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一個圖書館的作為

時間:2020-11-2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翟 倩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珠游溪作為浙江省三門縣的母親河,孕育著三門人。閑暇時,人們在溪畔散步、嬉戲,感受著大自然賦予的美好。就在3年前,溪畔的文創(chuàng)園多了一幢白色建筑,綠色蔥蘢中,一塊“三門縣有為圖書館”的牌子顯示著它的身份,進進出出的孩子們則給予它更多的價值。

給孩子不一樣的世界

2012年6月,有為圖書館誕生于浙江省三門縣的一個廢棄廠房。作為創(chuàng)始人兼現(xiàn)任理事長的章瑾說起建館初衷滔滔不絕:“我是在2011年從新加坡飛香港的某個夜晚,閃現(xiàn)的這個念頭。”

章瑾畢業(yè)于劍橋大學,是土地經(jīng)濟系與哲學碩士,曾在香港、北京從事金融業(yè)多年。當時,親戚家的幾個孩子高考成績剛剛公布,超出重點線十多分。因為章瑾留過學,在親戚們眼中是見過大世面的人,想讓她參謀填報志愿,于是,章瑾與孩子們有了如下對話。

“你想學什么專業(yè)?”

“不知道。”

“你想去哪個城市?”

“不知道。”

“有什么興趣愛好?我們可以討論以后的職業(yè)方向。”

“不知道……我爸媽說了算。”

“我猛然驚醒,小鎮(zhèn)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精神世界并沒有太大的改變。”章瑾思考,大城市里有博物館、科技館、美術(shù)館,孩子們有更多的資源參加活動、探索興趣,像三門這樣的小地方,孩子們從何開闊視野,接觸社會?于是,給小鎮(zhèn)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的念頭,便在她心中扎下了根。“如果十多年前,三門有這樣一座圖書館,既能開闊視野,幫助我找到自己的興趣,又能發(fā)掘自己的能力,也許我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哪怕僅僅是為了給自己圓一個童年夢想,我也要建一個不一樣的圖書館。”章瑾下定決心。

為了圓這個夢,章瑾付出很多,以“三年內(nèi)將自己嫁出去”為條件,與母親換來一個倉庫作為圖書館的棲身地;尋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草擬策劃書、分赴不同的圖書館考察、調(diào)研本地需求、商討圖書館的走向;制定各項規(guī)章制度,吸引社會資源,開展多種活動,組建義工隊伍,逐漸完善圖書館的管理。

8年走來,圖書館從廢棄廠房搬到了珠游溪畔的文創(chuàng)園,藏書30000余冊,辦卡讀者超過3500人,帶動16.74萬人次參與閱讀,組織各類文化活動1200多場,4萬多人參與,先后組建有為志愿者團隊、初中生義工、教師義工、女人俱樂部等義工團隊或自治組織。因為“有為人”的參與,圖書館這棵小樹苗正茁壯成長。

言傳身教的力量

有為圖書館的主要服務(wù)對象,是5歲-18歲的兒童、青少年。

5歲-9歲的孩子在圖書館的主要活動,就是“繪本故事”。每次有一位志愿者老師講故事,她們基本都是本地幼兒園、小學的在職教師或者志愿者媽媽。章瑾說:“有位老師曾跟我聊過,在這里講課更加放松、活躍,孩子們宜于接受,老師們更加自如。”

正是這里的寬松環(huán)境,讓兒童潛移默化地愛上閱讀。

可能是媽媽很早就加入圖書館團隊緣故,毛毛一出生就對圖書館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小小年紀的他常常在圖書館里一待就是一天。2017年,毛毛到了上小學的年紀,媽媽幫他選擇了讀書氛圍很濃厚的學校,“他媽媽告訴我,毛毛一個學期讀過的書摞起來有60厘米高。”章瑾說,“雖然毛毛的學業(yè)成績并非最好,但共情能力強,社會情感力高,這是閱讀的力量,也應(yīng)了我們辦有為的初衷。”

兒童時期熱愛閱讀只是一個基礎(chǔ),初、高中生從在這里舉辦的各種活動中更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和價值。

這些活動會請懂得和孩子們打交道的外教,或者是慕名前來參與的大學生們來授課、帶隊,他們大多是“牛人”。一位在英國讀書的女生,愛動漫,將哲學課講得生動迷人,拿起吉他就能唱好聽的民謠,孩子們羨慕之余會努力成為她的樣子;曾經(jīng)環(huán)游中國的自行車騎士來開講座,孩子們會制訂背包游的計劃;有香港、國外的大學生和大家分享出境、出國留學經(jīng)驗,孩子們受益匪淺。

小晨就是小迷妹之一,在她繪制的少女手賬中,記錄著她的成長:高一時參加有為圖書館組織的夏令營,帶隊導(dǎo)師小婉姐姐是來自臺灣某大學的學霸,說話很溫柔,整個夏令營我們無話不談,從生活到學業(yè)她教會我很多。夏令營結(jié)束時,我很舍不得她,感覺心里空落落的。媽媽安慰我,你那么舍不得小婉姐姐,就該緊跟她的步伐,變得和她一樣優(yōu)秀。從此以后,我改變了自己在學校混日子、應(yīng)付課業(yè)的毛病,定下了當班長的目標,一步一步前進。

如今的小晨,考入河南大學學習俄語,留學白俄羅斯,到上海工作,終于趕上了小婉姐姐的步伐,也成為別人眼中的“哥哥姐姐”,帶動著更多的孩子一起前行。

改變從每一個人開始

“一座圖書館,改變一座城”是有為圖書館的座右銘,更是章瑾的終極理想。“建一座圖書館,乃至于做公益,并不是單純的給予,重要的是讓大家意識到這件事與他們息息相關(guān),意識到他們是其中的一分子,讓他們來參與共建。”

黃理理的家庭就因女人俱樂部完成了從“土包子變書香門第”的轉(zhuǎn)身。在接送兒子參與有為活動的過程中,黃理理成為繪本志愿者,加入女人俱樂部,并從志愿服務(wù)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魅力,成為秘書長,組織讀書會,兩周就讀一本書。她的改變帶動了其家庭的變化。“一天下午,陽光明媚,我正捧著書窩在沙發(fā)中,一抬頭突然發(fā)現(xiàn),家里三口人每人捧著一本書坐在各自的角落里。那種感覺特別好。”她說,“我很感謝有為,如果不是它,可能我現(xiàn)在還會像其他媽媽那樣每天靠打牌打發(fā)時間,我的家庭也不會飄滿書香。”

改變的又何止黃理理一個家庭,黃敏老師也是其中之一。

黃敏也曾是有為圖書館的讀者,因她就職的中學離當時的圖書館很近,開始幾年,她在館里借書、帶著孩子聽繪本,給孩子報名參加素養(yǎng)課程。“隨著接觸的增多,我內(nèi)心有所觸動,也想要為圖書館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于是,黃敏成了素養(yǎng)課“職業(yè)人生”的義工教師,“這些素養(yǎng)課程與學校的傳統(tǒng)課程不一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也讓我梳理了自己的職業(yè)、反思教育孩子的理念。”經(jīng)過幾年的學習探索,黃敏改變了與孩子的相處模式,而且切切實實看到了家庭中的變化。此后,黃敏創(chuàng)辦了三門縣愛有家社區(qū)工作服務(wù)中心,致力家庭教育,有近1000名父母參與學習。“有為是一個很好的平臺,幫助我實現(xiàn)自己的生涯規(guī)劃,讓我不再溫水煮青蛙般地過著一眼望到頭的生活。”黃敏如此評價有為。

如今,章瑾已經(jīng)并不滿足三門的圖書館,她想開拓更新的市場,把有為圖書館復(fù)制到長三角其他地方。之所以選擇小地方建館,章瑾是這樣回應(yīng)的:“我是小鎮(zhèn)出來的,小鎮(zhèn)的生活往往耽于安逸,但人們價值觀較為單一,缺乏教育資源,也缺乏視野,這正是有為可以改變的。”

與浙江省嘉興市王店鎮(zhèn)政府合作開展的、面積近1000平方米的分館將于今年底開館。“王店鎮(zhèn)古稱梅里,因此這個分館名叫梅里有為圖書館。這是一個新舊融合的社區(qū),整個小鎮(zhèn)近40%是新居民及其子女,面臨著社區(qū)融入困難、文化生活缺乏、教育資源匱乏等問題。我們很感謝鎮(zhèn)政府的信任,也將努力與當?shù)鼐用窆步ㄒ蛔谌肷鐓^(qū)的、有溫度的圖書館,給流動家庭的孩子帶來校園之外的陪伴、不同的素質(zhì)教育與豐富的課余生活。”章瑾相信,這個有作為的圖書館,將給更多孩子帶來一種有活力、有生氣的新體驗。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25)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