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增強慈善超市活力的實踐探索

時間:2019-12-2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柳 旭

  “要通過各方的努力,共同把慈善超市建設成布點布局合理,有效服務社會各界,延伸公共管理渠道,弘揚傳播慈善文化的的溫暖港灣。”

  在上海市民政局局長朱勤皓看來,慈善超市是將慈善事業具體落實和延伸到社區的有效載體,是居民家門口的慈善窗口和公益平臺,是社區慈善的“蓄水池”。

  從2003年5月,上海第一家慈善超市在鎮寧路開業,慈善超市在我國16年的發展歷程并非一帆風順。對政府部門的過度依賴,讓慈善超市普遍缺乏“造血”能力,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漸萎縮,有些只剩下救助物資“儲備庫”和“中轉站”的功能。

  但是,這些暫時的曲折并沒有影響人們對慈善超市的價值認可。上海交通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中國公益發展研究院院長徐家良告訴記者,“慈善超市的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對社區內的困難群眾、特殊群體提供關愛,解決實際困難;二是作為基層平臺,讓政府工作有抓手;三是接收捐贈物資,建設節約型社會;四是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倡導人與人相互間的關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針對慈善超市定性定位模糊、募集能力弱、運行成本高、自我經營能力低等問題,各地以社會化運營為方向,積極尋求通過改革創新運營機制提高慈善超市活力。

  在各地探索中,上海、江蘇等地的做法效果明顯,引起各方面關注。

  2017年3月,上海市民政局出臺《上海市慈善超市創新發展三年規劃(2017-2019年)》,圍繞提升覆蓋率、提高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作出部署。次年1月,又出臺《慈善超市設施和服務規范指引》,實現了慈善超市建設總體規劃布局和具體標準的銜接配合。

  “目前,上海已經建立各類慈善超市223家,實現全市106個街道、106個鎮和2個鄉的全覆蓋。”朱勤皓告訴記者,前些年設立的傳統類型慈善超市,主要由街鎮運行,服務對象是社區內的困難群體、老年人、殘障人士等,在政府救助和慈善資源的對接方面比較有效,但缺陷是活力不足。在改革過程中,上海市民政局積極鼓勵慈善超市的服務內容和運營模式從單一性到多樣性發展,鼓勵發揮市場和社會力量的積極作用,探索慈善超市社會化運作的新模式、新機制。

  據朱勤皓介紹,目前浦東新區32家慈善超市中,28家的運營主體為社會組織;長寧區和閔行區的慈善超市委托愛心企業運營,明確各自職責,強化慈善功能;靜安區以石門二路街道為試點,與上海聚善助殘公益發展中心合作,打造了全國首家線上線下同時運營的“O2O慈善超市”,既幫扶殘障人士就業,又拓展了慈善物資募集渠道。

  江蘇省常州市的“合伙人”模式初見成效。2018年8月,常州市全面實施慈善超市合伙人計劃,經過第三方評審,從近百個社會組織、自治組織和市場經營主體中最終確定22個合伙人,進駐26家慈善超市。經過一年的試運行,“慈商互哺”成為合伙人運營慈善超市的主要模式。慈善超市的場地和資金補貼,解決了經營的成本問題;商家售賣商品和變賣捐贈物品的獲利,解決了慈善幫扶的資金問題,實現了合伙人與慈善事業的共贏。

  南京市民政局在現有商業超市基礎上,增加慈善超市的屬性與功能,實現慈善超市與商業超市的高度融合,還對民營化慈善超市給予改造補貼和運營補貼。2018年11月,該市江寧區“互聯網 + 慈善超市”平臺上線,愛心人士可在線認領愛心“任務”,捐贈自己閑置物品,下單后只需等待快遞小哥上門取件送到受助人手中,即可實現捐贈人和受助人點對點精準捐助。項目運行首月捐贈快遞有效單量達到3888單,遠超全市同等規模傳統慈善超市同期捐助業務量。

  “對于慈善超市來說,慈善是宗旨和目標,超市是運作方式和模式。”朱勤皓告訴記者,慈善超市不是一般意義的超市,也不等同于慈善機構,“慈善”和“超市”這兩項功能應該是“并蒂蓮,同根樹”。

  “慈善超市要發展就要解決其慈善性和商業性相抵觸的問題。”徐家良告訴記者,首先是改變傳統慈善觀念,在付出的同時學會經營,借鑒市場化模式,在“輸血”的同時學會“造血”;其次是明確“超市”的定位,營業時間和提供商品要符合廣大居民需求,這樣才有競爭力,才能盈利;最后是通過“互聯網+慈善超市”的運營模式,為捐助者和需求者搭建互通平臺,調動社會資源共建慈善超市,優化慈善超市生存空間。

  對于上海市慈善超市的未來之路,朱勤皓表示,將進一步鼓勵基層創新慈善超市運作管理模式,委托有資質、有愛心、懂經營、會管理的社會組織等機構管理運營,鼓勵有條件的慈善超市和品牌連鎖超市實行聯建聯營,探索慈善超市與民政業務、慈善服務的結合,發揮慈善超市匯集社會捐助、幫扶困難群眾、傳播慈善文化、幫助殘障人士就業、提供志愿服務等方面的作用。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2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