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良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人要活命得靠糧食,糧食與人有著過命的交情;國家要興旺離不開節儉,節儉與國家發展緊密牽連。勤儉節約是我們面臨的永恒課題,從“光盤行動”到“剩餐打包”,全社會勤儉節約的氛圍逐漸形成。勤儉節約風尚與家風、校風、黨風密不可分。從家風、校風、黨風入手,讓勤儉節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才能樹立起“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社會風尚,激發艱苦奮斗的精氣神。
傳好家風潤心田
傳承弘揚勤儉節約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從家庭來說,父母教育是基礎環節。古人云:“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這強調自身行為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想讓孩子養成節約的好習慣,父母要以身作則,將節約融入生活實踐。
我家有過貧窮和富裕的經歷,但不管家境如何變化,父母一以貫之地堅持勤儉持家。起初,家里孩子多,經常填不飽肚子。在我的記憶里,對饑餓的印象非常深刻,從食堂打回來的稀粥稀得如鏡子一樣,都能照出人影來,即使在粥盆里使用“靠邊沉底輕撈慢起”技術也打撈不上來幾顆飯粒。父母喝上面稀的,稠點的讓孩子喝,偶爾有幾顆飯粒“竄進”父母的飯碗里,喝到嘴里,個別的還塞到牙縫里,他們就把粥湯含在嘴里“嘟”幾下,把牙縫里掉下來的飯粒咽到肚里。在今天看來不可思議,當時實屬無奈。
為了一家人的生活,父母日夜忙碌,難得吃上一頓安穩飯、睡上一個安穩覺,含辛茹苦把我們一個個拉扯大。當我們陸續找到工作、能獨立生活時,家里的情況也隨之逐漸好轉,糧食略有結余,能吃飽飯,過年過節還能吃上肉。但父母依舊精打細算過日子,一日三餐基本上是粗茶淡飯,從不浪費一粒米、一片菜葉。不小心掉在桌面上的飯粒,父母一粒粒夾起來送到口中。每次吃完,總是夾起一片菜葉把碗底一抹,再把菜葉吃掉。衣服補了又補,舊的能穿基本不買新的,大孩子穿不上的衣服留給小一點孩子穿。剛開始有肉吃的那會,誰也不動筷,飯都快吃完了,盤子里的肉依舊未動,只得實行分配制。母親往這個碗里夾,那個碗里夾,就是不往自己碗里夾,父親帶領子女們集體“罷宴”,母親不吃,大家都不吃,無奈,母親只得跟大家一起吃,那肉真香啊!雖不富裕,但一家人其樂融融。
優良的家風在孩子的成長歷程中充當著向導的角色,影響著人生目標確立、意志品格的養成。父母很少說教,但他們的行為深入到我們的骨髓里,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家先后有4名熱血男兒投身軍營,可以說是軍人之家了。有參加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戰場殺敵,成為英雄的;有參加1998年長江抗洪,保護人民財產安全,火線入黨的。我在軍營中磨煉,多次立功受獎,還當了干部。那會一提干月薪就是54元,在當時算是高工資了。我的兄長和他的兩個兒子從部隊轉業,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辦工廠、開公司,掙了一些錢。那會我們家吃有余糧,用有余錢,還買了小汽車,家境發生了質的飛躍。但節儉的家風沒有變:飲食依舊清淡,吃多少盛多少,不允許有剩菜剩飯,掉下來的飯粒一樣夾起來吃掉。父母從未到飯店吃過一頓飯,平時公交出行,既環保又節省。
我的兄弟姐妹沒有一個挑食的,有人跟我父母開玩笑說,你們家的幾個孩子都很好養,啥都吃。不管是熬糊的稀飯、清亮見底的湯,還是不對胃口的飯菜,只要盛進我們兄弟姐妹碗里,都會吃個精光。這也許跟家境是否貧富、口袋里是否有錢、碗里飯菜是否好吃無關,卻與家風息息相關。
塑好校風講故事
從學校來說,教育啟發是重要環節。老師可以和孩子分享節儉的故事,培養他們的節儉意識。
講好古人節儉的故事。春秋末期,晉靈公派人刺殺士大夫趙盾。刺客潛行到趙盾家后,見他正在吃晚飯,餐桌上只有一條小魚,這是普通士人用餐標準。刺客認為趙盾“為晉國重卿而食魚飧,是子之儉也”,遂不忍刺殺。趙盾因為節儉躲過一劫,保住了性命。
講好偉人節儉的故事。毛澤東同志一件睡衣上打了73個補丁,周恩來同志“一片菜葉抹碗底”,刻印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斗的精神品格,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講好尊農惜糧的故事。唐代開成年間宰相李紳將盤中餐與農民在烈日下的汗水聯系在一起,凝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使孩子們懂得糧食離不開農民艱辛的勞作,從而尊重農民的勞動,從心底里珍惜糧食。
講好國外節儉的故事。日本、德國等從幼兒園開始對孩子進行節儉教育,教育他們吃好早餐,均衡飲食,享受聚在一起用餐的時光。相關的經驗做法,值得交流學習。
開展走進農田、認識農作物主題體驗活動。有的學校利用校內和周邊空地,師生們一起播種、澆水、施肥、除草和松土,讓學生們參加農作物種植、收獲的全過程,體會勞動的辛苦,感受豐收的喜悅。在孩子們小小的心田里播下愛自然、愛勞動、珍惜農作物等“愛”的種子。
立好黨風強引領
踐行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黨員帶頭示范是關鍵環節。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是我們黨長期堅持的優良作風,是珍貴的傳家寶。
站位要高。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群眾都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你節儉,與群眾同甘共苦,群眾就擁護你、支持你;你大吃大喝,貪圖享受,群眾就疏遠你、反對你。所以,黨員領導干部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崇尚節儉、不鋪張浪費,具有示范和引領作用。倡儉戒奢絕不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生活小事,而是事關黨的事業成敗的大事,黨員領導干部一定要站在這個高度上認識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做得要實。黨員領導干部要保持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必須從自身做起、從日常做起、從生活做起,把節儉融入日常生活。黨員領導干部要以從嚴從緊從實的標準要求自己,以優良的黨風帶政風,以良好的政風引領社會風氣的改善。
遵章守紀。勤儉節約要靠黨員領導干部不斷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增強自覺性,還要帶頭遵章守紀。要認真貫徹執行《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關于厲行節約反對食品浪費的意見》《關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批示精神加強監督執紀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的工作意見》等,做遵章守紀的表率。
倉廩實,天下安。中華民族經歷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苦奮斗歷程,但倡儉戒奢的道理并未過時,是每個人永恒面對必須做好的課題。讓勤儉節約的新風尚,引領我們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作者系浙江省杭州市原軍安辦機關黨委書記、主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