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通訊員 趙宇新
“16年前,如果我說去海邊撿垃圾,別人會說‘有病啊!’但現在,大家會說‘好啊好啊,我帶孩子跟你一起去?!@就是觀念的轉變?!睆V東省深圳市海洋保護志愿者梁秋蟬感慨地說。
9月19日,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主辦的第四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如約而至,全國沿海27個城市的萬名志愿者參加這次活動,150余家媒體記者參與報道。本屆活動主題為“守護美麗岸線 我們共同行動”。
政府看到了民間力量的作用
“與過去比,今年各地政府部門的參與熱情明顯提高?!被饡崩硎麻L呂濱說出在本屆活動中感受到的最大變化。
深圳市大鵬新區五家海洋監管部門以簽署備忘錄的方式,成立了“海陸統籌海上聯合執法隊”,與同時成立的“藍色守護帆船隊”形成政府執法、民間監督的“政社互動”工作新模式。
“福建省政協副主席劉獻祥出席了福州主會場的啟動儀式。在活動現場,他邀請我們為政府撰寫《福建省海灘垃圾的情況報告》?;顒咏Y束,省環境保護廳海洋處負責人打來電話,約我們共商海洋保護大計?!备=ㄊ『Q笊鷳B文明促進會會長、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方垂弘接著說,“我們非常感謝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不僅給各單位提供經費支持、業務指導、政策答疑,最重要的是給大家提供了一個與當地政府互動的寶貴機會?!?/span>
本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是落實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精神和自然資源部關于生態保護修復計劃的一次積極行動。
“有為才能有位。這幾年,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影響力越來越大,效果越來越顯著。政府看到了這支力量的作用,希望借助甚至愿意支持這支力量為當地生態文明建設做更多的事、出更多的力。”基金會秘書長潘新春認為。
一股藍色合力正在形成
“通過四屆全國凈灘聯合行動,不僅喚起了政府部門的重視,還帶動越來越多企事業單位、公益組織、志愿者、媒體、知名人士和廣大群眾參與到海洋保護中來。”基金會理事長孫志輝告訴筆者。
在福州主會場的布置過程中,筆者發現陸續有不少從廈門、泉州、漳州、福州市連江縣等地趕來的志愿者。一問才知道,他們是福建省內最優秀的9家凈灘團隊負責人。
據了解,作為一家省級海洋公益組織,福建省海洋生態文明促進會的使命就是將省內同行聯合在一起,促進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牽手”,推動建立省級海洋保護公益平臺,探索出一個可供全國借鑒的“福建模式”。
“我們發現企業越來越重視海洋公益事業。為激發企業參與熱情,深圳專門策劃了‘點亮260海岸線’聯合凈灘行動,在全市260.5公里長的海岸線上設置26個凈灘點,交給26家認領企業負責清潔當地的海灘,每個月開展一次活動?!?nbsp;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秘書長馬海鵬說。
“對于志愿者,我們不患寡而患多?!边B云港市清潔海岸志愿服務中心理事長黃威開玩笑地說,“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基金會要求分會場將人數控制在100人以內,我們第一輪報名就超過了700人?!?/span>
“這幾年老百姓的變化特別大!大家海洋保護意識明顯增強,過去扔垃圾很隨便,現在都會去找垃圾箱。我們撿到的垃圾一年比一年少。”錦州市星星之火愛心協會理事長王林欣喜地說。
“過去是我們找媒體,現在媒體會主動找我們做專訪,幫我們做紀錄片,比如廣東廣播電視臺等。媒體也成了海洋公益事業的支持者和擁護者。”馬海鵬補充道。
本屆活動還吸引了中國女排世界冠軍徐云麗、青年演員陳學冬為自己家鄉福州和溫州做公益代言。
對幾年來發生的變化,基金會副秘書長向友權深有感觸地說:“在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的催化下,各行各業、四面八方的愛海力量慢慢萌發、成長、壯大、匯聚,一股藍色合力正在形成!”
創新路上你追我趕
“為了避免每年一屆的凈灘活動變成‘例行公事’,基金會鼓勵各地創新活動形式和內容。”潘新春說。
福建省海洋生態文明促進會將設立“福建省濱海沙灘保護公益基金”,專門用于支持省內海洋公益組織開展海灘整治、海洋垃圾源頭治理等。
青島主會場圍繞不同年齡段的需求,打造出一場集公益凈灘、主題演講、海洋科普、生態影展等于一體的“海洋嘉年華”活動。
連云港注重在機關、企事業單位中組建“公益凈灘志愿服務隊”。目前,這支1000人的隊伍已經充分融入到連云港四級聯動灣長體系中,作為“看不見”的第五級而存在。據黃威介紹,連云港的“灣長制”已經初步實現了政府主導、社會為輔的共建格局。
深圳組建了中國首家民間環保帆船隊——藍色守護帆船隊。政府對海灘越來越重視,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將把海面作為未來的清理重點:向全國帆船隊發出“不向海洋丟垃圾”的倡議,力爭把抄網發展成為所有帆船的標配,推動在全國帆船賽事上設立海洋環保獎。
潘新春在接受采訪時反復強調,“創新,歸根結底是為了提高人們的海洋保護意識。這是一個只有起點沒有終點的過程。因為影響心靈而不再扔垃圾,比撿垃圾更重要!”
他指出,“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將各地海洋公益組織團結在一起?;饡敢饫米陨碣Y源豐富、了解海岸線基本情況、熟悉海洋政策、掌握海域海島整治修復現狀等方面的優勢,為大家做出應有的貢獻?!?/span>
品牌化、常態化成為共識
公眾選擇公益的途徑越來越多,要想在公益浪潮中脫穎而出,就要走品牌化發展道路。
“我們成立了品牌部,在啟動儀式上公布了藍鯨‘布魯’(英文Blue)的品牌形象,俗稱吉祥物。在設計大型公益活動時,還會把凈灘活動作為一個模塊嵌入其中。” 海南省藍絲帶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副秘書長初騰飛介紹了一些經驗做法。
“品牌化應該包括清晰的組織架構、決策議事機制、一系列活動內容、標識(logo)和獨有的品牌話語?!瘪R海鵬分享自己對品牌化的理解。
每年凈灘日這一天,各地統一時間、統一口號、統一logo、統一旗幟、統一橫幅、統一服裝、統一展板。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已經有了品牌化的良好基礎。
“品牌化具有全年性、常態化、家喻戶曉的特點?!迸诵麓焊爬ǖ溃盎饡L試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一要加強頂層設計;二要為海洋公益組織提供孵化、培育功能,定期開展骨干力量培訓班,加強政治引領和能力建設;三要完善和深化全岸線海洋垃圾監測工作,為政府提供咨詢建議;四要與各地政府部門和海洋公益組織深入交流,讓常規活動更接地氣。”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