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幸福的笑容爬上眼角眉梢

時間:2020-08-0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柳 旭 通訊員 雷玉峰

  在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區西南15公里有一個“大院”,這里的居民都是特殊困難群眾,有的身體殘疾,有的智力殘疾,有的患有精神障礙。在他們過去的生活中,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不方便、不如意,但自從住進“大院”里,每天都是樂呵呵的。

  2018年,衡水市進行貧困失能半失能人員集中供養模式探索,冀州區民政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兜底保障與集中供養一體化的思路,對鄉鎮閑置設施進行提升改造,建成了占地30畝、有住房110間、可容納200多人的供養中心,對轄區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失能人員進行集中供養。兩年來,共有139名特殊困難群眾享受到了專業化的照料服務。

  飯菜有滋有味,房子冬暖夏涼

  周村鎮東馬莊村49歲的李慶超智力殘疾、單身一人,入住中心之前,經常是做一頓稀飯吃一天,要不然就是饅頭就著白開水,導致嚴重營養不良。

  入住后,中心結合每個人的身體狀況,科學營養地搭配一日三餐。早上,饅頭和小米粥,外加一個煮雞蛋;中午,打鹵面、肉包子、餃子、燜餅、米飯,主食不重樣;晚上,稀飯和饅頭,外加各種炒菜。

  “在家里可吃不著這個啊。”李慶超說。工作人員介紹,入住中心不到一個月,李慶超的臉色就明顯變好了,現在還經常跳廣場舞。

  西王鎮東呂津村的陳有才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患有青光眼,在家做飯看不清東西,經常被燙傷。入住中心的第一天,就趕上了吃餃子,干凈好吃還不用自己做,他連聲稱贊黨的政策好,說自己住進了幸福樂園。

  冀州鎮小齊村的李樹旺患有哮喘,幾年前又因車禍致殘,在屋里生火做飯對他就是一種折磨。再加上家中長期不打掃,墻壁黢黑,屋內滿是塵土、蚊蠅亂飛,居住環境十分惡劣。來到中心后,房間墻壁潔白,地暖舒服又環保,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坐在屋里,明媚的陽光從玻璃窗透進來,讓他心里也亮堂堂的。

  為了讓行動不便的院民日常生活更方便、更安全,中心在所有房間都安裝了不銹鋼扶手,還配有呼叫器,有緊急情況只要一按,工作人員隨叫隨到。

  服務耐心細致,醫養全程護航

  徐莊鄉淄村的閆愛琴患有精神障礙,丈夫幾年前去世,女兒智力發育遲緩。過去,閆愛琴經常在垃圾堆里撿別人吃剩下的東西,長期不洗衣、不洗澡的她,頭發像亂草,身上異味很大。

  入住中心后,閆愛琴不僅享受到了周村鎮精神病醫院和冀州區職工醫院的醫療資源,還有中心的精心護理,現在的她像變了個人似的,頭發定時修剪,衣服定時換,人胖了,話多了,也變得開朗了。

  門莊鄉趙莊村的馮瑞菊因為腦癱手腳不能動,加之吞咽有困難,吃頓飯都費勁。她說話別人聽不懂,就著急地大聲嚷嚷。來到中心后,工作人員耐心細致地提供服務,一口一口慢慢給她喂水喂飯,不嫌臟不嫌累,在生活上給予無微不至的照料。

  中心還為突發疾病的院民開通了綠色診療通道,對接更豐富的醫療資源,實現了“小病不出院、大病有保障”。

  生活豐富多彩,精神面貌一新

  為了讓院民有家的感覺,從2019年4月開始,冀州區民政局每季度為中心的特殊困難群眾舉辦一次集體生日,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與祝福。

  為了進一步豐富院民的日常生活,中心還配置了健身器材、活動室、圖書室等,院民經常在一起健身鍛煉、唱歌唱戲、看電視聽廣播,還時常會有文藝團體來演出,特殊困難群眾過去那種獨自居住、沒人交流、空虛寂寞的生活狀態一去不復返。

  天氣好的時候,工作人員會陪著有行動能力的院民散步,看藍天白云,看紅花綠草。重度殘疾院民行動不便,在室內時間長了容易悶得慌,冀州區民政局的干部一有時間就來中心陪他們聊天解悶。

  住在中心,溫馨優美的居住環境,營養可口的一日三餐,周到細致的護理服務,讓特殊困難群眾心情舒暢,幸福的笑容從他們的心底爬上了眼角眉梢。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6)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