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一張張笑臉如花朵般綻放
——吉林省引進專業社工參與兒童關愛保護紀實

時間:2020-09-0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雷 耀

  家住吉林省梅河口市山城鎮的小瑞,上初中時,父親突遭車禍不能再干重體力活兒。不久,母親又查出乳腺癌。一家人的生活只能靠姐姐外出打工維持。市民政局得知情況后,積極協調廣西浩德慈善基金會,將小瑞納入困境兒童助學項目。在給他持續資金支持的同時,還提供專業的兒童社會工作服務。上高中時,小瑞父親又查出肝癌晚期,不久病逝,家庭生活陷入絕境。在村兒童主任的協助下,市民政局為他辦理了低保。今年,小瑞順利完成高中學業,高考還取得了652分的好成績,廣西浩德慈善基金會和市民政局合作的高等教育助學項目將資助他繼續完成大學學業。近年來,吉林省民政廳堅持將工作重心放在基層,協調鏈接基金會等公益慈善組織和地方愛心企業,通過打造兒童服務平臺、建立兒童評估檔案、培訓基層工作隊伍、鏈接各類社會資源、開展多樣服務活動,編密織牢了特殊困難兒童關愛服務網。

  對小瑞的持續救助幫扶只是吉林省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一個縮影。

  一個重要決策:在留守兒童關愛中引入專業社工

  吉林省錄入信息系統的農村留守兒童有2.4萬名、困境兒童8.4萬名、孤兒3500名。因特殊的生活環境,他們普遍存在敏感、自卑、自閉或不自信等心理特征。有著專業理念和工作技巧的社會工作者介入,可以給予他們全方位幫扶。

  2017年,吉林省民政廳確定以精準關愛行動模式推進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主要內容是:縣級民政局購買專業社工機構的服務,指導社工機構在每個村(居)發展一名兒童工作志愿者(民政部設立兒童主任之前),培訓和組織兒童工作志愿者,開展關愛保護工作。當年11月,省民政廳就在梅河口市組織了精準關愛行動啟動儀式暨村(居)兒童工作志愿者培訓班。

  梅河口市民政局投入36萬元,公開招標購買了廣西浩德慈善基金會的社工服務。“項目開始的第一個月,我們就迅速組建了一支354人的隊伍,實現了全市24個鄉鎮(街道)330個村(居)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全覆蓋。”梅河口市民政局局長韓文儒告訴記者,“駐地社工還為兒童督導員、兒童主任進行了各種形式的培訓,讓他們在熟練掌握國家和省市的兒童福利政策后迅速投入工作。截至目前,已累計培訓11期、3300余人次。”

  “全省縣級層面,開展兒童服務的社會工作機構從2017年的3家增長到2019年的15家,孵化縣級社會組織7家;20個縣(市、區)開展兒童領域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全省共配備村(居)兒童主任11405名、鄉鎮(街道)兒童督導員1028名,實現了全覆蓋。”吉林省民政廳副廳長杜文革告訴記者,“各地對兒童主任(兒童督導員)實行常態化培訓,梅河口市、輝南縣、樺甸市等地還為兒童主任發放志愿者工作津貼,極大地調動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一個重大進展:專業與專職隊伍同步成長

  社工機構在開展專業服務的同時,注重培訓基層兒童工作隊伍。他們為兒童主任傳授留守困境兒童的界定、兒童主任工作職責、基本工作方法、兒童強制報告制度等知識,解讀兒童權利及兒童福利政策等內容;帶領并指導兒童主任入戶、入校采集信息,為每名兒童建立個人檔案,科學評估風險等級,精準鏈接資源。

  專業社工服務在開展,基層兒童工作隊伍在成長。

  樺甸市金誠社會工作者服務中心項目主任王敏經常入戶走訪,她告訴記者:“一次入戶時,看到夾皮溝鎮困境兒童小燕的鞋子又舊又破,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用生芽的土豆給她做菜,家里缺米少油。我立即向鎮民政助理員、村兒童主任匯報,很快就為小燕制訂了幫扶方案。之后,我還發動志愿者為小燕買了新鞋子。”自中心成立以來,王敏已帶領團隊入戶走訪5000余次。

  “樺甸市金誠社會工作者服務中心,運用專業方法已為全市6.3萬多名兒童提供關愛保護服務,特別是對270多名留守兒童和180多名困境兒童提供了重點關愛服務,對46個特殊家庭兒童開展個案服務。”樺甸市民政局局長丁福臣告訴記者,“全市建設了166個兒童之家,選聘兒童督導員14名、兒童主任175名,為全市兒童提供24小時有效監管服務。”

  樺甸市民政局對鄉鎮(街道)的年度考核任務中有一項內容是關于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具體考核鄉鎮兒童保護工作與社工機構的配合度,有力地保障了社工機構工作順利推進。社工機構則結合實際,從專業角度制定了幾十個管理制度,為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向縱深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個重要補充:讓更多困境兒童看到希望

  近兩年,通過兒童主任上報及實地走訪,發現有些困境兒童家庭因病或突發意外致貧,但他們又不符合國家救助政策保障范圍。“自去年10月起,我們逐步將這類兒童納入浩德困境兒童增能項目中,進行長期資助。每月發放130元至150元的資助金,并輔以專業社會工作者的陪伴,幫助和鼓勵孩子們樹立信心、完成學業。”輝南縣民政局局長田玉清告訴記者,“目前,已審核入項38人。”

  家住梅河口市解放街道園林社區的小美,上小學六年級,父親患有心臟病,母親精神二級殘疾。社區兒童主任高飛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協助她家辦理了低保,并為小美母親申請到殘疾人補貼,為小美申請到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生活補貼。高飛又鏈接到廣西浩德慈善基金會,把小美納入困境兒童增能項目,每月給予140元的助學資助,讓她的學習生活多了一份保障。平時,高飛和同事們會定期到小美家家訪,問問學習情況,談談心。看著越來越樂觀開朗的小美,高飛和同事備感欣慰。

  遵循專業社工理念,吉林各地兒童主任入戶走訪已經常態化,他們通過宣傳兒童福利政策、利用兒童之家開展各種活動,潛移默化中增強監護人監護意識,轉變撫養理念,給予兒童更多的關愛。

  如今,“大手牽小手”“幸福家庭”“快樂童年”等一個個有意義的主題活動在吉林各地持續開展,一張張幸福快樂的笑臉如花朵般綻放。(文中兒童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9.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