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青海打造“智慧民政”方便群眾辦事

時間:2020-11-27   瀏覽量:128 次  來源:青海日報
【字體:    打印

11月20日,在西寧市湟中區魯沙爾鎮行政服務大廳,張全文正在為親戚申請臨時救助。他說“遞交申請后,所有事項一周之內都能辦結,非常方便。”

“十三五”期間,我省以社會救助規范管理為抓手,以信息化建設為依托,搭建了“一門受理、協同辦理”信息化平臺,完善了低保、特困、臨時救助等信息系統,通過一門式受理、轉辦,社會救助申請、審核、審批基本實現了信息化辦理。健全完善了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信息平臺,實現了與公積金管理中心、戶籍、交警、人社、財政、國土、中國銀行等17家單位23項申請救助家庭財產收入信息比對交換,救助對象認定精準度大幅提高,基本做到了“信息多跑腿,群眾少跑路”。

今年,針對低保等社會救助對象動態管理難、“死人吃低保”等問題,省民政廳借鑒上海等地的先進經驗,著力破解民政救助領域資格認證、生存狀態核查等難題,開發了社會救助端管理功能,研發了青海民政App人臉識別模塊。基層工作人員可通過手機App,對已經受理的城鄉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等申請救助事項進行資料變更、信息完善,對低保、特困供養對象通過手機App人臉識別功能開展動態管理,不僅有效維護信息安全,防止冒領行為的發生,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群眾滿意度,且有效解決了邊遠地區困難群眾無法按月或按季去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簽到等問題,為實現民政服務對象精準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后將統一部署,深入打造“智慧民政”。拓寬申請受理渠道。讓困難群眾可前往村級社會救助服務站申請,或由社會救助經辦人員手持移動設備入戶協助困難群眾申請各項救助,有條件的困難群眾也可通過智慧民政App足不出戶完成申請,逐步實現困難群眾申請救助由“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通過移動設備完成信息完善、核對、入戶調查、審核、審批等操作,實現救助對象的動態管理、上傳圖片、資料變更等。同時,提升申請救助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能力。進一步優化核對系統,拓展核對內容,確保核對結果更加精準高效,切實發揮核對在社會救助中的重要作用。(記者 趙靜)

(來源:青海日報2020年11月27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