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 亮 通訊員 李 洋
歲末寒冬,窗外雪花飄飛,但山東省榮成市城西街道向陽埠村特困老人閻文芝的家中暖意洋洋。身穿統一制服的助老員劉小娜忙前忙后,燒熱暖炕、刷鍋洗碗、清洗衣物……不一會兒工夫,老人家里就被打掃得干干凈凈。之后,劉小娜又幫老人整理頭發。“俺奶奶也喜歡戴這個花頭巾,又保暖又好看……”她一邊給老人梳頭,一邊嘮著家常,還時不時講個笑話,把老人逗得眉開眼笑。
劉小娜是榮成市“小螺號”居家服務團隊的一員,團隊成員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海螺姑娘”——借用了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象征著勤勞與美麗。
2020年9月,榮成市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與威高(榮成)醫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實施“小螺號”居家服務項目,成立有溫度、有情懷、有品質的服務團隊,招聘890多名“海螺姑娘”助老員,為全市3096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提供“六助”照料服務,變“兜底保障”為“幸福供養”。
社會力量參與救助的有益嘗試
“榮成是漁業大市,綜合經濟實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縣級市前列。各項民政工作也致力于讓困難群眾更充分地享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同時探索防返貧長效機制和鄉村振興有效路徑。”榮成市民政局局長王彤介紹,近年來,該市對社會救助實施集成式改革,整合各類社會救助資源,“小海螺”居家服務項目就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社會力量參與特困人員供養服務的一項有益實踐,并獲評山東省社會救助領域優秀創新案例。
為了打造標準、專業的服務流程,榮成市投資建成1處市級智慧民政監管調度中心,對全市特困供養服務和居家養老服務統籌調度。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投入1360萬元與威高(榮成)醫養服務有限公司合作,實施“小螺號”居家服務項目。主要內容是:設立9處鎮街級居家服務站點,每個站點配備1輛巡訪車、3輛電動車;組建N支“小螺號”居家服務團隊,招聘“海螺姑娘”助老員,統一配備工作服、工具包。這9處居家服務站點輻射全市22個鎮街開展服務。
“‘海螺姑娘’大多是特困人員的同村人,對老人的情況比較熟悉,上門服務時會減少一定的生疏感。”威高(榮成)醫養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王琳介紹道,“她們全部經過專業培訓、掌握專業技能后才上崗,不僅能幫助老人打掃衛生,還提供助浴、助行、助餐、助醫和心理慰藉等服務,每月至少上門5次。”
醫養融合拓寬供養服務外延
“這么大雪,你們怎么還來了?”1月中旬,寒潮襲擊榮成市,嶗山街道大遲家村特困老人遲法山看到“海螺姑娘”登門,很是驚訝,心疼地幫她們撣雪。
“我們來看看您。天氣不好,您腿腳不好不要出門了。我們給您送菜來了。家里爐子好燒不?衣被暖不暖和?最近還是要多注意疫情防護,別聚集,戴好口罩!”姑娘們的親切問候讓老人備感暖心。
摸摸炕上的衣被,看看火爐燃燒情況和安全情況,檢查水管有沒有凍住,把屋檐凝結的冰凌全部打掉,姑娘們從進門就一刻沒閑著。“今天雖然不是約定的每周服務日子,但我們不放心老人,決定主動走訪看看,消除安全隱患。這樣我們心里也踏實。”隨后,姑娘們清掃了院內和門口的積雪,離開之前又給遲法山量了血壓、測了血糖、叮囑了用藥事項和取暖安全。老人則堅持把姑娘們送到院外,不舍地目送她們離開。
“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大多患有慢性病,我們在項目實施之初就充分考慮了醫養融合需求,讓服務更專業。”榮成市民政局社會救助科負責人梁元元說。
該市為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建立了電子醫護檔案,通過“一人一檔”實施精準醫護服務。一方面,依托威高集團的專業醫療實力,在“小螺號”居家服務團隊中配備專門醫務工作者,跟隨“海螺姑娘”一起上門,對特困人員的身體情況進行基礎監測,對感冒等一般病癥及時提供醫護服務。另一方面,依托市衛健部門的160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實現特困人員家庭醫生簽約率100%,每月跟蹤隨訪、隨時在線咨詢,精準掌握特困人員健康狀況。
給“海螺姑娘”穿上“科技外衣”
“海螺姑娘”的名字充滿了神話色彩,但她們的服務卻極具現代科技感。“為了加快實現精準供養、智慧供養、幸福供養,我們搭建了‘一平臺、一系統、一熱線、一中心’信息管理響應體系。”梁元元介紹。“一平臺”就是市社會救助信息管理平臺,全面掌握全域特困人員詳細情況;“一系統”即居家養老系統,將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居家護理服務納入線上監管;“一熱線”就是“小螺號”居家服務熱線電話,“你吹號我報到”;“一中心”即“小螺號”服務監管中心,居家養老系統自動生成服務計劃和工單,對“海螺姑娘”的位置信息、工單狀態、服務時間、服務照片、服務評價等實時跟蹤。
通過市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的智慧養老居家服務云平臺監管大屏,特困人員分布情況、自理程度、實時工作等信息清晰明了。“海螺姑娘”劉小娜通過視頻向記者演示了整個工作流程:在手機上打開“小螺號”程序接單,到達特困人員家中,掃描“榮成市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服務卡”上的二維碼確認,并將工作圖片、視頻上傳平臺;服務結束后,中心回訪特困人員,了解服務質量。
王彤表示:“通過智慧化監管,我們既能全面掌握特困人員信息,又能實時跟蹤掌控服務過程、服務質量,使分散供養由粗放變精準、由被動變主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