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幫患者挺起“自主脫貧”的脊梁
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實施深度貧困地區低收入殘疾人脊柱畸形或退變矯正幫扶項目

時間:2019-12-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瑾

  繼2017年、2018年成功承辦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之后,今年,白求恩公益基金會深度貧困地區低收入殘疾人脊柱畸形或退變矯正幫扶項目再次獲得立項。

  該基金會理事長邱貴興說:“執行中央財政支持項目幫助貧困地區盡快脫貧致富,就是要把黨和政府對基層的關愛帶下去。今年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重點資助社會組織在‘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所以基金會今年特意將項目開展地區選定為四川。”該項目在四川省內遴選合作醫院,選取四川省特別是涼山、阿壩、甘孜等貧困地區家庭收入低于社會平均水平的19例患有脊柱畸形或退變且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為他們提供免費矯正手術及減免基本醫療保險報銷比例之外的住院費用。這個項目旨在幫扶患者獲得新生,恢復社會適應能力,自主脫貧,回報社會。

  精心遴選合作醫院,嚴格篩選救助對象

  該基金會執行秘書長田曉犁介紹說,項目工作人員與四川省當地醫院聯系溝通,以各相關醫院在當地的醫療影響力及患者好評度為依據,遴選當地符合項目要求且積極自愿參與中央財政支持項目的醫院作為本項目的合作醫院,共19家。

  該基金會對患者遴選也有一定的標準和要求。首先是從患者患病條件角度考慮,救助對象必須是經過項目合作醫院醫學檢查、確診為脊柱畸形或退變且需要手術治療、經專業醫學判斷無手術禁忌、可接受手術的患者。其次是從患者家庭經濟收入角度考慮,該項目救助對象僅限項目實施行政區域內自愿申請手術、收入低于社會平均水平、持有低保證明或農村特困戶證明1年以上(含1年)或其他特殊困難證明、自愿簽訂《中央財政支持患者受益確認書》、同意在項目指定醫院手術的患者。涼山、阿壩、甘孜等貧困地區患者優先。

  該基金會理事、副秘書長趙宇說,基金會已經連續三年堅持做這個項目,為了醫治患者,專家們不辭勞苦發揚白求恩精神深入基層。大家堅守初心,希望通過他們的努力,幫助貧困患者醫治好以往治不起的病,解決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從而在改變患者肢體形態的同時改變患者的人生,幫助患者挺起“自主脫貧”的脊梁。

  愛心凝聚,專家云集,為項目保駕護航

  為了保障項目的順利成功運行,白求恩公益基金會志愿專家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協和醫院教授邱貴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裴福興擔任總顧問,來自全國 30個省 (自治區、直轄市)75 家醫院的百余名專家、80余名技術指導為項目保駕護航。

  在配套資金方面,基金會加大支持力度,從傳統單一的資金支持升級為資金+手術器械雙支持。項目共獲得配套資金40余萬元、價值100余萬元的超聲骨刀一臺及手術機器人一臺。

  眾擎易舉,眾志成城。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7月5日,項目啟動儀式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十余位知名專家及四川省當地醫院代表出席了本次活動。隨后,項目志愿專家團隊4次赴川,為貧困患者進行幫扶手術的會診及指導。截至目前,已為19例患者完成了幫扶手術,累計救助金額85萬余元。出院患者反饋良好。

  把更多健康扶貧項目帶到需要幫助的人身邊

  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工作人員克服了人手不足、語言障礙、交通險阻、天氣惡劣、高原反應等多重困難,該基金會在組織協調、服務管理等方面發揮了公益組織平臺的積極作用,與專家一起協同作戰。

  該基金會秘書長張娟娟對記者說,7月21日,是骨科項目第二批手術的時間,基金會一共在成都、綿陽、宜賓三地6家合作醫院完成了9例手術,每例手術都歷時4個小時以上,強度極高。“合作醫院的積極配合,醫療專家們的忘我奉獻,還有大家的鼎力支持,都讓我們萬分感動。愛的力量可以改變患者后半生甚至整個家庭的命運,這才是基金會做公益的意義,更是基金會努力前進的動力。”張娟娟說。

  來自江油市大堰鄉帽盒村的患者楊先生,在手術成功后,當即表示希望自己離世后,把眼角膜通過基金會捐獻給有需要的人,在場所有人無不為之感動,感覺他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該基金會項目執行人員對記者說,手術成功后,很多患者及其家屬都特別希望能夠見見為他們做手術的主刀醫生及指導專家,向他們親口說一聲“謝謝”。

  作為醫療健康領域的公益慈善平臺,白求恩公益基金會任重道遠。“基金會以弘揚、傳承白求恩偉大精神為宗旨,能夠承辦中央財政支持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服務項目,在公益健康領域構建公益慈善平臺,廣泛開展健康扶貧活動,是我們的莫大光榮。”邱貴興表示,基金會將會一直致力于履行健康扶貧的社會責任,在健康中國的行動中,爭取把更多健康扶貧項目帶到需要幫助的人身邊。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2.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