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根植于祖國這片熱土的民營企業,我們堅信,這個偉大的時代,不僅需要優秀的企業家,也需要優秀的慈善家。”在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大會上,廣東省廣州立白企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凱旋堅定地道出他對慈善的執著。近年來,立白公司在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興教助學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累計為慈善事業捐贈款物超5億元。
日前,民政部揭曉第十一屆中華慈善獎表彰名單。182個愛心個人、愛心團隊、捐贈企業、慈善項目和慈善信托獲獎。不少獲獎代表表示,要充分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為助力扶弱濟困、促進共同富裕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看來,實現共同富裕離不開平等的受教育權利。2011年,燕寶慈善基金會成立。該基金會對寧夏相對貧困的縣區和鄉村所有考上大學的孩子進行資助,通過幫助孩子改變命運帶動整個家庭走出困境。基金會成立10年來,累計捐資25.83億元,資助了25.67萬名寧夏青年學子。
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劉海鷹認為,共同富裕要以共同的健康為基礎。近年來,劉海鷹帶領團隊利用休息時間開展義診活動,足跡遍布西藏、新疆等16個省份43個縣市,為6000余名患者帶來福音。
在湖南省平江縣大愛平江扶貧助困慈善協會會長陳松柏看來,要充分發揮慈善第三次分配作用,就必須加強慈善組織建設。2017年初,80多位平江籍民營企業家成立大愛平江扶貧助困慈善協會,對全縣在落實國家政策幫扶后仍面臨一定困難的群眾實施救助。如今,大愛平江扶貧助困慈善公益項目已成為善意匯聚、傳遞的重要平臺。截至目前,已有5萬多人次的愛心人士和志愿者參與協會活動,籌集幫扶資金3.27億元,精準結對幫扶3.5萬戶次,惠及困難群眾20多萬人次。
慈善是所有愛心人士的共同事業,促進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離不開點滴微光的照耀。
沈陽必勝榮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保潔員趙永久每月收入1000余元,但有限的收入沒有擋住他潺潺的愛心。30多年來,趙永久帶著全家人以微薄之力回報社會,每月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資做慈善,累計捐資助學金額超過18萬元。
本著為青藏高原偏遠農牧區孕產婦和嬰幼兒做點事情的初心,10余年來,西藏自治區母子保健協會負責人白瑪央金一直致力于改善西藏偏遠農牧區婦幼群體醫療保健水平。她帶領協會共舉辦了72期鄉村醫生培訓班,培養了3680名鄉村醫生。這些鄉村醫生分布在西藏74個縣區的683個鄉鎮,成功接生了5000多名嬰兒。
“慈善無大小,人人皆可為。”白瑪央金表示,推動新時代慈善事業持續健康發展,離不開全社會的齊心協力。實現共同富裕,也離不開每個人的愛心善舉。
(來源:新華社2021年9月9日)
記者:高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