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科技向善解決社會痛點 情懷擔當促進共同富裕
——專訪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葛燄

時間:2021-09-1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晶晶

2015年,騰訊“99公益日”以中國首個互聯網公益日項目開場,走過7年歷程,日益發展成為一個全民性公益節日。7年探索實踐,為公益插上了數字化翅膀,向人們展現了互聯網公益的巨大力量。回顧7年探索,“99公益日”為公益事業發展帶來了哪些經驗啟示?面對助力第三次分配、促進共同富裕這一時代考題,騰訊將如何作答?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秘書長葛燄。

新增以國家與社會重大關切為主題的捐贈類別

記者:到今年,騰訊“99公益日”已舉辦了7年。與往年相比,今年“99公益日”有哪些亮點?

葛燄:與往年相比,騰訊對今年“99公益日”進行了全面升級。從時間安排來看,從原來的3天擴展到10天,分為主題日、行動日和感恩日。從議題設置來看,9月1日- 6日舉辦的主題日中,新增以國家與社會重大關切為主題的捐贈類別,分別圍繞青少年成長、鄉村教育、生命救助、科技助老、共同富裕以及碳中和6個主題。其中,為了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促進共同富裕的要求,9月5日當天專設了共同富裕主題日,并對相關項目進行比較高額的配捐。從投入來看,由去年的4億元增長到10億元,且更加注重對公益項目長期運營的扶持,還將投入40億元開展公益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一線公益幫扶。產品體系上,我們升級了小紅花的玩法。除了捐款,公眾可以通過答題、捐步等方式獲得公益小紅花,每朵小紅花后面,都有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的配捐。

針對之前以籌款額度為主的獎勵機制,騰訊公益調整項目配捐模型,把大數據評估、專家評議、項目管理、用戶反饋作為重要參考系數,讓一些長期默默耕耘公益行業,但在大的募款項目上很難籌到款、調動社會資源和志愿者能力較弱的小而美的機構,有更多機會獲得配捐,這也符合促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總體來看,今年的“99公益日”在配捐機制、產品體系、企業聯動、公益基礎建設4個方面全面升級。

“共同富裕”激活慈善熱情,今年參與度達歷史新高

記者:相較于往年,今年“99公益日”的社會參與程度如何?有哪些新變化?推動變化的因素有哪些?

葛燄:這幾天的數據顯示,今年“99公益日”不管是捐款人數、新增人數還是當日募款數額,都達到了歷史新高,整體形勢積極樂觀。

我們發現,近日,黨中央關于促進共同富裕的要求,激發了很多人的慈善熱情,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互聯網公益中來。一些國有大型基金會參與“共同富裕”項目的活躍度非常高。此外,從去年助力脫貧攻堅到今年促進共同富裕,基層慈善會參與度很高,尤其在今年河南災后重建中,一些新的地區的慈善會已積極參加到我們平臺中,并且他們的項目設計、執行非常細致,已經深入到村、社區,爆發了非常強的募款能力和號召能力。從平臺自身來看,騰訊公益產品的新玩法、新規則受到了公眾的認可,大家參與的熱度很高。

需要說明的是,對“99公益日”,騰訊公益沒有設定一個募款額度的數字目標,這也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更希望互動小紅花的數字能夠活躍和增長,希望通過小紅花這個愛心IP,幫助優質項目籌集到更多的關注者,進而成為志愿者、勸募者,為優質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找到籌錢和籌人的路徑。這也是騰訊公益對公益行業發展最好的貢獻。

公益數字化建設賦能互聯網公益生態建設

記者:近年來,騰訊依靠自身科技優勢,致力于公益行業的數字化建設,不斷實現產品迭代和更新,推動互聯網公益生態建設。請您介紹一下,騰訊公益在數字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面對互聯網公益發展中引發的質疑,如套捐問題,騰訊公益又做了哪些努力?

葛燄:首先,騰訊公益平臺本身就是一個鏈接公益機構、企業、社會資源、項目、公眾的一個開放性平臺。今年5月,騰訊公益把推動公益生態可持續發展上升為發展戰略,即以數字技術為依憑,全面促進公益機構、公益項目和用戶捐贈等公益生態的繁榮、健康、多樣化發展。騰訊公益的數字生態建設依托于騰訊整個企業的數字化系統提升。公眾可以通過騰訊的業務場景鏈接到騰訊公益項目中來,比如,公眾可以通過觀看騰訊視頻換取積分兌換小紅花,再通過小紅花幫助公益項目。

其次,騰訊公益數字化建設在透明化上投入了很多力量。騰訊公益通過互聯網提供的數字工具,實現自我迭代,比如依托騰訊區塊鏈等技術,實現公益項目披露可溯源、可回查,數據信息全程可追蹤,從而保證每個公益項目都在陽光下運行。騰訊還推出科技公益計劃,開放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直播、視頻號、云服務等產品能力,幫助更多專業志愿者、志愿機構和公益組織參與公益項目。在我看來,公益項目的透明問題和項目執行人數字化工具操作和數字化能力的問題有很大關聯。為此,騰訊公益投入2億元,推出“千百計劃”,培育1000名公益機構的“數字化專職人員”,使他們能夠更好地在互聯網平臺上與捐贈人溝通,提升整個平臺的透明性。

再次,騰訊將投入10億元開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社會“第三次分配” 提供有力的公益技術平臺和數字能力服務保障。就目前來看,整個公益行業的基礎設施還沒有完全打通,捐助以后能否很快得到發票,大額捐贈人的稅務和整個服務系統是否能夠打通,這都有賴于數字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很多捐助更看重效率,效率越高,受助人獲得的捐助也會越多,機構的能力提升也更快。這也是要靠數字化的基礎建設,不是靠某一家機構自己做一個系統建設就可以實現的。除資金外,騰訊將為國內上萬家公益組織提供“數字化工具箱”,對公益領域數字化建設、公益項目管理水平提高、優質項目的發現和培養,在能力和效率提升方面做中長期的投入,從技術的角度幫助公益伙伴履行好第三次分配的職能。

當然,再完美的技術也會有自身局限性,互聯網良好的公益生態需要建立信任機制,這是慈善文化層面的內容。第三次分配的提出會讓慈善事業受到更多的關注,完善的法律法規,整個公益行業的公約、自律、慈善倫理的共識就會變得更為重要。對于騰訊公益來說,平臺與公益機構、企業、公眾能否在解決社會痛點問題項目的研究和發展上形成共識,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是本源問題。

對于“99公益日”中出現套捐、刷單等現象帶來的質疑,我們是這樣認識的:騰訊公益配捐的初衷是能夠為每一份籌集的愛心提供一個鼓勵。“99公益日”已經不是騰訊的公益日,而是整個慈善行業的公益日。大家都期待在騰訊公益平臺上釋放善意、實施善舉,不能因為個別人犯了錯誤,去影響整個慈善行業的信心。

很多業內專家和同行對我們的態度予以了支持和鼓勵。對于騰訊公益平臺來說,我們非常敬畏公益行業的規則。從今年3月開始,騰訊與很多業內專家共同商討制定了2021年“99公益日”規則,于7月中旬發布。新規分為四個部分:機構和項目準入規則、騰訊基金會配捐規則、企業配捐規則、平臺倡導和監督。新規列舉了套取配捐為目的,挪用自有資金或者使用借款和貸款進行捐贈等八項違規行為,并公布對違規機構采取警告;依法向有關部門匯報,并向公眾和媒體通報等處罰措施。只有簽署公約、達到透明度的項目才能在平臺上線,以推進騰訊公益平臺良好的生態。

如果我們直接向慈善組織捐款捐物,我們不會得到任何質疑。但是,我們仍然耗費大量物力、人力、精力,進行騰訊公益的數字化建設,是因為我們堅信,選擇打造一個良好的公益平臺,對社會更有價值。對于質疑之聲,我們會依靠數字公益能力的提升,不斷完善、迭代,更好地服務社會。

外部幫助企業豐富參與場景,內部感召員工熱情參與公益

記者:“99公益日”從舉辦之初,騰訊公益平臺就非常重視企業內外聯動。請您分別介紹一下,今年騰訊內部業務部門和外部企業的參與情況如何?

葛燄:在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背景下,騰訊公益期待把更多的企業資源調動進來。今年“99公益日”,騰訊攜手百家企業推出“愛心券”。分會場頁面有90余個公益項目供用戶獻愛心,捐贈1元即可領取隨機商戶發放的“愛心券”,用于在品牌小程序或線下門店購物時享受抵現、滿減等優惠。這個模式幫助企業能夠有更多的場景參與公益。同樣是出于這個初心,騰訊將會把試運營的“一塊走”產品,面向中小企業推廣,使企業可以帶動團隊和消費者一起完成走路任務,共同關注某一個公益項目,獲得配捐,讓做公益成為一個凝聚向心力的過程。

除了線上,騰訊還專門為線下的愛心集市提供了一個產品“益碼通”。很多鄰家超市、社區小超市,可以做社區項目的推薦,關心身邊的人。騰訊公益驅動的不僅是大企業投入數億元、千萬元、百萬元級的捐款,而是更希望與社會公眾生活相關的小企業,提升發動周圍的社會力量,聚攏愛心、實施項目的能力。“99公益日”后,騰訊公益還會持續給企業提供配捐,帶動更多愛心企業關注公益項目。

騰訊作為一個互聯網企業,一直把“科技向善”作為愿景和使命,把投身公益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在騰訊這種理念的感召下,騰訊員工投身公益的熱情一直很高漲。今年“99公益日”系列活動背后是騰訊所有業務部門的全線支持。并且,全球騰訊在所有辦公場所發出參與“99公益日”的號召,員工積極參與到公益項目中,包括推出小紅花集市,員工拿出愛心物品售賣,所得資金全部捐贈給選定的公益項目,在北京、深圳現場特別火爆,很多人都擠不進去。

今年騰訊與公益機構合作,在內部推出了“我為家鄉加油”的活動,每一個省份都有一個專門的加油包,員工通過答題等方式為家鄉所在的省份加油,讓家鄉得到更多的關注。目前,有3萬余名員工參加了活動,參與的人次達到七八萬。同是家鄉概念,家在農村的員工們成立了騰訊云端駐村工作隊,為家鄉的發展發起公益項目,進行募款和志愿服務。騰訊員工積極投身公益,是對騰訊企業文化的深刻認同,為騰訊的發展凝聚了向心力,這也是騰訊發展的魂和立身之本。

讓捐贈人有獲得感,吸引他們長期關注優質公益項目

記者:全民公益一直是“99公益日”倡導的理念。其中,一些優質的公益項目,比如愛心IP小紅花融入群眾日常生活,深受群眾喜愛。對此,騰訊公益采取了哪些措施讓慈善公益理念融入群眾更多時段、更多日常,將群眾在“99公益日”的慈善熱情轉化為365天的細水長流?

葛燄:“如果一個人捐贈一個項目,說明這個捐贈者是有需求的。是讓他出于同情的方式捐錢,還是讓他通過某些知識的積累真正關注這個社會議題?當然,他不一定捐錢,有可能捐的是知識、經驗、時間,這樣他自然而然會成為長期的捐贈人。”騰訊公司原首席技術官張志東的這段話讓我感觸很多。這也改變了我們的思路。之前的“99公益日”為很多機構服務,然而我們意識到,我們應該為捐贈人服務,只有捐贈人有獲得感,才會長期在騰訊公益平臺上關注優質項目。同時,他們對項目的挑剔,可以帶動平臺整個項目的優勝劣汰。我們通過產品設計讓捐贈人在參與中獲得知識。而這些知識對于整個公益價值來說,是一個特別善意的入口。比如平臺通過普及阿爾茨海默癥的知識,來推動捐贈人關注參與平臺上的阿爾茨海默癥治療的項目,其實不用勸募,他都會深度參與其中。

“99公益日”采取的是嘉年華的形式,本質上是活動驅動,同時,我們還要致力于對長期捐贈人的培育驅動。我們推出了公益小紅花,設計公益問答等方式,來驅動捐贈人的長期參與。我們現在還在規劃,希望將來的配捐從捐贈人的角度產生激勵,如設計生日、結婚紀念日等申請公益項目角度實現產品演進,讓捐贈人在幫助別人的時候獲得自己的價值感,找到長久做公益的內在動力。

響應共同富裕,積極承擔時代新使命

記者:我們注意到,今年“99公益日”首設共同富裕主題日,作為500億元“共同富裕專項計劃”的組成部分,騰訊公益有50億元資金的使用安排。還請介紹一下今年“99公益日”有哪些和“共同富裕”相關的活動和安排,具體落實情況如何?有哪些布局及思考?

葛燄: 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召開第十次會議,提出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騰訊迅速響應,8月18日就宣布投入500億元,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恰好當時是“99公益日”的籌備期。騰訊公司總辦領導希望我們在“99公益日”活動中,加大對“共同富裕”相關方面的投入,給騰訊公益平臺安排了50億元資金。其中包括總激勵金額10億元,進行公益數字化建設和一線幫扶的40億元。激勵金額的10億元的六成用于今年“99公益日”的配捐,四成用于后續對管理良好的項目進行資金和技術支持。40億元又將分為兩部分,30億元用于提升低收入、欠發達地區教育、醫療、人才水平及生活質量;10億元用于投入公益行業的基礎設施建設,以提升騰訊公益平臺“共同富裕”相關項目的運作效率和運用能力。

今年的“99公益日”在9月5日“中華慈善日”當天專設共同富裕主題日,對符合促進共同富裕精神、并且達到合法合規等基本要求的公益慈善項目提供新增配捐,這筆資金沒有做封頂。具體來講,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促進共同富裕的要求,聚焦4類項目:一類回應、解決經濟和文化欠發達地區民生保障和發展需求的項目,重點選擇了云南、甘肅、河南、貴州、四川、廣西等地區一些重點的落地項目;二類關愛和保護老弱病殘幼及低收入群體的項目;三類關注和促進城鄉居民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均衡提升項目;四類其他促進共同富裕、共享美好生活的項目。數據顯示,從當天10點至18點,“共同富裕”主題捐助活動引發了用戶的熱心參與,共有473萬人次捐出2.7億元,加上騰訊配捐的1.6億元,共有4.3億元資金投入“共同富裕”相關項目。另外,騰訊公益還會對沒有籌到太多資金的小而美項目,進行一部分的非限定募捐,幫助他們可持續運營。

除了500億元“共同富裕專項計劃”,今年4月,騰訊宣布首期投入500億元“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資金,在基礎科學、教育創新、碳中和、養老科技和公益數字化等領域開展前瞻性探索。至此,騰訊年內向“共同富裕”領域投入資金已達1000億元。

我們快速響應,是想表達騰訊積極響應黨中央關于促進共同富裕的要求。在力所能及范圍內,騰訊在資金、技術上將積極投入。我們只是星星之火,促進共同富裕需要多方資源的匯聚。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企業、基金會與騰訊公益溝通合作,一起參與到國家共同富裕的議題上來,參與到推動第三次分配的發展歷程中來,共同承擔起促進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使命。

7年,“99公益日”培育了一個互聯網公益的“黃埔軍校”

記者:從推動全民公益、助力公益機構,到全面提升公益行業數字化、聚焦共同富裕,“99公益日”7年歷程的背后,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對自身公益角色定位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認識過程?下一步的發展方向是什么?

葛燄:對于騰訊“99公益日”7年的發展歷程,我有一些深刻的感受。7年來,騰訊公益投入很多人力、物力,致力于通過互聯網為捐贈方和公益機構搭建平臺。一路走來,我覺得參與此項工作的騰訊人都很了不起,我們開創了互聯網公益的新模式。每當我聽到有些人說,雖然現在不參加“99公益日”了,但是我運用互聯網開展籌款、管理方面的成長得益于參與“99公益日”,我都特別感動。可以說,7年,“99公益日”培育了一個互聯網公益的“黃埔軍校”。在騰訊公益平臺上,很多機構、項目在這里成熟、自立,新機構、新項目又源源不斷涌進來。騰訊公益平臺的價值在于讓更多的人了解互聯網籌款、掌握互聯網公益項目的傳播管理技能。我們會繼續堅持對合法合規的項目全部開放。我們不會只服務幾家或一部分機構,帶動整個慈善行業發展才是我們的初心。7年來,令我們欣慰的還有,我們倡導的“一起捐”模式、“理性公益”理念、透明機制成為行業的共識和標準,也讓一塊做好事、集小善成大愛的公益文化深入人心。

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創始人陳一丹說過,社會的痛點就是公益的起點。7年來,騰訊公益以服務國家戰略、解決社會問題為己任,將資金、科技力量、志愿服務力量輸入創新項目中,為解決社會問題提供最佳解決方案。未來,我們還將把“99公益日”堅持辦下去,緊緊圍繞國家戰略,發揮平臺作用,讓符合共同富裕等議題的項目在騰訊公益平臺上得到重點支持。具體到明年的發展目標,騰訊公益將重點培育優質捐贈人,為優質項目做好服務,助力優質項目實現可持續發展。當然,我們會把這種模式堅持到一年365天的工作,而不是僅僅在“99公益日”這10 天做好服務。我相信,明年的“99公益日”,騰訊公益平臺會在今年的基礎上有很大的提升。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10)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