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回望2019·廈門篇:扎實推進“三社聯動”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

時間:2019-12-2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2019年,福建省廈門市聚焦群眾需求,加快推進“三社聯動”,激發多元參與、合作共治,構建民生保障服務體系和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有力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打造社區治理的廈門樣板。

  加強政策制度建設,健全“三社聯動”機制

  出臺《關于加快推進“三社聯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的意見》,明確推進“三社聯動”的總體思路、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同時,先后以廈門市委、市政府或市直相關部門的名義出臺了有關社區黨建、社區網格化、社區業主自治等方面的政策文件8份,有關社會組織改革創新、社會組織黨建等方面的政策文件10份,建立健全了以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以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志愿服務為補充的“三社聯動”制度保障體系。

  完善社區治理結構,夯實“三社聯動”平臺

  建立由“街道大黨工委-社區大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組成的組織架構,創新小區治理模式,組建小區黨支部937個,樓棟黨小組2056個,覆蓋全市75%的居民小區。在城鄉社區普遍建立同駐共建機制、村居黨(事)務聽評會機制等。推進社區網格化建設,劃分了3000多個網格,配備社區工作者8300多名。厘清政社職能邊界,修訂村(居)履行自治職責、依法協助政府、檢查評比達標事項、臺賬蓋章等6項職責清單。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全面建成市、區、鎮街、村居縱向四級聯通共享、橫向覆蓋56個業務部門的社區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

  培育引導社會組織,打造“三社聯動”載體

  建有各級社會組織孵化基地24個,建成啟用全省首個市級社會組織黨建服務中心,搭建了政府扶持、發展、服務社會組織的公共平臺。連續7年開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經費扶持工作,共給予39家機構127萬元扶持經費。截至2019年11月,全市共有社會組織5964家,其中,社會團體1622家、民辦非企業單位1735家、基金會35家、備案社區社會組織2572家,初步形成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的社會組織發展格局。

  培養使用社工人才,強化“三社聯動”支撐

  完善社工人才激勵保障,將社工人才支持計劃納入市委、市政府“人才新政45條”,對全國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獲評者給予10萬元獎勵,評選表彰10名首批廈門市專業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并給予每人5萬元獎勵,向民辦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新聘用且就業滿一年的社會工作者按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高級社會工作師不同等級分別給予5000元、1萬元、2萬元一次性工作補貼,共補貼65人、35.5萬元。建立繼續教育制度,常態化開展專職社會工作者繼續教育培訓,累計舉辦22期,培訓提升社工人才素質。探索本土督導培養模式,培養首批社會工作專業督導22人,并啟動第二批督導培養工作。大力開發社會工作崗位,在全市社會服務類事業單位設立社工專技崗位95個,在303個城市社區設立社會工作室和崗位、配備近345名專(兼)職社會工作者。

  推進政府購買服務,實現“三社”有效聯動

  建立健全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及其監督評估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專業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以社區為平臺,運用信息化手段,開展需求調查、設計服務方案、實施專業服務,實現“三社”有效聯動,促進“社工+志愿者+社區居民+N”積極互動。近年來,全市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資金累計達2.4億元,實施項目850余個,服務累計惠及近430萬人次,在服務社區各類特殊、困難群體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9年廈門市民政亮點

  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

  提高困難群眾救助標準,其中,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特困供養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1200元。發放困難群眾臨時價格補貼583萬元,發放困難群眾節日慰問金764.71萬元。

  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編制《2019-2035年養老專項規劃》。完成6個社區養老服務照料中心、25個農村幸福院項目建設,覆蓋率達91%;愛心護理院等3家養老機構改擴建竣工啟用,新增床位2100張。

  兒童福利

  出臺《廈門市民政局等13部門關于加強和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設立市、區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建立兒童關愛保護市級樣板示范點1個、區級特色示范點5個、鄉村基礎示范點24個。

  社區治理

  深入推進社區減負,社區總事項從163項減少至115項。7個優秀社區工作法入選民政部“全國優秀社區工作法”。共同推動鄉村振興,組織第二批50對城鄉社區簽約結對。

  社會組織

  今年廈門市新增登記備案社會組織329家,組織2019年社會組織“雙隨機”檢查。引導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全年廈門社會組織與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幫扶對象已簽訂協議46份,金額總計約600萬元。

  社會工作和慈善事業

  全市持證社工增至6700余名,社工機構達118家。各級各部門投入購買社會工作服務的資金近4500萬元,涉及項目150余個。實名注冊志愿者增至69.31萬名,“志愿廈門”網上實名注冊志愿者69.31萬名,志愿服務團體4068個。

  民政專項工作

  辦理流浪乞討滯留人員落戶262人并將其納入特困人員供養。積極推進城市公益性公墓建設和殯葬改革試點,構建“互聯網+殯葬服務”。新命名地名232個。成功舉辦第六屆海峽兩岸社區治理論壇和第八屆海峽兩岸婚姻家庭論壇。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