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戰“疫”關頭顯擔當
——郴州市救助管理站抗擊新冠肺炎紀實

時間:2020-02-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祝 闖 通訊員 何 以 周紅梅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省郴州市救助管理站在當地黨委政府和民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迅速制訂應對方案,積極落實部署,全站上下第一時間全力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以確保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疫情期間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從“工作方案”到“應急預案”

  救助管理有章可循

  提前謀劃,令行禁止。1月27日,市救助管理站發出全站工作人員取消休假的通知,工作人員紛紛放棄和親人團聚的時間回到崗位上。全站上下能夠做到令行禁止,這要歸功于該站早在1月22日就制訂的《郴州市救助管理站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并在召開春節假期前最后一次會議時,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作為首要工作進行的部署,以及對消毒防控物資儲備、入站體溫檢測、室內消毒操作都做了詳細安排。1月23日,各項防控設施及物資到位,消毒等一系列防控工作也在按照既定方案執行。1月27日,工作人員回歸崗位后,全站再次召開疫情防控緊急部署會。從這次會議開始的那一刻起,全站工作人員就進入了7×24小時防控疫情的工作模式。

  細節決定成敗。為了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萬無一失,市救助管理站以將“新冠肺炎病毒擋在站外”為目標,1月27日又制訂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明確站內成立以黨總支書記、站長為組長的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了一系列工作管理制度、各種表格臺賬,明確了疫情防控各項工作操作流程與規范。要求嚴格執行領導帶班制度,每位班子成員都必須參與到防控一線。為了保證應急預案能及時、完整、準確地執行,領導小組還組織全站職工對防控專用設備和工作臺賬的使用進行培訓,確保突發情況出現時,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及時做出規范的應急處置。

  布防老站 用好新站

  救助管理有備無患

  全面消殺病毒,防控流程可追溯。市救助管理站為確保病毒在站內無法滋生與傳播,每天工作人員按照要求對工作區域進行2次徹底消毒。先是噴灑稀釋后的84消毒液對地面進行殺毒滅菌,接著在全站區域點燃艾條熏香進行空氣殺毒,最后在人員集中的救助區域使用滅菌噴霧劑進行噴灑。為避免遺漏,郴州市救助管理站要求工作人員每次消毒完成后都要認真填寫消毒登記表備查,并安排人員進行定期檢查。

  緊急啟用新站,切斷病毒傳播的可能。由于各地封路不能及時送返受助人員,以致滯留人員不斷增加。為防止在站內滯留人員交叉感染,郴州市救助管理站提前啟用了即將完全完工的新站。計劃通過新進求助人員在老站辦理接待手續,由專車送至新站救助觀察的方式,從而阻隔病毒傳播的可能。1月28日,郴州市救助管理站用了一天的時間做好新站布置和消毒工作,并緊急調配了冬季衣物100套、個人生活及床上用品40套、方便飲食40件以及600份一次性餐具,確保新入站救助觀察期的受助人員健康有保障、生活有供給。1月31日,新入站受助人員全部安排新站入住,當天入住人員達12人。

  后勤科全員出動,保障兩站供給。新舊兩站同時使用對后勤保障工作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了確保兩站物資供給,尤其是滿足防疫物品使用,市救助管理站一方面安排后勤科全員出動,積極聯系市內各藥房門店購置防疫物資。另一方面,站內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時向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和湖南省民政廳申請物資。最終,市救助管理站儲備了醫用口罩11740個、一次性手套450個、家用84消毒殺菌液55瓶、40斤裝84消毒液10桶、雙氧水20桶、醫用酒精56瓶、紅外體溫計4支,并且備足了艾條、蓮花清瘟和抗病毒口服液、板藍根等常用藥物。

  站外街面巡查 站內實時監測

  救助管理不漏一人

  街面巡查主動救助不停歇。1月25日晚上10點,在郴州市人民東路,站長胡揚國和巡查人員一同勸導睡在街邊的兩名拾荒者到救助管理站避寒。街面巡查是及時發現保障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郴州市救助管理站長期堅持的一項措施。春節期間正值寒冬,加上疫情防控需要,巡查小組成員連軸轉,每天上街巡查勸導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入站接受救助,處理社區以及熱心市民提供的求助線索。身為站長,胡揚國更是身先士卒在一線指揮。

  1月30日晚上9點,在開展街面巡查時,胡揚國和工作人員發現一名流浪人員睡在蘇仙橋下,上前詢問后得知此人自稱黃某,戶籍是湖北黃岡。為妥善救助黃某,胡揚國不斷通過電話與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當晚零點左右,當地疾控中心的醫務人員和救護車將黃某送到定點醫院隔離診斷。救護車未到之前,工作人員們一直在夜幕下共同守護著黃某。

  站內體溫監測不松懈。為了嚴密監測站內受助人員和工作人員的體溫變化,郴州市救助管理站配備了4把紅外體溫儀,每天三次對所有工作人員和滯留受助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將所有人員的體溫都登記備查。

  1月25日晚上8點,站內一名受助人員體溫監測達到37.8攝氏度,有明顯發燒跡象,當班工作人員及時對其進行了隔離,并撥打市傳染病醫院電話。醫護人員將其接走時體溫監測顯示為38.5攝氏度。胡揚國得知此事后第一時間回到站內,并全程參與此次事件的應急處理,直到第三天醫院確診那名受助人員患病為過敏性肺結核,排除了新冠肺炎的可能,他心中懸著的石頭才算落了地。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市救助管理站的全體工作人員始終按照值班要求24小時堅守崗位,吃住都在站內。黨員唐貴成從來都是重活累活爭著做,這次在新站值守時,他因勞累過度在夜里巡查中暈倒了;老黨員余治軍不顧身體多病,防疫期間仍每天堅持對在站的受助人員親自詢問,并隨手做好記錄;全站女同志被安排到新站開展工作,她們毫無怨言背起鋪蓋搬到新站,個個堅守崗位,輪流值守直到今天……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2.1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