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推進社會救助專項治理實施精準保障

時間:2020-11-1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沈蒙恩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民政局立足實際,深入推進社會救助專項治理,探索創新措施,建立社會救助精準保障示范區,不斷提高社會救助的規范化和精準化水平。

實基礎、強服務,提升社會救助效能

強化兜底保障,落實“應保盡保”。一是提升救助標準,強化基本生活保障。目前全區低保標準為1102元/月,今年以來新增低保對象607人,35戶享受低保漸退期。二是優化部門聯動,落實物價臨時補貼。今年蕭山區已啟動困難群眾價格補貼7次,累計發放1781萬元,惠及困難群眾8萬余人次。三是統籌銜接政策,推進兩線合一。進一步加強與區農業農村局的對接,確保低收入農戶與民政救助對象認定標準、區域有效銜接,對數據庫中不一致人員進行逐一核對,有效防止出現因認定機制調整而漏認符合條件對象的問題。

細化檔案要求,做到“一戶一檔”。一是完善救助資料信息。蕭山區通過專業第三方組織對24個單位進行檔案資料詳細檢查的基礎上,區民政局工作人員逐一下基層,并結合審計、紀委、財政等部門的專項檢查,對檔案資料填寫不全、不規范等問題一一通報、現場指導并限期整改。二是規范救助檔案管理。蕭山區制定了統一的救助檔案標準,讓鎮街有版可依,有范可取,大大提高了救助檔案的整改效率。

創新服務模式,提升救助品質。一是開展“愛心三房”(臥房、廚房、書房)改造的精準救助。通過精準排摸,將154戶農村收入型低保家庭列入書房臥房改造,20戶城區低保家庭列入廚房改造。截至目前,“三房”改造全部完成,困難群眾滿意度有效提升。二是扎實推進精準保障示范區建設。例如,散居特困(五保)老人服務與公益慈善組織、屬地敬老院、村(社區)相結合的創新模式,實現救助服務多樣性。三是引導社會力量構建多元救助格局。通過公益創投、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積極探索“慈善資金參與社會救助”等救助模式,實行“按需施救”,彰顯社會救助的溫度。據統計,2019年,慈善救助資金達8265萬元,為全省前列;投入16萬元福彩公益金對80戶新申請的支出型困難家庭開展救助直通車服務。

細排查、提時效,常態做實疫情兜底保障

完善疫情兜底保障政策。疫情暴發后,區民政局迅速下發通知,要求各鎮街及時了解困難群眾的基本需求,宣傳抗擊新冠肺炎病毒相關內容,加大特殊時期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力度,確保困難群眾生活有保障。一是實行工作日報制度。通過電話、微信、QQ、上門走訪等多種方式,及時掌握救助家庭基本情況,按時上報信息,盡量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二是開展特殊時期救助。采取下放鎮街審批、簡化審核審批程序、視情延長定期核查時限、申請審核審批全流程網上辦理等措施,及時將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對象采取直接臨時救助、先行救助、一事一議救助、放寬戶籍限制救助等措施,相關鎮街對108人次發放先行救助金20余萬元,發放消費補貼168.25萬元。

完善救助主動發現機制。疫情期間,入戶調查暫停,利用互聯網線上核查。5月起逐漸恢復入戶調查,以“線上線下平臺”為手段,通過一證通辦,簡化救助申請程序,相關資料由社區和社會組織上門入戶收取及核查。在入戶過程中,要求調查員規范操作,拍照、錄音等均征得服務對象許可,盡量弱化調查給家庭帶來的不適應,避免抵觸情緒,做到零投訴。

完善工作流程優化救助。利用浙江省大救助信息平臺,通過電話、微信、網絡等開展線上家境調查,開展數字賦能智慧救助,通過優化程序和流程,減少申請社會救助人群聚集和感染風險。

優宣傳、強公示,健全完善大救助體系

加強社會救助政策宣傳。通過會議培訓、發放宣傳單、媒體宣傳、微信公眾號等,加大對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在區政府信息公開網每月及時公開,并向相關部門推送共享,營造“陽光救助”常態化氛圍。此外,結合人大代表民主評議民政執法工作,開展“民政在線,救助直通車”的民生在線訪談,獲得市民好評。

加強救助信息公示力度。蕭山區在專題部署會議基礎上,走村入戶,明察暗訪,實地檢查全區547個村社的村務公開欄,對存在的問題現場指導并限時整改,確保新增公示和在冊公示完全按照省市要求。蕭山區義橋鎮推廣“微信治村”的模式,讓每個村民通過手機微信,便捷獲取低保公示信息,做到掌上公示、真正透明。寧圍街道試點推開“紀委監督公示在線服務”,讓社會救助更公開、更公正、更便捷。

推廣救助信息平臺應用。加強與浙江省大救助平臺的銜接和系統規范化管理,形成縱向統一、互聯互通的救助工作網絡平臺。通過鎮街、區級自查、互查等多種形式,及時更新救助復核信息,加強信息平臺數據動態管理,督導各鎮街做好系統問題整改,將數據缺失、數據錯亂、附件不全、操作超時等問題整改情況作為重要指標,納入對各鎮街考核并予以通報,推進救助信息系統規范化、精準化管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1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