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身后事改革帶來群眾舒心放心

時間:2020-11-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祝 闖 通訊員 楊 洋

提升殯葬服務水平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之一。黑龍江省民政部門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將殯葬治理和提升服務作為重點,在強化基本殯葬服務普惠性、推出惠民殯葬政策、提升殯葬管理服務水平、促進移風易俗等方面持續發力,取得顯著進展。

為百姓身后事減負

近年來,黑龍江省出臺多項殯葬惠民政策,并于2019年減免了全省城鄉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和低收入群體的遺體接運、遺體暫存、遺體火化、骨灰寄存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用,實現了為困難群眾“保基本、兜底線”的目標。

在推進殯葬惠民進程中,省民政廳把強化基本殯葬服務普惠性作為重點,因勢利導、科學謀劃,鼓勵各地“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全省各地積極響應,結合實際推動基本殯葬服務普惠性、均等化。伊春、鶴崗將殯葬基本減免政策覆蓋至戶籍人口,大興安嶺等地將覆蓋人群擴展到非本地戶籍人口;齊齊哈爾市委召開專門會議,研究殯葬惠民“4+3”模式;克山縣等地從減免四項基本殯葬服務費用擴展到多項延伸服務費用。多地將惠民殯葬政策納入政府“民生實事”,實現了政策免費范圍內辦理喪事“不花一分錢”。

讓殯葬服務回歸公益

在開展殯葬領域行風整頓工作中,省民政廳聯合有關部門,從行業亂象“禁和治”、服務收費“減和免”、白事先生“控和限”、移風易俗“倡和獎”、違規喪葬“管和懲”等5個方面發力,推進殯葬領域規范化建設和服務質量提升。

在省民政廳指導下,目前有12家民營殯儀館回歸公益屬性,另有24家也在逐步落實中。同時,民政部門指導各地對民營殯儀館、服務中心、公墓等殯葬設施的安全防火、服務收費和行風建設等,均參照國有殯儀館標準加強監管。為保障服務質量,省里要求各地殯儀服務機構普遍實施殯葬服務“六公開”制度,為群眾提供“清單式”服務,服務項目、內容、價格、程序等必須對外公示,全程接受民政等部門監管。服務流程公開透明了,喪葬費用進一步降低了,群眾體驗到了舒心放心的殯葬服務。

“疏堵結合”滿足群眾需求

黑龍江省堅持“疏堵結合”,推動形成節地生態安葬、喪事文明簡辦的良好風尚。

推廣公益性骨灰寄存堂。省民政廳大力推進中心鄉鎮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建設,目前,已推進70個中心鄉鎮建設公益性骨灰寄存堂,覆蓋省內66%的縣域。預計到2021年底,還將陸續建設100個中心鄉鎮公益性骨灰寄存堂,基本覆蓋全省所有常住居民。

因地制宜推行生態葬。各地民政部門積極倡導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大興安嶺地區積極推廣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生態葬法,已先后樹葬了1973名逝者的骨灰;黑河市對江葬、樹葬等方式的逝者家屬分別給予2000元的獎勵補貼,已先后為224位逝者家屬發放獎勵補貼44.8萬元。

大力倡導非現場祭掃。今年清明節期間,在暫停現場祭掃的情況下,全省殯葬服務機構積極開展“三個一”(開展一次代祭、獻上一枝鮮花、擦拭一次墓位)和“云祭掃”服務,共開展集體代祭活動214次,獻花11.9萬枝,擦拭墓位(格位)101萬個,“云祭掃”平臺訪問量超過414萬次。代祭、共祭、云祭等一系列“不見面”祭掃方式受到群眾普遍歡迎。目前,全省各地都向社會公開了祭掃服務熱線電話,搭建了網上祭掃平臺,群眾通過電話或網絡預約即可獲得相關服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7)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