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楊 剛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山東省淄博市民政系統廣大干部職工牢記習近平總書記“要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推進脫貧攻堅,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殷殷囑托,按照民政部決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不斷提升政治站位,聚焦群眾所急所思所盼,用務實的舉措、過硬的作風,全力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兜底保障。
壓實主體責任。堅持把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黨中央決策部署作為第一議題,積極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全力答好民政領域脫貧攻堅“收官之卷”。第一時間成立組織機構,明確目標任務和推進措施,定期召開脫貧攻堅推進會議,壓實主體責任。及時出臺相關政策規定,完善幫扶措施,鞏固提升脫貧成效。開展摸底排查,全面掌握貧困群眾基本信息,對因病、因殘和因家庭發生重大變故等原因致貧、建檔立卡脫貧戶中可能返貧的困難群眾,實行動態監測。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摸底排查,建立完善臺賬,確保精準發放。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全面落實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脫貧享受政策人口等困難群眾納入救助保障范圍,做到應保盡保。認真落實低保漸退政策,抓細抓實 “兜底保障脫貧一批”重大政治任務。
推動干部下沉。著眼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發揮局黨組“關鍵少數”的帶頭作用,每月召開一次工作調度推進會,總結經驗,深入查找問題,分析原因,推進工作落實。指定一名局黨組班子成員長期蹲點重點區縣,并抽調2名機關干部參加市工作專班,重點抓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明確“第一書記”、“四進”工作組、“萬名干部下基層”服務隊成員的脫貧攻堅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確保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工作落到實處。
優化工作機制。建立市、區(縣)、鎮(街)、村(居)四級救助對象主動發現工作機制,及時收集群眾急難信息,并快速作出救助響應。利用各級救助服務大廳以及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進一步暢通多平臺、高效率的救助服務渠道。公開各級社會救助服務電話,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充分發揮社工機構優勢,形成多元化、專業化的救助服務模式,推動脫貧攻堅“兩個確保”目標任務如期順利實現。今年以來,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303人次,護送特殊困難人員返鄉50余人。
落實專項行動。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特殊困難家庭人員救助的意見》,推進特困人員照料護理、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等政策措施落地落實。著力解決群眾因病、因災或意外事故造成的暫時性生活困難,重點做好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積極引導社會力量開展助老、助殘、助醫等公益活動。
持續關愛幫扶。嚴格按照“三個聚焦”要求,認真落實城鄉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措施,及時將符合條件的重病、重殘未脫貧人口納入社會救助范圍。全面落實特困人員、孤棄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等特殊群體救助政策,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政策,建立“兩項補貼”標準動態增長機制。全面落實農村留守兒童、婦女和老年人關愛服務政策,加大資金投入,提升服務效能。投入100余萬元,對全市2萬余名困難家庭失能人員進行生活能力評估。持續開展鎮(街)敬老院服務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新改建護理型特困人員供養服務設施4處,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70%。
提升救助標準。市政府下發通知,自2020年1月1日起,將全市城市居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不低于600元提高到不低于660元,農村居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不低于5150元提高到不低于5760元;將城市特困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月900元提高到不低于990元,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基本生活標準由每人每年6695元提高到不低于7500元。切實兜住最困難群體,保障基本生活,提升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提高脫貧質量。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推動區(縣)成立社會救助綜合服務中心,鎮(街)建立綜合服務平臺,村(居)設立救助服務站,形成健全的社會救助政策制度體系和服務體系。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臨淄區義工協會聯合皇城鎮政府實施“舊生余暉·共筑暖城”項目,今年以來開展救助幫扶活動39次,涵蓋該鎮50個村(居),參與義工人數達200余人,累計送出家電家具及生活用品450余件,受益家庭140余戶。該項目榮獲臨淄區第二屆公益項目創投大賽一等獎。以幫扶村為重點,組織實施“美麗庭院”項目,協調“淄博愛心一起幫”助困中心向博山區石馬鎮響泉村幸福院捐贈款物。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