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一網通辦”既方便又管用

時間:2020-08-1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胡 群

  困難群眾通過手機平臺申請社會救助,系統立即發送提示信息至工作人員手機;入庫群眾經濟狀況發生變化,系統及時發出紅色預警;工作人員上交報表,一鍵即可導出……

  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民政局依托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對接共享省民政廳以及房產、社保等13個部門和駐市銀行等金融機構個人信息,持續優化社會救助經辦流程,簡化困難群眾申請資料,有效提高了救助工作的精準度和時效性。

  簡化流程 推動救助申請“一網通辦”

  上猶縣安和鄉富灣村老學堂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李愛秀,通過贛州市民政局微信公眾號上的“社會救助”模塊申請低保救助。鄉民政所在線受理,系統自動核查該戶家庭經濟狀況,同時鄉、村兩級工作人員入戶開展人工核查。確認屬實后,村級召開低保評議會,不到一周時間,李愛秀就被納入低保救助范圍。

  “過去困難群眾申請辦理低保、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需要到所在鄉鎮(街道)民政所提供房、車、社保等證明材料一式三份,如果提交的資料不齊全,還要反復跑。現在只需一次性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APP提供個人申請信息、身份證、信息核對授權書3項資料即可,而且所有核對、審批全部由相關部門在網絡平臺后臺辦理。”贛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康仁祿這樣介紹。

  為確保救助公開透明,贛州市還將入戶調查與全過程公示同步展開,群眾通過APP、微信公眾號,既可查看本人申請辦理的進度,也可以看到本村(居)人員納入社會救助的公示情況。

  “這個平臺真的很透明,不僅能查到我申請的低保審批進展情況,還能看到我們村誰享受了救助。”南康區赤土畬族鄉杏花村村民林某明一邊向記者演示查詢過程,一邊樂呵呵地說著。

  “平臺還根據社會救助事項的不同性質,對救助受理、核對、督辦、審批、備案等每個環節規定了辦結時限,超時對象自動預警,提醒經辦人員按時間節點落實。”贛州市民政局核對中心副主任林莉萍對平臺的功能贊不絕口。

  預警提醒 保障救助資金使用精準

  近日,贛州市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發出預警,顯示龍南縣龍南鎮新楊村村民唐雪蓮有近十萬元的醫療費用支出,龍南縣民政局隨即組織人員入戶調查。原來,唐雪蓮突發腦溢血,連續住院治療六次,盡管脫離了生命危險,但已經失去了自理能力,巨額的醫療費以及后續的護理費用,讓整個家庭債臺高筑。縣民政局立即啟動醫療費用支出型低收入家庭幫扶項目,及時給予大病救助。工作人員還了解到,唐雪蓮2010年就已經離異,目前僅靠兒子微薄的工資維持生活。于是又為她申請了300元的低保救助,及時的救助讓唐雪蓮感激不已。

  “救助平臺讓主動救助不再是一句空話,提前介入,可以有效緩解因病致貧家庭的困難。”龍南縣民政局社會救助辦負責人唐素琴說。

  除了利用大數據比對信息及時發現困難群眾的需求,將他們及時納入到保障范圍外,平臺還按照“應退盡退”的動態管理原則,實時對入庫信息進行梳理更新和風險監控,確保救助資金使用更加精準。

  去年低保年審時,贛州市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就曾發出預警,提示南康區東山街道的低保對象何某有存款20萬元。平臺第一時間將這一信息推送給何某戶籍所在街道。經調查,存款為其經營所得,于是按程序將他退出了低保。

  “要是沒有這個平臺,光靠我們工作人員去查,很難及時發現這些問題。”林莉萍表示,系統建成以來,市級核對系統已經累計核對20.53萬戶次72.39萬人次,核對出疑似異常數據58.93萬條。依托系統比對信息,全市共退出不符合低保條件的農村低保對象10.58萬人,可節約社會救助資金近3.62億元。

  “平臺的預警功能不僅有助于我們持續關注特殊人群,實現重點保障更有力,還能讓瞞報收入、騙取救助的不誠信行為無處遁形,確保救助資金使用更加精準。”南康區民政局社會救助科科長仲先海如是說。

  網上聯審 切實減輕基層人員負擔

  “以前我每周都要去區民政局報送低保、特困救助等調查審批資料,有時路上遇到堵車,趕到時已經下班,還得等第二天,有時還要到多個部門核對,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南康區赤土畬族鄉民政所工作人員鄧玉婷感慨說,“現在好了,市里建起了社會救助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我們再也不用為跑部門交材料發愁了,可以騰出大量時間抓其他工作。”

  考慮到基層人少事多的實際,平臺專門設計了聯審聯批系統,救助與核對系統雙向對接,救助申請人基礎信息一次采集,救助與核對系統數據資源同步使用,極大地縮短了救助辦理周期。

  “從群眾提交申請資料到鄉村入戶調查采集對象家庭信息、公示材料、佐證資料、核對授權資料等,都可以實時上傳到系統中或從系統直接獲取,就算是填寫有誤,修改起來也很方便。”仲先海告訴記者。

  對于困擾基層的填表多、填表煩等問題,平臺也有針對性地設計了導出功能。“可以按照需求事項一次性列入信息采集范圍,系統直接生成各類報表。”康仁祿告訴記者。

  從“方便政府管理”到“方便群眾辦事”,平臺的推廣使用變“群眾跑腿”為“數據跑路”,精準保障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對推動社會救助服務方式深刻變革、方便困難群眾辦事、減輕基層負擔發揮了積極作用。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8.10)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