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力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 賈云竹
當前,隨著疫情防控進入關鍵時期,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的戰線能否守住,對疫情防控的勝利至關重要。疫情發生后,各地在第一時間形成了以民政為主導、多部門聯動、養老機構和老人家屬積極參與的疫情防控工作機制,筑起了養老機構防控疫情的防線。毫無疑問,民政、衛健和疾控中心等政府相關部門給予了養老機構疫情防控工作極大的支持和協助。
其實養老機構的院內感染防控工作,并非疫情出現后突然新增的一項特殊、臨時性的工作和服務,這是所有養老機構在日常運營服務中都應該具備的一項基本服務能力。2017年民政部等六部委聯合啟動的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特別是“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大檢查115項”的持續推進,對養老機構院內感染防控的操作和服務規范提出了明確細致的要求。
在115項大檢查中,第80項“建立機構內感染預防和處理辦法,有消毒和隔離制度”,第81項“有養老院內感染衛生的規定,包含洗手操作標準、配置手套口罩等必要防護物品的規定”,第82項“有傳染病預防措施”以及第83項“有專人負責機構內感染控制,做好記錄”,對養老機構的院內感染防控作出了明確的規范。2017年底民政部頒發的《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也明確將“院內感染控制”納入養老機構“醫療護理服務”的內容。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過去幾年,民政、衛健等部門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的大力推動,對此次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2017年某地近500家養老機構的自查結果顯示,115項中上述4項指標的合格率分別為45.56%、48.39%、60.69%和33.06%。經過連續3年對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持續督查、整改提升,2019年該地區180多家養老機構的第三方督查結果顯示,養老機構在院內感染防控相關指標的基本合格率已經提升到75.56%、86.11%、87.22%和71.67%。
從現實整體情況來看,不少養老機構在院內感染防控方面還有待完善和提升。相對于生活照料服務的技能而言,感染防控涉及更多醫療護理方面的背景知識及操作規范,這些知識和技能對于一線護理人員而言,掌握難度更大。特別是缺乏醫護人員的養老機構出于各方面現實的考慮,也未將感染防控的規范列入護理人員業務培訓日程之中。面對此次疫情,養老機構的疫情防控規范得到了加強,護理人員自覺學習疫情防控知識技能短期內被強化,相關操作規范得到較好的落實。希望疫情防控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和舉措,進一步固化為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基本規范和行業標準,為養老機構的安全運營繼續保駕護航。
此次疫情對養老機構在以下幾方面的影響不可忽視:首先,養老機構用于疫情防控方面的物資,特別是防護物資耗材會顯著增加;其次,養老機構正常運營所需的一些物料特別是衛生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支出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再次,在崗的養老護理人員在疫情期間基本上都是持續滿負荷工作,要考慮為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員工發放額外的津貼或獎金,人員工資會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最后,因為疫情防控的要求,養老機構均暫停接收新人入住,機構入住率的提升也被推延,帶來實際營收的縮減。這些因素都會導致養老機構在疫情特殊階段運營壓力增加。希望政府相關部門能夠在疫情之后開展深入調研,針對各地養老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實際增加額外成本,給予合理的補貼或支持,與養老機構共克時艱。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