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橋 曹 靜
面對疫情,湖北省武漢市民政局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的決策部署,帶領全局取消春節休假,全員上崗,迅速行動,以戰斗的姿態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面加強對全市社會組織疫情防控工作的組織領導,積極引導全市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力量。
及時響應 迅速行動
按照武漢市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部署,武漢市民政局迅速行動,將動員引導社會組織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
引導社會組織有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通過微信公眾號、官方網站等方式發出《致全市社會組織的一封信》,號召全市社會組織堅決響應市委市政府關于疫情防控的各項決策部署,不信謠,不傳謠,自覺維護社會正常秩序;遵守疫情防控相關要求,疫情解除之前不組織涉眾聚集活動,發現從業人員和會員有疑似癥狀及時就診并上報;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協助有關方面做好“四早”工作(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做好公共設施的消毒工作,積極投入公共環境和社區環境治理;廣泛發動和組織會員及會員企業開展捐贈,有序引導社會捐贈依法依規進行。
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先鋒模范作用。要求社會組織黨組織及時向工作人員和會員單位認真傳達防控工作的各項措施、要求,普及防控知識。同時,聯系收集全市社會組織及會員參與抗擊疫情工作的信息,通過“武漢社會組織動態”微信公眾號、武漢市社會組織網等方式進行有效宣傳,積極營造社會組織黨組織和黨員帶頭參與抗擊疫情工作的良好氛圍。
貫徹落實《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機關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對各區民政局和行政審批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進行規范指導,并利用武漢市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改革契機,積極做好準備,采取網上受理辦理、證照郵遞送達、開展特約辦理服務等方式,為社會組織開展政務服務。
發揮優勢 履職盡責
自疫情發生以來,武漢市民政局積極引導社會組織發揮自身優勢,依法有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展現出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力量。
引導專業性社會組織助力科學防疫。武漢醫學會采用多種形式開展應急科普,全力疏解社會公眾恐慌情緒,為防治疫情提供專業支持。
發揮行業性社會組織優勢助力醫療機構建設。武漢建設監理與咨詢行業協會、武漢物流協會、武漢建筑裝飾協會、武漢市安全技術防范行業協會等行業協會利用行業優勢,動員會員單位組織施工人員、調度施工材料等進行緊急施工,全力配合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等疫情應急設施的建設及其他定點醫院的安全防治改擴建工程。
聯合武漢市工商聯,動員商會組織會員企業捐款捐物。武漢黃岡商會、武漢市福清商會、武漢市莆田商會、武漢市杭州商會、武漢市瑞安商會、武漢市臺州商會等多家商會發出倡議,募集資金。各商會會員企業紛紛響應,積極捐款并迅速采購一線緊缺的醫療防護物資、監測設備等支援抗擊疫情。
引導日常生活相關的行業性社會組織助力抗疫醫護人員后勤保障工作。武漢市物業管理協會、武漢市清潔行業協會、武漢食品工業協會、武漢市保安行業協會、武漢農業電子商務協會、武漢房地產經紀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立足行業優勢,加強樓宇、街道、小區、酒店等公共區域的消毒殺菌,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免費的飲食、住宿等,解決醫護人員的生活所需。
指導社會服務機構為社區和困難群體提供支持和幫助。武漢市逸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武漢博雅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武漢市星慈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等社工機構積極動員社會工作者參與抗擊疫情行動,通過線上心理疏導和疾病知識答疑等方式,提供醫務常識和心理情感支持,幫助社區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平復情緒,從容應對。
眾志成城 匯聚愛心
武漢市慈善總會作為民政部指定的五家接收捐贈的單位之一,主要負責接收捐款和通用物資。為做好慈善捐贈工作,武漢市民政局制定《武漢市新冠肺炎防控捐贈工作規程》,制發《關于加強新型肺炎防控社會捐贈工作管理的通知》,規范應對疫情的社會捐贈管理。1月23日以來,累計向社會發布接受捐贈款物情況的公告8期,捐贈款使用公告2期(涉及資金14.35億元,含定向0.47億元),實現全額全程公開。截至2月2日12時,市慈善總會接收社會捐款共計30.226197億元,并于1月27日起分4批上繳市財政,累計劃轉27億元。
疫情發生以來,全市社會組織嚴格落實防控措施,積極參與疫情防治工作,成為構筑群防群治嚴密防線的重要一環。全市行業協會商會發揮行業規范和自律作用,紛紛向會員發出共同防控疫情的倡議書、公開信,在做好會員防控工作的同時,發動會員企業,全力配合政府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共同抗擊疫情。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月31日,全市社會組織及會員企業累計捐款超5400萬元,累計捐贈價值超3400萬元的醫用物資和通用物資,還有無數社會組織從業人員放棄休假,主動請纓,用各種方式參與到抗擊疫情工作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武漢社會組織的擔當和責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