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城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溫紅衛
民政干部是連結上級與基層的橋梁和紐帶,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民政工作成效。各級民政干部只有樹立和堅持正確的事業觀、工作觀和政績觀,以良好的作風迎難而上、銳意進取,才能不負組織重托、不負干部群眾期望。
加強道德修養 提升良好形象
以寬舉德,自覺培養實事求是和堅持原則的崇高品德。一是向上級反映成績和問題時,不弄虛作假,有一說一,敢說心里話,敢替群眾說話。二是堅持“基層第一,群眾至上”原則,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情況,傾聽群眾呼聲。把注意力和精力放在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上,有針對性地服務基層群眾。三是為人處世要實在,特別是在基層群眾面前,切忌指手畫腳。
以廉舉德,強固勤政廉政和夙夜為公的美好品質。民政干部首先要淡化“官”念,強化內功。要謀大事,而不是謀大官,經得起名利地位的考驗,始終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和進取精神。在對組織的思想感情認知上,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在生活起居上,做到知足常樂,不盲目攀比,不追求奢華;在人際交往上,保持高潔,摒棄庸俗,不追求功利,不搞小圈子。在行使權力時,能自覺想一想權力從何而來,為誰掌權,為誰用權,把自己一言一行放到組織的監督之下和群眾的視野之中,始終保持一名共產黨員大公無私、勤勉自律的品格。其次,還應潔身自好,不隨波逐流。作為一名民政干部,不能隨大流,要以黨性原則來嚴格要求自己,不為友情、面子所屈服。
以和舉德,精心打造豁達大度、與人為善的優秀品質。民政工作承上啟下,部門之間又有諸多協作,這就決定了民政干部在為人處世上要豁達大度、為人謙和,并有良好協作精神、團結協作之心。搞好團結在于有仁愛之心,特別是在業務上,能力有強弱,方法有巧拙。能力強、有經驗的同志,不應以此自居。對能力弱、經驗少的同志,不僅要主動幫一幫,還要誠懇帶一帶,這樣關系就會更加和睦。接待基層群眾時,應主動、熱情、友善、謙和、誠心實意,講“首問效應”,講責任意識。
克服三種心理 錘煉過硬素質
正確看待得失,克服補償心理。民政是實務部門,業務很多,工作量很大,這決定了民政干部付出多,奉獻多,犧牲也多,但絕不能將此視為向組織索取職務、待遇、榮譽的籌碼。民政干部必須樹立正確的得失觀,做到甘于奉獻、不計得失、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正確看待名譽,克服攀比心理。首先需要堅決反對個人主義、絕對平均主義和思想方法上的簡單化、片面性。把人生的支點放在無私奉獻上來,放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上來。古人講,天下有“三危”:少德而多寵、才下而位高、無功而受祿。這告訴我們人的思想水平、工作才能和貢獻大小沒有達到一定程度,而得到不相適應的名利待遇是危險的,盲目攀比無益于黨員干部的健康成長。
正確看待監督,克服僥幸心理。一些干部之所以發生問題,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過高估計自己,過低估計組織和群眾。自以為計劃周密、行事隱蔽,在僥幸心理支配下,去辦一些不該辦的事情。對此,我們必須時刻保持高度警惕,把克服僥幸心理作為拒腐防變的一道心理防線,警鐘長鳴。要加強世界觀改造和道德修養,切實打牢自我調控的思想基礎。要正確對待,包括組織、群眾、法律、制度和輿論等方面的監督。只有自覺接受監督,才能保證少犯錯誤或不犯錯誤。
立足崗位建功 激發銳意進取精氣神
本職崗位是安身立命之本。眾所周知,在建設民政事業大廈中涌現出了許多“孺子牛”,他們的無私奉獻體現了民政干部對黨和人民的一片赤誠,對民政事業的無限熱愛。新時代,民政干部更要繼承和發揚這種奉獻精神,立足本職干工作,銳意進取開新路。要堅決克服追求生活上享受、工作上得過且過、思想上頹廢消沉,崇尚拜金主義,講求實用主義,信奉“瀟灑一點、舒服一點”的錯誤觀念。真正把工作當成事業干。
踏實肯干是民政干部實現自身價值之基。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民政干部必須真正撲下身子,踏實工作,狠抓落實,不斷提高工作本領;同時,養成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增強黨對人民群眾的感召力,掌握各項改革和建設的客觀規律,不斷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
爭創一流工作是民政干部之魂。民政干部要勇于創新、敢于創新,以一流的工作標準干好事業。要做到“三新”。一是思維方式要新。要敢于開拓,不斷探索,學會從多層面、多角度看待矛盾,學會用全局和長遠的視角觀察和處理問題。二是工作思路要新。要善于把別人好的東西總結出來,把上級指示與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真正形成自己抓工作的新思路。三是工作方式要創新,要善于找到切合實際的上級要求與自身工作的結合點,形成工作思路、工作手段,在不斷突破與創新中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