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 姚鳳龍
“孩子,我在這里生活得挺好的,別惦記。電視新聞上都講了,現在疫情緊張,這節骨眼兒咱們可不能添亂……”
鼠年農歷正月初三,兒女近在咫尺卻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隔在門外,遼寧省遼陽市逸和居老年公寓的張大媽掛斷視頻通話后,用手帕擦了擦眼角的淚水。一雙兒女常年在外地經商,只有春節時才能回來團聚,張大媽日盼夜盼,不料天有不測風云,突如其來的疫情令她美好的愿望落了空。
“剛開始我心里的疙瘩是真解不開,一年到頭就盼著和兒女見上一面,沒想到這么難。后來院領導和工作人員耐心地給我講道理,我尋思疫情這么嚴重,咱總不能只顧自己不管別人。”事后,張大媽也說出了心里話。
春節期間,該市很多養老機構的老年人都遇到了類似的問題。但在工作人員的教育引導下,老人和親屬們都經歷了從不解到理解,從抵制到支持的心路歷程轉變,最終在要親情和防疫情的天平上傾向了后者。
非常時期用非常防控手段。遼陽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吳險峰介紹,為有效遏制和防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市民政局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發揮部門職能作用,把免疫力弱、易受病毒感染的老年人作為重點保護對象。從1月26日起,對全市86所養老機構、3294名在院養員實行暫時封閉式管理,嚴禁外來人員探訪和接收老年人入住,確保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疫情爆發后,我院按上級通知要求立即成立防疫工作領導小組,制訂應急預案,明確人員職責,細化任務分工,集全院之力做好疫情排查防控工作。實行暫時封閉式管理后,院主要領導提前取消休假,全部堅守崗位,一切都為保護老人的安全讓路。”市養老院院長岳洪丹如是說。
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要講科學更要講方法。民政部下發的《養老機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和國家疾控中心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養老院預防臨時指南》為遼陽市各養老機構開展防疫工作立下了標準,指明了方向。
遼陽市幸福爸媽養老服務發展中心是一家民辦養老機構,4個社區連鎖養老服務驛站收住了100多名老年人。據中心董事長董守仁介紹,中心嚴格按照兩個“指南”的要求落實衛生防疫、疫情排查防范等制度,對老年人居住房間、走廊、衛生間、食堂等場所每天進行3次消毒滅菌,保持環境衛生,同時,做好生活垃圾和污水污物處理;嚴格把控飲食關,防止采購的食品和蔬菜出現霉爛變質問題,飲食以熱食為主,每餐留樣備查;醫護人員早晚2次測量老年人體溫,重點關注失能、半失能和身體有隱疾的老年人,還設置了觀察室和隔離區,一經發現老人有感染病毒癥狀立即隔離,及時送往定點醫院治療。
“大爺,不要胡思亂想,您看現在各地的防控措施已經奏效了,情況會越來越好的,要相信國家一定能打贏這場戰役……”
機構管理力度加大后,一些老年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恐慌焦慮心理,有的還伴有失眠、厭食等癥狀。遼陽市各養老機構院長和相關社會工作者進入遼寧省民政廳疫情防控社工活動群,接受心理工作線上培訓,提高做老年人思想穩定工作的能力。根據不同老年人的性格特點和思想波動狀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緊張情緒;通過組織老人看電視、聽廣播、讀報紙等方法,持續傳遞官方信息和防控科普知識,引導他們樹立信心、樂觀面對。同時因地制宜地開展休閑娛樂活動,分散老年人的注意力。
抓好疫情防控基層落實是關鍵。為此,該市把疫情防控工作納入20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內容,市縣兩級民政部門采取明察暗訪的方式,監督養老機構的防疫工作落實情況,發現問題立行立改,不讓問題過夜。市民政局每天編制養老機構疫情工作簡報,及時傳達省市最新要求,轉發疫情信息,通報縣區疫情排查防控情況。嚴格執行疫情監測日報告、零報告制度,避免出現緩報、瞞報、漏報疫情問題。
你別來,我無恙。封閉式管理為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起一道隔絕病毒侵襲的防護墻。截至目前,該市養老機構的老年人沒出現疑似和確診病例,在嚴寒的冬季靜待春暖花開。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