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云和縣先試先行,通過完善機制、搭建平臺、整合資源等舉措,有效拓展社會救助內涵,提升救助幫扶成效,初步構建起城鄉一體、權責清晰、相互銜接、運作規范的社會救助大體系,成功創建了可復制可推廣的“云和樣板”。
創新機制
積極探索社會救助“云和樣板”
搭建“聯連幫”平臺,聚力開展社會大救助。去年,云和縣搭建起與省社會救助信息管理鏈接的社會救助“聯連幫”平臺,建立“8+x”幫扶需求信息中心和“民政+x”幫扶資源信息中心,與全縣39個救助部門、10個鄉鎮(街道)聯通信息。設立精準幫扶數據庫,向專項救助部門、社會組織精準推送急難家庭、急難個人情況;設置幫扶聯動模塊,聯動幫扶需求和社會慈善幫扶力量。通過手機端微信公眾號平臺,市民可隨時隨地發布求助信息、了解救助動向。開通“網上收件”和“網上捐贈”功能,強化社會救助線上線下互聯互通互動,暢通救助幫扶渠道。實現救助對象“大覆蓋”、救助資源“大統籌”、救助信息“大整合”、救助方式“大轉變”、救助工作“大合力”,形成社會精準大救助格局。
現就讀于溫州東方職業技術學院會計專業的大四學生陳添歌,姐姐車禍重傷、父親重病住院,醫藥費巨額,家庭負擔沉重而交不起學費,讀大二那年,輟學在家。當她得知該縣民政部門有個慈善精準幫扶基地時,便抱著試試看的心理,找到基地救助??h民政部門相關科室通過“聯連幫”一窗受理,向她所在鄉鎮發送調查核實信息,證實其自訴情況屬實,便啟動社會救助申請流程,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便完成了審核審批程序,及時發給她貧困大學生助學金一萬元,使她重返校園?! ?/span>
建立“三送”制度,提升大救助大幫扶精準度。在搭建“聯連幫”平臺的基礎上,建立民生服務“三送”制度:一送“政策禮包”。將政府民生服務政策進行匯總,形成政策禮包,通過“聯連幫”平臺向各救助部門、鄉鎮(街道)推送,發放到社會救助經辦人員手中,實現救助政策、救助條件、申請程序公開透明。二送求助信息。“聯連幫”平臺“一窗受理”后,向有救助職能的部門推送求助信息,困難群眾求助申請一次完成,救助部門按職責實行橫向聯合審批,實現救助申請“最多跑一次”;同時,救助部門也能做到主動發現,實施主動救助,從“申請救助”向“主動救助”轉變,可以實現救助申請一次都不用跑。三送“幸福清單”。各救助部門將審批發放情況錄入社會救助“聯連幫”系統,平臺自動生成政府幫扶困難群眾的幸福清單,再由鄉鎮(街道)將困難群眾獲得各相關部門救助的幸福清單以信封的形式,每季度送到每個人手中,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span>
拓展救助范圍,將非本縣戶籍人員納入低保救助。長期生活在云和縣的外來務工人員,生活陷入困境后,戶籍地低保救助難以申請落實,居住地又受戶籍限制不能辦理,出現了社會救助政策的盲區。去年4月份起,凡持有《居住證》且居住5年以上、生活困難的非本縣戶籍人員,可向居住地鄉鎮(街道)申請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申請程序、審核程序、審批條件、救助標準與本縣戶籍居民相同。民政部門或鄉鎮(街道)通過函詢申請人戶籍地救助享受情況實施救助。截至目前,該縣已有周金鎖等4戶非云和戶籍困難家庭享受低保救助,補齊了救助政策短板,擴大了低保救助覆蓋面。
建章立制
構建社會大救助大幫扶體系
健全聯席會議制度。去年以來,云和縣先后召開由39個相關部門組成的聯席會議6次,統籌建立低收入家庭救助機制,實現社會保障、社會救助、社會福利與扶貧攻堅制度有效銜接,提高社會救助整體效率,綜合保障、救助、扶貧、幫扶與發展措施,著力解決“急難”個案。
完善八大救助機制。截至目前,已修訂完善《云和縣臨時救助辦法》《云和縣自然災害生活救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云和縣醫療救助辦法》《云和縣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辦法》《云和縣社會救助對象就業援助辦法》《云和縣公共租賃住房管理辦法》等八大社會救助制度?! 〕雠_低收入農戶增收政策。制定出臺《云和縣促進低收入群體增收暨小農生產扶持若干政策》和《云和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之產業興旺政策26條》,充分發揮財政扶持資金的“杠桿”撬動效應,通過“政策引導、精準扶持、重點推進”,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 嵤┐蟀峥炀鄹幻癜簿庸こ獭榻鉀Q“兩不愁三保障”中的住房安全問題,專門制定《云和縣全面實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政策文件,鼓勵高山、遠山農民向中心村、中心鎮和縣城轉移,對低保、困難群眾落實搬遷廉租過渡住房,讓更多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圓上安居夢”。
創新方法
提升社會大救助大幫扶成效
下放審批權限。一是下放最低生活保障審批權限。凡本縣轄區內的低保與低保邊緣審批權,由縣民政局下放給各鄉鎮(街道),審批結果上報縣民政局備案,縣民政局對審批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低保對象按不低于30%的比例進行抽查。二是提高審批額度。將臨時救助審批權下放到鄉鎮(街道),審批權限從1000元提高到10000元。救助金額在10000元以下(含)的,委托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批,報縣民政局備案。按鄉鎮(街道)戶籍人口人均10元的標準,建立救助周轉金制度。三是明確緊急程序情形。對于因火災、交通事故、溺水、突發嚴重疾病、意外死亡等救急、撫慰、慰問情景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先行受理,可不對救助申請人進行家庭經濟狀況核對,確保應急救助措施在24小時內到位。四是開展低保大學生勵志救助。對低保家庭大學生每學年給予50%的學費補助,生活補助不低于年低保金的50%。通過扶志勵學,實現救助1名大學生,達到全家脫貧。
啟動預警聯動幫扶。建立低保、低保邊緣和其他困難群眾因病致貧預警制度。困難群眾醫療費用經醫保報銷、商業保險賠償、醫療救助后,低保對象個人自負費用達到年低保標準或達到8000元以上(含,下同)、低保邊緣對象達到年低保標準1.5倍或達到12000元以上、因病致貧對象達到年低保標準2.5倍或達到20000元以上的,啟動預警響應,通過“聯連幫”平臺,橫向對各救助部門推送預警信息,實行聯動審批,做到發現一戶、救助一戶?! ?/span>
創新社會救助與黨建相結合。2018年,云和縣將救助工作和黨建相結合,開展“機關黨支部主題黨日進百村、入千戶、關愛萬名留守老人”活動,通過“1+1+X”結對幫扶模式(即1個機關黨組織與1個村結對、1名機關黨員與1-3名留守老人結對),全縣143個單位黨組織與71個村,3000多名機關黨員與4700余名留守老人結對。
縣財政局第一黨支部結對的緊水灘鎮大源村,有位腿腳不便的91歲老人溫章坤,平常很少出門,除了與他相依為命老伴說幾句話之外,基本不與外人來往,孤獨寂寞,度日如年。自從開展“百千萬”活動后,縣財政局的黨員經常來他家,與他說話談笑,為他干些家務活,他就象變了個人,很快就成了個“老小孩”,又說又笑,有時還嘴漏口風唱上幾句山歌,招得大伙忍俊不禁。相關人員見他腿腳不便,平時用舊椅子當拐杖,便從縣城有關部門搞來一張輪椅給他。他高興得合不攏嘴。
截至目前,全縣機關黨員進村379次、入戶4323次,累計幫扶3607人次,自籌幫扶資金72萬元,發放各類幫扶生活用品3703件,形成了農村留守老年人“心有人愛、身有人護、病有人醫、難有人幫”的結對幫扶關愛網絡格局?! ?/span>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救助。依托“聯連幫”平臺將縣內社會組織納入平臺管理,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公益慈善救助,為困難群眾開展助學助教、關愛成長、照料護理、康復訓練、送醫陪護、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鏈接等非物質類社會救助服務。目前,該縣已引入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阿里巴巴公益、天貓美家等一批省級優秀公益組織和“綠色共享·助教行動”“煥新樂園”等6個優秀項目,先后完成50戶低保家庭兒童學習環境改造,使200余名困難學生得到幫扶,累計建成3個留守兒童之家。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2020年11月18日)
作者:林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