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祖國不會忘記
——全國首期部分優撫對象療養活動見聞

時間:2019-09-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陳華 通訊員 李德營

  “祖國沒有忘記我們,感謝黨和人民給我們的榮譽!”這是目前正在陜西省榮譽軍人休療體檢中心參加全國首期部分優撫對象療養活動的老兵們說得最多的話。

  華山——中華五岳之一,以險峻挺拔著稱于世。斧劈刀削的山勢映襯出軍人堅定剛毅的品格,而華山腳下那融歷史與現代于一體的榮譽軍人康養設施又彰顯出祖國母親對拳拳赤子的綿綿柔情。

  9月1日-25日,值此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喜迎70周年華誕之際,退役軍人事務部自成立以來組織的首期全國重點優撫對象短期療養活動在西岳華山拉開帷幕,不能不說這是對革命功臣的最好褒獎。

  不僅“養”好身體 更要“養”好精神

  尋一抹青蔥,憶一段崢嶸。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的一天凌晨,祖國南部邊境,一排排火箭彈如同憤怒的火龍撲向敵陣,夜空被烈火點燃,我機動部隊向縱深突進……正是在那次戰斗中,石國芳所在部隊立了3個一等功、10個二等功、20多個三等功。

  那時的石國芳才20歲出頭,而他的戰友有的只有十七八歲。“當時我們守的是李海欣高地,敵我之間距離也就20來米,彼此說話都能聽得見,為了堅守陣地,我們調60炮往我們自己高地上打……戰斗打得異常慘烈。”

  像石國芳一樣,這次來華山療養的許多人都是參加過南部邊境作戰的老兵。記者見到張書明時,他正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進行深入體檢——“1/3小腿截肢,每到陰雨天這里會疼。”指著光禿禿被假肢磨得發亮的小腿斷截面,他輕描淡寫地說,“這次還檢查出了甲狀腺結節,右邊動脈腫塊,除了右眼視力完全沒了,其他都還好。”這位鋼鐵漢子戴上假肢站了起來。“走起路腿傷幾乎完全看不出來。”醫生說:“這都是幾十年靠意志磨出來的!”

  據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院長陳繼強介紹,本次短期療養分兩批進行,來自16個省份總共200多名,全部是服役期間或烈士生前榮立平時個人一等功或者戰時個人二等功以上功勛的退役軍人和烈屬。“為了做好接待和服務保障工作,我們專門成立了工作組,用心用情把黨和政府的關愛送到他們心坎上。”

  有著“全國榮軍第一院”美譽的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是在毛澤東主席親筆書信指示下,由時任“兩延”河防司令的何長工1938年創建的,最早建于延安,后幾經輾轉來到華山腳下,先后有參加過二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及新中國成立后因戰、因公致殘的1-4級殘疾軍人3萬多人在這此休養、生活和康復。

  參觀了陜西省榮康醫院院史館的山東省郯城籍退伍老兵陳景國說:“沒想到毛主席等老一輩革命家這么重視傷殘軍人,現在我們不愁吃不愁穿真是太幸福了,感謝習近平主席,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他在一次戰斗中被彈片擊穿了動脈,昏迷了20多天才被搶救過來,“要不是戰地醫生及時搶救,我這命就交代在老山前線了。這次來療養,院方對我們非常照顧,剛報到那天,院長看到我拄著拐杖不方便,特意叮囑工作人員及時送來了洗澡凳,當時我心里暖暖的。”

  來自浙江的陳榮安一直用手機拍照院史館展板,他說:“我要把這些反映我黨我軍光榮傳統的歷史資料帶回去。打仗就會有流血犧牲,但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只要祖國召喚,無論搶險救災還是抵抗侵略,我們會毫不猶豫沖向‘戰場’!”

  “國家退役軍人事務部這次把首期全國部分重點優撫對象接到這里來療養,讓我們十分感動,也備受鼓舞!”河南省南陽市優撫對象、戰時一等功獲得者李建新在參觀后留言寫道。

  重溫軍旅生活 傳承紅色基因

  “嘀嘀嘀,噠噠噠……”每天清晨,華山腳下的陜西省榮譽軍人休療體檢中心院子里就會響起熟悉的軍號聲。許多老軍人穿戴整齊來到操場上,自覺在工作人員帶領下做保健操,雖然沒有了往日的矯健,但一隊一列,有板有眼。

  這是療養活動針對革命軍人特別安排的。此外,還有穿戰訓服集體活動、餐前列隊唱軍歌、觀看紅色電影……“這讓我們闊別軍營幾十年的老兵又有了回到軍營的感覺,許多戰友非常羨慕。”老功臣劉建國高興地說。

  9月2日,參加第一批療養的冀、魯、豫、徽、蘇、浙、閩、贛等8個省份的療養對象,按部隊建制被劃分成了9個(含特殊組)不同的班級。當天,大家自發舉行了一個敬軍禮活動。

  今年65歲的張克剛,來自河南信陽,他15歲當兵,曾服役于54軍鋼刀連,在云南邊境保衛戰中立下戰時二等功。作為療養期間河南班的班長,這次與戰友們一起敬“軍禮”,讓他激動不已:“立正的動作要領,我現在還能倒背如流。兩腳跟靠攏并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這才叫立正!”張克剛邊說邊示范。

  “昨天看《古田會議》,我們黨把支部建在連上,黨指揮槍賦予了人民軍隊 勇往直前的‘軍魂’,戰斗意志在常規戰爭條件下是壓倒一切的、克敵制勝的關鍵。”曾因單次戰斗擒獲兩個一等兵、受到軍區通令嘉獎的詹明德不無感慨地說。

  “步入新時代,打造世界一流軍隊,必須要把價值觀、人生觀教育提上兵員素質教育日程上來,培養軍人對黨和國家的絕對忠誠。”

  1959年入伍、在海軍服役25年后轉業地方的77歲福建籍老兵王木昌說,“一路見證我國海上力量不斷發展壯大,我們只是做了一點本職工作,黨和國家卻給了我們很高榮譽,我們一定把軍隊好的作風保持發揚下去。”

  …………

  大家議論著,展望著。

  療養期間,陜西省榮康醫院充分利用周邊紅色資源豐富的特點,組織療養人員前往渭華起義紀念館、習仲勛陵園、楊震祠等紅色景區開展現地見學。朱惠忠參加了9月8日向渭華起義革命烈士敬獻花籃儀式,“舉起右拳重溫入黨誓詞的那一刻,我們感受到革命先烈在當時血雨腥風的形勢下,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今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就要繼承革命傳統、傳承紅色基因。”

  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師節。這一天,冒著雨,詹明德、楊希貴、朱惠忠、潘貴成、吳清泉等療養對象受邀來到當地中小學,為“祖國的花朵”帶來革命精神洗禮。授課前,小學生代表為老英雄們佩戴紅領巾、大紅花……聽完爺爺們英勇殺敵、不怕犧牲的故事,六年級一班的郭一菲同學說:“我們懂得了今天的和平來之不易,要好好學習,繼承發揚好他們的精神,將來像他們一樣為國效力。”華中一小校長張平表示:“功臣身上那血染的風采,讓我們深受感動和鼓舞,也激勵我們要不忘初心,更好地教書育人。”

  最濃戰友情 使命更光榮

  9月11日分享會上,胸掛12塊獎章的騰月蓮有感而發:“近年來,黨和國家對退役軍人工作越來越重視,成立退役軍人事務部,對我們退役軍人群體加以照顧,在全社會形成了尊崇軍人的氛圍。我們這些老兵不能總以功臣自居,不能總是躺在功勞簿上等靠要,要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的號召,發揚退役軍人退伍不褪色的精神,繼續為社會和人民作貢獻。”言畢,現場掌聲雷動。

  這不僅道出了所有參加短期療養革命功臣的心聲,同時也印證著他們的實際行動。來自福建省三明市的謝曉暉,在一次搶救化學物品大火時被坍塌的廠房砸中造成全身大面積燒傷,作為受傷最嚴重的那名戰士,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痛苦、失落與彷徨。而如今,他不僅擺脫了病床和輔具,而且成為了當地一名聞名遐邇的騎行愛好者,每天騎行100多公里的他,樂觀向上!握著他屢次植皮都不能完全伸直的手,記者意識到,他無愧于“身殘志堅一等功臣”的榮譽。

  為了挑選最適合來此療養的革命功臣,全國各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默默付出著辛勤汗水。山東聊城的馬順華告訴記者,接到通知后,局里迅速開展全域范圍內的療養對象篩查,幾乎一個星期開一次專題會,局長聽取關于每一名療養對象的身體情況匯報,最終從50多名符合條件的報名者中層層選拔出了3人。

  正是在全國各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曾經身為邊境自衛反擊戰敢死隊13班班長的一等功臣李玉來了;曾經精準炮擊敵陣地百余次、多次帶領全班出色完成上級賦予的各項戰斗任務榮立一等功,轉業后又在百年不遇特大洪災中連續奮戰38天的“全國勞動模范”楊希貴來了;曾經與戰友和附近群眾一起撲滅森林大火、卻被山火吞噬達85%燒傷的椒江“最美退役軍人”何廣洲來了……

  近半個多月來,這里屢次見證著奇跡和忠誠。9月10日,第一批短期療養的第十天,秦道河終于見到了自己40年未見的老戰友。“老排長,我就是你的戰士張升武呀。”40年前的剎那芳華一閃而過——1978年,秦道河任我軍某團炮兵連一排長,來陜西華陰招兵時,張升武、郭覺民、王華鵬、梁道坡四人應征入伍,從此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

  “今天能見到老排長,我一生的心愿實現了!”張升武現在是華陰當地一名返聘的路政人員,由于工作原因,他十天來一直堅守崗位,眼看老班長11日就要返程,前一晚才騰出時間前來見面。“這說明你退伍多年后沒有忘記黨和部隊的教導,沒有忘記為民服務牢記使命,依然是一個紀律性很強的人,這讓我非常感動。”老班長的一席話擲地有聲。

  這次療養,劉玉太既是以功臣身份入陜,又是其他療養對象的陪同人員(現為邯鄲市魏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主任科員),可謂身兼多職。為此,他推掉了不少陜西戰友聚會的邀請:“我雖然真的很想念他們,但作為班長和領隊,這次不是旅游訪友,一方面我要照顧所有的河北省優撫對象,保證他們的人身安全,完成上級交代的各項任務;另一方面要認真學習陜西在短期療養工作方面好的經驗做法,回去之后更好地服務廣大退役軍人,把優撫療養工作做精做好。”

  9月6日,全國重點優撫對象短期療養慰問演出在陜西省榮譽軍人康復醫院舉辦。西安軍旅情藝術團、陜西天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演職人員們用精彩的演出,唱響“尊崇軍人、敬重英雄、熱愛部隊、關心國防”的主題。著名歌唱家贠恩鳳也來到現場,登臺獻唱《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向廣大退役軍人致敬。大家一起唱《我和我的祖國》《我是一個兵》《戰友之歌》……此情此景令人動容。

  光陰似箭。轉眼間,短期療養活動即將全部結束。交流分享會上,大家表示,來陜西的這次療養,就跟“回家一樣”!陜西省退役軍人事務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巨小弟表示,各位功臣來陜西,帶來了對黨忠誠、堅守初心的政治品格,帶來了英勇善戰、不畏犧牲的戰斗精神,帶來了無私奉獻、樸實純粹的高尚情懷,讓廣大干部群眾深受教育。

  退役軍人事務部擁軍優撫司司長曹俊專程為陜西省退役軍人紅色療養基地揭牌,他表示,要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退役軍人工作重要論述,堅持優撫工作本質屬性,增強褒揚激勵功能,體現貢獻與待遇匹配、待遇與表現掛鉤,不斷提升他們的榮譽感、獲得感、幸福感,充分調動廣大退役軍人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積極貢獻。

  英雄無悔!為祖國、為人民奉獻青春、熱血和激情的老兵們,祖國永遠不會忘記你們!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9.1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