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在駐村中提高真抓實干能力

時間:2020-11-2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郭景運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作為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民政局的一名干部,我在拜泉縣長春鎮民生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扶貧過程中,我深刻感到需要提升真抓實干能力,才能真正做好扶貧工作,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深入調查研究。在駐村扶貧工作中,詳細了解村民貧困情況、致貧原因,并進行細致的分類。如何對貧困戶進行幫扶,計劃要在腦子里,怎么做才能起到效果,要做到了然于胸。做到村民在心里、數據在腦里、項目在地里,脫貧的真金白銀要在村民們的手里。既要向上爭取項目,借助外部力量發展產業,也要深入貧困戶家里和他們嘮嗑,拉家常,激發貧困戶的脫貧動力。民生村貧困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項目,經過調查研究,決定發展食用菌項目,充分利用扶貧資金建設食用菌大棚24個、種植地擺木耳2萬余袋,覆蓋貧困戶64戶74人,戶均增收1000元。利用村集體7000平方米土地建立光伏電站,僅2019年就收益21.5萬元,覆蓋無勞動能力貧困戶60戶114人,人均增收1000元。成立農機合作社,促進脫貧。爭取扶貧資金100萬元,購置大型農機具,收益帶動貧困戶230戶394人,人均增收80元。此外,積極為貧困戶協調貸款90余萬元,鼓勵16戶貧困戶自主發展畜牧養殖業。貧困戶婁書岐養肉牛,由1頭發展到7頭,預計增收3萬元。貧困戶劉光海利用現代技術養豬,12月可出欄生豬55頭,預計增收8萬元。

與群眾打成一片。要沉下心去,真扶貧、扶真貧,深入田間地頭,和村民打成一片,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當前農村黨建的各項規章制度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在民生村,從規范落實黨建制度著手,從“三會一課”、培養發展黨員、豐富黨日活動入手,全面規范黨建工作。每月召開村委會和村民小組會議,同商共議村里的各項事務。每季度召開黨員大會,研究村里的重大事項。在高標準落實好村書記與村主任一肩挑工作的基礎上,抽調骨干力量組建成堅強的“兩委”班子,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激發新老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壯大扶貧領頭羊隊伍。積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民生村現有黨員70人,其中在村32人。以“黨建示范田”為引領,種植85畝甜玉米和50畝土豆、大蔥、蘿卜,由黨員負責播種、灌溉、除草等,不斷提升黨支部的團結力、凝聚力、戰斗力,共帶動貧困戶29戶43人,戶均增收1000元。

擴大扶貧攻堅“朋友圈”。利用社會各界力量進行扶貧和鄉村治理。廣泛發動社會力量,通過慈善項目為11名貧困戶家中的困境女童爭取一對一幫扶,每人每年可獲得1800元及基本的生活用品。爭取中央福彩公益金20萬元,用于對留守失獨、空巢老人的社會工作服務。此外,與全市社會組織聯系,利用各種例會、公益活動等時機詳細介紹民生村的情況,爭取支持。協調興華愛國志愿者協會、新世紀老年公寓募捐資金和物資共計4.5萬元。協調民建鐵峰一支部為4名貧困學生資助6000元。協調廣發銀行為17名老黨員捐贈米面油等價值約5000元的生活用品。通過這些舉措,讓困難群眾感受到社會的溫暖。

脫貧攻堅和鄉村治理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群眾真辦事,辦實事,真正成為群眾的貼心人。民生村村民常孝安老兩口2017年從外地回來,由于貧困戶識別時沒有在居住地,沒被納入貧困戶,兩位老人沒有住房,生活條件困難。姚俊剛是其他村的貧困戶,但在民生村居住,其居住的房屋未能達到標準。經與多方協調,常孝安、姚俊剛新房均已建好,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解決了他們的居住難題。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0)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