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智慧治理推動共建共治共享

時間:2019-11-2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馮 佳 通訊員 吳文慧

  城市越建越大,人口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多元,群眾訴求越來越多樣,治理難題接踵而至。幾名社區工作者服務幾千甚至上萬人的社區,如何做到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基層管理條塊分割、部門管理資源分散,如何打破條線壁壘,形成合力?

  江蘇省徐州市鼓樓區通過4年的社會治理創新改革取得了一些經驗。“我的體會是,現代化社會治理是現代化治理理念與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緊密融合。沒有制度設計,整體會陷入混亂無序;缺乏技術支持,制度就會陷入空想。鼓樓的創新實驗概括起來就是,以黨建統領,優化制度設計、形成部門合力;以網格平臺建設,推進力量下沉、夯實基層基礎;以科學技術創新,整合數據資源、提升治理能力,形成‘一網全共享、多維共治理’的工作體系。”徐州市鼓樓區區委書記龔維芳表示。

  優化智慧社區,為居民裝上“飛毛腿”

  “現在領取尊老金可方便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推著家里老人來社區辦理了,足不出戶就能認證完成。”鼓樓區銅沛街道凱旋門社區的張女士說。按照規定,張女士90多歲的爺爺和奶奶每月都能領取固定的尊老金,然而想拿到尊老金,必須本人到社區辦理認證手續。自從有了網上智慧平臺,點開“馬上到家”微信公眾號,尊老金的認證工作隨時隨地就能辦理。

  “鼓樓區社會治理改革已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智慧社區建設時期,智慧社區是鼓樓區委、區政府自2016年起連續3年重點打造的為民辦實事工程,這不單單是開發一個APP或微信公眾號,而是打造集政務服務、商務服務、物業服務、公益服務、自治服務、平安警務‘六位一體’的智慧社區服務平臺,將政務服務與商務功能緊密結合,對各類信息資源進行整合,轄區居民只需掃描微信二維碼,將家庭房號信息按社區劃分錄入平臺系統,找到自家房號,輸入手機號即可注冊。”鼓樓區副區長李學全說,后兩個階段都是基于科技支撐下的制度建設,分別是網格化治理體系建設和集成化社會治理體系建設。

  在一鍵辦理政務服務的基礎上,“馬上到家”平臺還將退休驗證、尊老金驗證等驗證類項目統一升級為在線人臉識別一鍵驗證。增設“網上居委會”板塊,設置“兩委”人員、社情動態、組團聯社、居民公約、精準救助等基本欄目;圍繞“5e”云自治要求,增加“三務”公開、搜集空間、協商空間、決策空間、選舉空間等新功能。

  截至目前,全區7個街道近17萬戶居民注冊為智慧社區平臺用戶,服務轄區32萬居民,覆蓋率達90%,真正打造了屬地化的網上平臺和家園。該平臺“居民辦事”板塊對民政、人社、公安、城管、衛健、殘聯等19個部門資源進行了有效整合,241項便民服務事項進入智慧社區平臺公示,139項政務服務實現不見面審批,推動社區人員騰出雙手、邁開雙腿下沉社區抓治理。凡是區級層面能審批完結的政務事項全部下放,變“群眾跑腿”為“信息跑路”。截至目前,在線提交事項共計13236件,辦結率達86%。

  做強智慧治理,為服務安上“千里眼”

  在豐財街道辦事處網格中心的屏幕上,記者看到一輛汽車在路邊停靠,隨著鏡頭不斷拉近,車牌號也變得逐漸清晰;

  一片樓房中冒出滾滾濃煙,畫面不斷放大,鎖定涉事街巷,馬上派人去查看。

  這不是演大片,而是轄區監控“天眼”在工作。

  豐財街道社區服務中心主任戴克告訴記者,這面高清電子拼接屏接入了轄區內主要路段、重要區域的非警用監控信號,進行實時監控。依托北斗跟蹤定位導航系統,不僅可以實時掌握轄區內人、地、物的數量,還可以實時掌握轄區內的突發事件,直觀展現當日發生上報事件的數量、詳細情況和處理狀態等信息。

  豐財街道網格化中心只是區級“指揮部”到網格“最后一公里”的其中一片聯動陣地。區級建立的“智慧鼓樓”指揮中心才是該區社會治理的“最強大腦”。

  2017年,鼓樓區在智慧社區建設基礎上實施了“美好鼓樓、精治共造”社會治理創新工程。

  投入1000余萬元,在區“智慧鼓樓”指揮中心高標準購置了10組智能服務器,配套開發鼓樓區網格化社會治理系統集群,包括社會治理數據云和指揮臺兩大板塊,以及數據集成、指揮聯動、風險研判、科學決策、評價考核、事件派單、事件會商等11個子系統。建立基礎信息數據庫,對貧困家庭、低保戶、殘疾人等特殊人群進行精準服務。

  今年,鼓樓區更是將智慧社區升級成“智慧鼓樓”,覆蓋區級、7個街道、69個社區、376個網格的四級網格,整合了公安、城管、物業、教育、市場、工地等視頻來源,7396個監控端口接入區中心平臺,對786名專職網格員和網格長實現可視化定位指揮,即時推送最優路線規劃、開展相鄰網格互助守望。區綜治、公安、民政、城管等19個社會治理相關服務部門依托“一張網”,優化調整巡邏、執法、服務等工作機制,與全要素“一張網”實現無縫對接。

  推進集成化改革,建成社會治理“同心圓”

  何為全要素“一張網”?

  鼓樓區在今年年初創建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伊始,區委、區政府就成立了區委書記任組長、區長任副組長,21個部門7個街道辦事處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訂《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創建工作方案》,梳理119項《鼓樓區網格化工作清單》。

  全區通過統籌安排,系統規劃,在智慧鼓樓建設和區-街道-社區-網格四級架構下,每個網格選配“四組八員”(網格督導組、管理組、治理組、輔助組,社區網格總長、網格督導員、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網格輔警、網格城管),共同承擔網格治理職責。網格化機制賦予了社會治理“加速度”,實現了服務管理“高質量”,體現了“減負提質增效”的工作指向。

  一套班子統一管理、一套系統集成指揮、一門受理全科服務。打破條線壁壘,將轄區內人、地、事、物、組織等各類資源全部納入網格,實現線上線下 “一網覆蓋”。

  “智慧鼓樓”指揮中心與19個社會治理相關職能部門、各網格指揮平臺、“馬上到家”平臺實行數據聯通。19個職能部門統一派員入駐智慧鼓樓指揮中心,實現指揮派單聯勤。全要素、一張網、匯資源、聚合力,有效推動了全社會共建共治共享。

  今年,鼓樓區“馬上到家”平臺開通掃黑除惡線索舉報和網格員線索報送渠道,將九類涉惡案件警情線索納入網格事件處置流程。接到豐財街道下淀花園網格員報送的“霸占小區物業用房、疑似開設賭場”線索,區中心及時啟動“警格+網格”聯勤機制,依法處置治安亂象,清退出5間公共用房,并通過民主協商程序,將清理用房用于“網格驛站”和居民服務,大大提升了居民對網格化工作的參與度和滿意率。

  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增強政府決策部署的科學性、風險防控的精確性、執法辦案的公正性、打擊犯罪的實效性以及公共服務的便捷性,推動治理模式從事后應對向源頭防范轉型。

  持續深入的社會治理創新行動,大大提升了鼓樓區精準發現問題、精細解決問題的能力,構建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社會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共治“同心圓”,以最直接、最快捷的方式拉近了黨委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距離。

(來源:中國社會報2019.11.2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