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東
近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江漢區漢興街道常二社區的黨群服務中心里,社區黨委書記華青仍舊忙個不停。有居民感冒發燒,她協調人手陪同去醫院就診。“發熱的居民去做核酸檢測,我們得陪著去,社區要第一時間掌握情況。”她說。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華青帶領社區工作人員迅速投身抗疫一線。她多方協調,準備防疫物資,確保社區工作人員安全;她果斷決策,采取有效措施,在短時間內對社區出入口實行封控管理;她開展心理疏導,贏得居民理解,做好發熱居民轉運工作。因為睡在辦公室的折疊床上,導致頸椎病發作,她貼上膏藥,又去值守了。“我們是社區的防線,不能倒、不能躲,更不能逃。我們肩上扛的,是守護社區居民的責任。”華青說。
做好防護,帶出一支團結協作的隊伍
疫情期間,考慮到社區工作人員每天值守,接觸的居民多,感染風險較大,華青積極籌措口罩、酒精、消毒液等物資,讓大家做好防護工作。“一定要小心,做好防護,大家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護居民。”她一遍遍囑咐工作人員。
面對疫情,有的工作人員充滿恐慌,心里很是焦慮。“害怕是正常的,我也害怕,因為誰以前都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但是,我們要相信科學,只要做好了防護,就是安全的。咱們是為居民服務的,是居民的主心骨,一定要挺住。”華青挨個給大家做思想工作。
在思想上給大家打氣,在行動上華青也是表率,她凡事都沖在前面。“這件事情我來解決,交給我吧。”這是她常掛在嘴邊的話。“她在前面沖鋒陷陣,我們跟著她,心里很踏實,后來就沒有那么緊張害怕了。我們是一個整體,誰也不能掉隊。”社區工作人員說。
做實舉措,管出一個安全有序的社區
常二社區是個老舊社區,有55棟樓、27個出入口,完成封控,僅用了40個小時。
社區的出入口多為敞開式,華青到街道申請,借來一批水馬。社區工作人員用水馬將26個出入口圍擋,只留下一個由社區工作人員、保安輪流值守的主出入口。
她和社區工作人員勸說居民盡量不出門,安排網格員登記居民需求,統一去采買相關物品。對于轄區內參與防疫保障、需要上下班的醫護人員、物業人員等,社區為他們建檔,采取編號管理,一人一檔,提高了通行效率。
起初,也有部分居民不理解,華青苦口婆心地勸說大家,還多方鏈接資源,組建了十余個線上團購群,安排社區采購小組為居民團購,做好居民生活保障。社區內部設立了便民超市,米、面、油、雞蛋、調料、衛生紙等供應充足。遇到有的居民提出個性化要求,社區實行點對點服務,盡量滿足居民需求。
做精服務,交出一份居民滿意的答卷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根據發熱居民名單,將任務分配到各網格,通知居民轉運。”疫情防控期間,轉運發熱居民是華青每天的頭等大事。
為了做好發熱居民轉運工作,華青常常電話打到手軟、說話說到聲音沙啞。從聯系就醫醫院、隔離酒店,到安排車輛、開展心理疏導,她都全程跟進,直到把人送上車才安下心來。社區有一天轉運了9名發熱居民,華青和工作人員從早上8點一直忙到晚上9點。“有的居民不愿意去隔離點,害怕交叉感染。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要耐心做好心理疏導工作。”華青說。
社區有一對夫妻,雙雙感染,需要集中隔離,但是他們放心不下兩個上中學的女兒,一直不肯去。華青了解到他們的顧慮,就把自己的電話號碼告訴了兩個孩子,囑咐她們有什么事都可以給她打電話,平時社區工作人員會幫她們采買生活用品。夫妻倆這才放心,去了隔離點。痊愈后,他們還特意找到華青表示感謝。
社區的工作贏得了居民的一致好評,在不久前召開的網格員述職評議會上,居民紛紛為網格員打出了一百分的滿分。“恨不得打150分。”有居民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