沒醫生,你趕緊去看看!”
金佳慧小跑到11號車廂,看到一名約1歲大的幼兒面色發白、微紫。那時,孩子的媽媽在旁邊著急地哭喊,乘務員已經把孩子反扣在腿上拍后背,圍觀的人不少,但誰也不敢上手。
原來,幼兒由于被媽媽喂的餅干卡在喉部,發生噎食窒息。
情況緊急,金佳慧立即跟乘務員說:“我是護士,可以幫忙。”于是,乘務員將幼兒轉移到金佳慧腿上。
“孩子狀態已經不太好了,我就馬上用海姆立克急救法進行了一遍救治,但沒有效果。這時候,我就想趕緊幫孩子催吐,于是把小拇指伸進孩子嘴里,按壓孩子舌根,刺激孩子作嘔,連續四次,終于吐出來了。”金佳慧回憶起當時的情況語速突然加快又放緩。
這個事件發生在南京到長沙的G579次列車上,金佳慧跟隨南京市社會福利服務協會一行人前往長沙民政學院參加招聘會。
“緊急醫療,一般都是由醫生先行處置。但聽到第二次廣播的時候,我們就緊張了:這趟列車應該是沒有醫生。金佳慧是醫學院畢業的,在福利院工作了9年,我看她當時坐立不安,就鼓勵她去看看。”易婕說。
平常在福利院照顧老人,這次卻是救治嬰幼兒,怕嗎?不一樣嗎?
金佳慧說:“當時沒想那么多,就想著怎么才能讓孩子吐了。我自己的孩子也才11個月,跟這個孩子差不多,特別能體會孩子媽媽的心情。”
“要說不一樣,就是福利院特殊老人發生噎食,我們情急下會使用勺背按壓老人舌根催吐,但小孩更細嫩,這個孩子的小嘴也就只能放下小拇指,操作力度要掌握好,搞不好會對孩子造成二次傷害。上個月我剛參加了省紅十字會的急救培訓,技能滿滿的。”
其實,這已不是金佳慧第一次緊急救助他人。易婕說:“1988年出生的小金雖然年輕,但在處理一些意外情況時,她總是沖在前頭。”前兩年,她還被授予建鄴區“十佳為老服務之星”“南京市五一巾幗標兵”,榮獲“江蘇省最美養老護理員”提名獎等榮譽稱號。
“作為醫護人員,遇見這種情況都會挺身而出的。”面對贊譽,金佳慧平靜地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